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中国市场化进程中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存在着较为普遍的信任缺失。运用制度内生演化的分析框架描述信任问题的共同知识基础,分别考察熟人交易和匿名交易两种场景下,个体间交往方式所引致的偏好关系、认知状态和行为反应,揭示不确定性条件下某些信息或知识不完备是出现消费公众受到严重损害事件的主要原因。分析认为:在面临稀缺资源配置等行为信号时,个体之间尚未形成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交往方式来加以应对;通过畅通信息交流渠道等方法促使个体形成并维系与他人合作的稳定预期,可以与实现较好的经济结果一道建立起相互信任。  相似文献   

2.
黄凯南 《江海学刊》2013,(2):79-85,238
如何将偏好与制度内生化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点,而从共同演化的视角研究偏好与制度的内生互动关系更是当前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前沿。偏好演化通过影响参与者行为和改变参与者行为动机来影响制度演化,制度演化通过影响参与者行动报酬、价值观和认知模式等来影响参与者偏好演化。偏好与制度之间存在两种重要的共同演化机制,即由收益变化引起的共同演化和由学习规则变化引起的共同演化。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是构建一个能够全面描述偏好与制度共同演化的模型,这种共同演化模型必须超越现在流行的演化博弈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尝试进一步探讨演化增长理论的一般分析框架。通过分析演化增长的特征,本文指出,由于演化增长过程中伴随着种种的结构性变化,增长理论不能将解释的重点放在要素累积上,而必须转向对影响要素累积的深层次原因与机制的研究。技术、制度和偏好是决定要素累积的重要原因,它们也构成了演化增长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而三者的共同演化是解释长期经济增长中伴随着知识增长和结构变迁的重要理论机制。在共同演化的视角下,本文较为深入揭示技术、制度和偏好在演化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尝试建立三者的共同演化机制,并在此视角下描述演化增长过程。  相似文献   

4.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学研机构异质性偏好的形成,认为学研机构中个体的学术价值偏好是外在制度与内在特征的融合与统一。在偏好异质性的视角下,认为参与协同创新的学研机构内部存在两个不同偏好的群体,构建了不同偏好的群体与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异质性偏好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以及促进双方最终选择完全协同创新行为的措施。结果表明:加强组织内外尤其是组织内部对追求学术化价值偏好的个体的惩罚有利于实现异质性组织的完全协同创新;而当学术价值损失赔偿较大时,适度的偏好异质性更有利于学研机构完全参与协同创新。最后,提出学研机构参与协同创新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5.
个体学习、预期与制度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以及制度的概念进行了介绍,指出制度研究采用古典博弈论为工具的不足之处,认为应该采用行为人假设更具现实性的演化博弈论、特别是博弈学习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在强调个体学习在制度分析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对个体学习的过程和机制进行了探讨,并且分析了预期在博弈均衡形成中的作用;最后对个体学习、预期、制度形成与演化机制做了系统描述。  相似文献   

6.
公共选择视野中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粟 《东南学术》2005,(2):45-49
本文尝试将公共选择理论中“经济人”假设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中系统理论相结合,从逻辑上考察微观的平民选择政治参与行为的偏好对宏观政治系统稳定和演化的影响。政治参与中的个人同样具有“经济人”的性质,在纯粹利益动机下,个人在主观上没有主动向政治系统输入(政治)资源的愿望,而是无偿地消费政治系统提供的公共产品;政治系统则通过制度方式约束个体的政治行为的成本远远大于个人消极的选择成本。因此,在制度与个人之间形成了一对不对称的博弈。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论题展开分析:(1)政治参与中的个体所具有的“经济人”特征;(2)“经济人”的微观行动与宏观制度间的不对称博弈;(3)政治活动中“经济人”的偏好选择所产生的宏观效应;(4)政治参与和政治系统发展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黄锫 《学术研究》2007,47(5):37-43
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构成了对理性选择理论的颠覆性挑战。其中彩票选择实验发现的“同结果效应”、“同比率效应”、“偏好颠倒”现象对预期效用模型中关于个体偏好的公理化假定进行了挑战。最后通牒博弈实验、公共产品投资实验发现的“公正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存在对预期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模型提出了挑战。基于咖啡杯交易实验中发现的禀赋效应而形成的“期望理论”最有可能成为理性选择理论的替代。  相似文献   

8.
在公共品博弈实验下,对风险条件下的社会偏好在社会合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代表社会合作的公共品自愿供给行为显著存在,并且这种行为主要受到社会偏好的影响。具体来说,首先,在社会偏好中,个体的同时公共品供给行为主要受到互惠偏好的影响,其次,个体的风险偏好对其同时公共品供给行为也具有显著的影响,风险偏好的作用并没有被社会偏好作用所体现的个体决策的这种社会影响所挤出,并且同时公共品供给行为中互惠偏好的作用要强于风险偏好。  相似文献   

9.
演化经济学的兴起为解析地区竞争力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从演化经济学视角看,地区是一个影响本地组织的行为与绩效的实体;在演化过程中,地区积累特有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形成特有的制度环境;这两种要素充当选择工具与激励机制.对本地行为主体的学习过程与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这两种要素交互作用、共同演化的过程,就是地区竞争力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从长期演化视角看,地区竞争力是不可预测的.  相似文献   

10.
知识和意义的建构不是个体行为的结果,而是存在于共同的行动之中。以文化生态学为视角,融合文化生态意识所内涵的整体性、互动性、共生性和适应性,建构生态学习共同体和学习环境是一种新的尝试。这是一个建立在对话、合作、共享、互动基础上的,体现个体主体性与群体主体性、学习活动与学习环境有机统一,学习主体在共同活动中建构个体知识和群体知识、培育独立的个体意识与共同体意识的具有自我再生能力的生态平衡系统,对于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