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产减值准则的制定实施是我国会计制度逐步完善的重要标志,有利于企业资产负债表更加公允的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避免高估资产和盈利。本文通过对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即决策有用观理论说明实施资产减值准则的必要性,并且通过资产减值与会计计量属性的关系说明采用减值准则的难点,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出背景和现状入手,论述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指出了我国有关资产减值的规定存在的不足.因此,要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资产减值内容,及时制定我国的资产减值准则,促进我国会计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3.
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数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谨慎性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 ,目前 ,企业已经普遍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 ,这也正是谨慎性原则的具体体现。资产减值准备已成为企业新的调节利润、粉饰会计报表的工具。为此 ,浅要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数据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地防止其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莉莉 《理论界》2005,(10):203-204
新《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执行,扩大了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要求企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 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进行了较充分的考虑。一方面扩大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口径,同时缩小了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来操纵利润的空间;另一方面,能真正体现出资产必须具有能够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属性,以提供更加稳健的会计信息,防范风险。本文主要阐述了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瑶  王宁 《理论界》2005,(10):209-209
本文通过对资产入账价值的审计以及对资产减值的审计的具体把握,力图说明在审计实务中准确把握《企业会计制度》,决定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6.
刘青  戴经跃 《理论界》2004,(4):290-291
《企业会计制度》的突出特点是要求企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这对我国企业更好体现客观性和谨慎性原则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但对一项新制度从出台到形成惯例需要适应和磨合的过程,需要通过实践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本文主要围绕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分析入手,系统阐述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能引发的利润操纵行为,就规避其负面效应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浅谈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详细地规定了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规定,为了在实务中能正确核算和反映固定资产项目,本文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协调好这两个科目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8.
贾慧娣 《理论界》2007,(2):224-225
按财政部1998年1月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公司应当提取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2002年1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又追加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以上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一方面能使企业的期末资产得到比较真实的反映,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体现谨慎性原则;另一方面也给企业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9.
我国于2001年1月发布并实施的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资产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概念特别强调了资产应为:确实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企业会计制度》允许计提的八项减值准备正是资产概念的具体运用。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与审慎性原则,克服了以往资产概念的弊端,是严密的,科学的,也是我国会计工作向国际惯例靠拢及加入WTO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
自 1 993年起 ,谨慎原则已在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和运用 ,其贯穿于企业会计实务中的计价标准、计价方法和计价政策等方面。主要表现在 :(1 )合理低计资产价值。 (2 )合理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3)合理确定负债的入帐金额。 (4)不预计可能取得的资产或收益  相似文献   

11.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架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7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只适于在上市公司执行,对小企业难以适从.根据小企业核算特点及企业机制,对小企业应制定独立的具体准则.为此,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理论基础--会计要素概念、会计恒等式、会计假设等进行创新设计,基于小企业经营特点,构建尚且经营假定理论.该理论的资产负债表不拘泥于传统的资产、负债的会计要素分类,在结构上按照资产、成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划分.该观点的创新处在于,防止虚增资产的假象.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问题和实务问题。理论问题部分研究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起点、理论依据并提出资产减值会计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结合点;实务部分研究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  相似文献   

13.
资产减值会计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问题和实务问题.理论问题部分研究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起点、理论依据并提出资产减值会计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结合点实务部分研究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自 1999年 1月 1日施行以来,对规范债务重组中债务人、债权人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该准则在对重组债务、债权的计价、损益的确认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财政部对该准则进行了修订,于 2001年 1月 18日重新颁布了新修订的准则,并要求所有企业于 2001年 1月 1日起施行。本文拟就新旧《债务重组》准则进行比较,以进一步加深对该准则的认识,便于理解和运用。   较之原准则,新颁布的《债务重组》准则在适用范围、准则目标、抵债资产的计价和…  相似文献   

15.
“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具有暂时性的特点,属于过渡性质的科目。但是《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待处理财产损益”的会计账务处理规定的不是很明确,另外企业存在会计账务处理不规范以及较高的涉税风险。通过完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简化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账务处理,完善相关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26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在该准则的制定过程中,有关部门借鉴国外相关准则制定的有益经验,并充分考虑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从根本上对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在加快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的同时保持了中国会计准则制定的特色。在阐明该准则制定的制度背景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两类企业合并形式,分别结合实务举例说明了准则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2007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允许上市公司计量和披露生物资产增值信息。但是,从上市公司披露的生物资产增值情况看,四年多来目前只有一家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对生物资产进行计量,其他上市公司都只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生物资产。这意味着上市公司生物资产增值信息披露严重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分为制度、认识和执行三个层面;应从准则制定、实用理论供给等宏观角度入手规范和促进上市公司生物资产增值信息的披露。  相似文献   

18.
田丽娟 《理论界》2010,(9):206-207
合理计提资产减值,对于企业规避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实践中合理利用并不断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具有重大意义。但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规范在实际操作方面存在不足,本文就资产减值中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与世界接轨,作为商业语言的会计也正在与国际会计趋同。随着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提出了新的规定,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会对我国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赵小明 《云梦学刊》2002,23(3):37-38
财政部于 2 0 0 1年重新修订后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 ,仍然存在与实际操作相互矛盾的地方 ,这一点可从非货币性交易范围、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定义 ,以及换入资产涉及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等三方面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