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方杂志》是晚清最后几年最有影响力的立宪派报刊之一,它在这时期最主要的政治倾向就是宣传立宪思潮,以推动立宪运动。《东方杂志》在立宪运动的报道中,能保持不正面谈政治的立场,着力地方自治的宣传,并始终保证立宪言论的品质,形成了区别于"党报党刊"和其他立宪派报刊的独特风格。它善于把握政治大势,注重积极参与,正面引导;同时不直接参与党派政论,通过高质量的"选报"来表达政治态度,对当下我国地方报刊如何保持发展特色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范长江写作的政论当年曾产生过很大影响,今天能看到的有二十余篇,政论是他的新闻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范长江的政论写作具有明显的时段性,以抗日战争时期最为频繁.范长江的政论选题非常广泛,为抗战服务是始终贯串其中的一条红线.范长江的政论风靡一时,当时国统区的很多报刊都以能发表他的作品作为号召,这不仅在于其政论思想内容的正确,还在于其政论写作上具有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分析透辟、语言生动等几个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广播曾经在传播史上有过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与意见性信息的传播有密切关系,广播的意见性信息的传播的最重要的门类是新闻评论。在广播发展的黄金时期,新闻评论的关键词是“宣传”。从此出发,使广播既创造了传播的神话,也有部分言论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这些经验教训对今天的广播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伴随着他的革命实践的,有一系列的新闻活动.他不但为报纸、刊物和广播写下了大量的政论文章,报道新闻,用笔来进行战斗,而且还在理论上对报刊的性质、任务、作用和报刊编辑、记者工作的原则,作过一系列的论述。报刊宣传要看对象,就是毛泽东同志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史上先后有政论时代两大记者群、新闻时代通讯记者群、新文化运动新闻记者群、民营报刊记者群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代记者群等五次名记者群。从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整体传媒生态来看,中国媒介生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是政治需要,即政治推进了媒介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的东北,因开辟较晚,文化草莱,接壤强邻,招致觊觎,坐使俄苏报刊纷驰。这些报刊有反苏和中立的白俄报刊,有主张传播革命思想的红党报刊。奉系军阀对站在反苏立场"识相"的白俄报刊,对淡化政治色彩、竭诚为侨民服务的中立报刊,多给予新闻自由,新闻管制相对宽松;对宣传革命的"红党"报刊则以宣传"赤化"罪名严加限制并查禁。同时,为维护东北领土不受侵犯,避免语言隔阂及党派倾轧,使国人思想不受侵蚀、同化,文化主权不被侵略,奉系军阀资助国人报刊附办俄文报刊,支持国人报刊的"拒俄运动",以捍卫当局行政威信,维护政权稳定,向在东北俄侨宣传当局各项政策,联络中俄感情,维护公平正义,纠正外报偏激言论。  相似文献   

7.
“唱新闻”是起源并流行于浙江地区的一种地方曲艺,也是一种面向大众的说唱形式的口头传播活动。这种传播形态起源于南宋时期的“说朝报”,在近代浙江地区兴起,后扩散到上海等地,是留存至今的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活化石。根据推动“唱新闻”发展的动因和社会传播功能的不同,可将“唱新闻”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唱新闻”的传播者身份、传播的“新闻”内容以及表演的空间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市场和受众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和媒介技术因素是影响“唱新闻”变迁的重要因素,每个历史阶段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又有不同。从传播学的视角研究“唱新闻”的变迁,对于揭示地方曲艺、新闻传播活动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重评王韬的新闻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王韬的新闻思想 :广见闻求通变的报刊功能观 ;论时事抒胸臆的报刊政论观 ;有道德通古今的新闻人才观。这些理论在中国人办报之初 ,提高了人们对报纸作用的认识 ,开创了中国新闻界“文人论政”的优良传统 ,促进了新闻从业人员对自身道德和才能的修养 ,在中国新闻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创办的红色报刊,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鼓动群众、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鼓舞抗战士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创办的红色报刊,虽然数量不多,却在青年学生和工人群体中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宣传阵地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大革命时期,党的各级组织成为创办红色报刊的主体,在内容上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办刊过程中逐步确立了政治家办报的方针,首次出现了国外宣传阵地;土地革命时期,办刊条件极为艰苦,只能采用秘密及易名方式发行,但党对报刊的组织管理更加体系化,并建立了多渠道、立体式的发行系统;全面抗战时期,宣传抗战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报纸种类更加多样化,一些报刊因合并而停刊,部分报刊甚至出版至今;解放战争时期,办刊环境不断改善,全国性报刊和省级报刊日益增多,办刊模式也更加多样化,并创办了对外传播的多语种报刊。在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对于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媒体宣传格局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报刊这一平台,对巴黎公社进行了广泛宣传,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借助纪念活动对巴黎公社进行宣传,是中共报刊宣传巴黎公社的一大特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利用好纪念活动这一党的传统政治资源。对巴黎公社进行广泛宣传,对于今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加强党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君宇同志是我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山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他义是一位杰出的革命理论家和报刊活动家。在五四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不仅站在时代前列,投身于伟大的革命运动,实践着追求真理改造社会的理想,而且积极从事革命新闻工作,写下了几十篇颇有见地的报刊政论,为我国现代革命史和新闻史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2.
清代的海外华文报刊是中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外华人华侨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我国1000多年的新闻传播史中,清代海外华文报刊处于中国报刊走向近代化的初期和创始阶段,这些华文报刊在宣传爱国思想、弘扬传统文化、传播科技知识、引导政治导向,以及反映华侨华人的爱国之情和沟通与祖国的联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传媒功能.清代的海外华文报刊呈现出报刊生存时间普遍较短、处于当地主流文化之外、政治倾向性由弱到强的传播特点,但海外华文报刊的出现和发展也反映了华侨华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反“客里空”的理论与实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新闻观和坚定不移的人民立场;建国后的头7年,新闻事业承续延安时期的传统,其主流是实事求是的,党和党的报刊对“客里空”十分警惕;1957年至1976年这20年的新闻则把“客里空”表现到极致,在这一阶段,“客里空”成了一种政治需要,一种整人的手段,一种愚民的宣传;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客里空”幽灵依旧在徘徊,但在这个历史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实事求是的,党对新闻的要求也是实事求是的,“客里空”在大的气候方面,没有大行其道、肆无忌惮、横行霸道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论王韬新闻言论的思想内容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近年新发现的历史资料为根据 ,论述了王韬报刊新闻言论的内容和特征。王韬的新闻言论针对我国当时所处的危机形势 ,最先发出变法自强的主张 ,强调报刊要参与现实问题 ,走出了国人办报的第一步 ,奠定了他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 ,王韬以全新的思想意识 ,一扫当时报坛的沉闷僵化之风 ,创造出的适合表达崭新思想内容的报刊政论文体 ,对我国后来报刊新闻言论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早期中国的记者被称为"访员"、"访事人,"19世纪后半期,上海的报刊均称记者为"访员"。1905年郑贯公已经使用了"记者"这一称呼。从"政论报刊时期"到"新闻消息报刊时期"的过渡,是"访员"成为"记者"的新闻业界背景。从"访员"到"记者"称呼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对记者职业认识水平的变化和这个职业社会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就舆论动员时空而言,近代中国传播议题多与救亡图存的政治语境紧密联系。民国新闻史中传播行为关联不同的媒介生态网和社会关系网。传播与政治关系语境中考察民国新闻史,当注意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民国新闻传播以时间为主轴对1912—1949年这一历史时段进行分期。首先,结合反帝、反封建议题的宣传和国民革命的政治舆论动员,探析报刊传媒对国民革命的记忆与展示;其次,聚焦十年内战时期报刊格局变化,探析京派、海派人士组成的"记者座谈""左联"等文化共同体的舆论呈现;再次,顺延时间脉络至全面抗战时期,对沦陷区报刊的亲日立场,国统区、革命根据地新闻纸的抗日立场三个不同场域的记忆文本进行梳理,考察历史空间上的横截面,特别是"抗战新闻学"的兴起,如"抗战建国"在不同政治空间的表述;最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及其军队在大陆溃败,涉及新闻刊物多面临政治或新闻职业主义的抉择。简言之,探讨民国时期的政治生态与舆论生态关联的主线,意在揭示民国新闻史不仅指涉新闻纸的历时性,更涉及新闻纸作为时代记录者所承载的历史厚重感与时代责任感。由此而论,民国新闻史书写应在舆论新陈代谢中呈现报刊流行话语分析及其变迁,从而展示新闻纸的时代抉择及舆论上的方向感。  相似文献   

17.
政治转播是一种对政治信息和政策信息有目的的传递过程,与特定时期的政治意图和政策实施密切相关。国家权威的新闻发布系统是国家政治意图和政策方向转播的重要渠道。通过对官方权威新闻节目所涉及内容的动态分析,可以了解国家在不同时期政治意图和政策关注方面实际内容和变化。基于《新闻联播》栏目2003—2013年的新闻文本,以拉斯韦尔政治传播的5W框架中传播内容"说什么"作为研究重点,将自动文本分析运用在政治传播研究。基于以"天"为单位的《新闻联播》文稿,对年度词频最高的11 524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发现,2003—2013年间,"国家"是新闻联播的叙事主体,行政执行与决策权威是主要传播功能,经济建设是宣传主旋律,2010年国际事务内容攀升凸显大国姿态,宣传对象注重党政机关和领导层,国际事务上注重大国间双边关系,国内注重经济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等。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闻领域对于新闻姓新还是姓“需”.新闻媒体的主体任务是“宣传”还是“传播”.影响新闻价值的关键因素是“软新闻”还是“硬新闻”的问题,通过对新闻本体的思辨.得出新闻姓“需”.新闻媒体的主体任务是宣传,决定新闻价值的关键因素是“软新闻”的结论.提出无论在新闻理论还是在新闻实践中都应特别重视新闻受众的需要性和新闻媒体的新闻宣传任务.重视“软新闸”对新闻价值的关键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Web3.0生态场景下,主流价值新闻叙事如何落地,始终是新型主流媒体的思虑所在。“游戏新闻”是新宣传观念下的一种轻量化的新闻类别,也是主流价值传播革新的有益补充。“游戏新闻”在其内部有模拟与互动、胜负与奖惩、扮演与脚本的运行结构,在数字叙事上有程序修辞、视觉修辞、互文修辞等特征。但传播关系受制于社会关系,“游戏新闻”的萌化叙事并不必然抵达传播共识,因此要正视认知茧房、刻板印象以及传播信任危机等深层问题,顺应着新宣传时代的间性思维,重塑“信任”与“沉浸感”,实现信息聚联与价值共享,才能将主流价值的宣传致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播法属于宪法性法律,新闻传播法是政治法;新闻传播法既反映政治权力关系,也反映一般权利关系,新闻传播法是综合法;新闻传播法奉行“个人——社会本位”,也就是以维护个人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本位思想,新闻传播法是“个人——社会本位”法;新闻传播权是一种自由权利、政治权利、信息权利,新闻传播法是人权法。新闻传播法具有意识形态功能、自由权利保障功能、解决冲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