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实在论的最后崩溃--从虚拟实在谈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翟振明 《求是学刊》2005,32(1):16-27
文章通过对虚拟实在的潜在可能性的讨论,对照自然实在,得出了三条反射对等律1.任何我们用来试图证明自然实在的物质性的理由,用来证明虚拟实在的物质性,具有同样的有效性或无效性;2.任何我们用来试图证明虚拟实在中感知到的物体为虚幻的理由,用到自然实在中的物体上,照样成立或不成立;3.任何在自然物理世界中我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完成的任务,在虚拟实在世界中我们照样能够完成.由这三条对等律足以推出,以实体概念为核心的实在论是不成立的,而其他种类的实在论一开始就缺乏理论根基.实在论的崩溃不会导致认识上的相对主义,因为客观规律的有效性并不依赖于实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论虚拟时空     
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石的虚拟时空在当代的出现,不仅使人们改变了对时空的传统认识,而且也将人的生存带进了一个虚拟性的时空形式中,实现了人类生存从现实时空向虚拟时空的重大飞跃,形成了对虚拟时空这一崭新人类生存形式的新阐释。在由计算机技术所组成的网络化、数字化这一崭新的平台上,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虚拟时空。虚拟时空是一个非物理性和非线性的世界,它超越了用"实物符号"表征现实对象的局限,使实践过程所必需的时间、场所被大大压缩,从而使人们的生存实践活动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这种数字化生存方式标志着人类生存时空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虚拟时空作为人的虚拟生存的重要存在形式,表现出了虚拟生存运动的时空跃迁。与现实时空相比,虚拟时空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时间的可逆化与空间的共享化,二是时间的即时化与空间的流动化,三是时间的弹性化与空间的压缩化。虚拟时空不仅通过将信息权力分散到数以百万计的电脑之中形成一种处处皆中心、实质上又等于处处无中心的新型空间社会,而且也使由计算机网络构成的虚拟社会的活动都能够通过不断地重演来消解时间的方向性和唯一性,使时间的不可逆性发生了逆转。在虚拟技术时代,时空物理性状近乎消失,时空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不断彰显,这不仅实现了主体和技术手段的虚拟,而且也实现了既脱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虚拟实在。虚拟时空的出现,使时空的客观形态不断被压缩,与此同时,时空的人性化特征得到了彰显。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虚拟时空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方面:一是虚拟时空的"虚化"与"实在"的问题,二是虚拟时空的"确定"与"模糊"问题,三是虚拟时空的差异与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3.
韩强 《求是学刊》2003,30(4):45-51
关于"虚拟经济"的讨论,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学问题,同时也是哲学问题.我认为作为一门学问,用"模拟经济"比用"虚拟经济"的概念,可能更好一些.模拟是人类实践活动中能动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文字到文化、艺术,以至到经济活动,都是人们模拟客观世界,同时又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模拟经济在形式上是"虚拟"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它最终受实体经济制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无神论、宗教反实在论和宗教多元论三个哲学视角论述了人类对终极实在的不同回应。无神论排斥这个终极实在,认为它是一种多余的假设。宗教反实在论从人的自律和游戏出发,认为终极实在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一种有用的假设,可以用于维持和继承传统的价值观,给人们提供生活的意义。宗教多元论认为终极实在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可以对它作出真实的回应,而人类的具体回应具有文化特征,人的意义就基于人对终极实在的回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考察了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在探索宗教经验和宗教神秘主义方面的基本理论贡献。人类对世界理解的含混性理论 ,即我们既可以以自然主义方式又可以以宗教方式理解世界 ,为肯定宗教经验及宗教神秘主义提供了理解的基础 ;宗教批判实在论与宗教多元主义假设可以促使我们辩证地、科学地认识宗教经验和宗教神秘主义 ;统一性和沟通性神秘经验本质上与一般宗教经验一样都具有共同的认识论结构 ,即都是终极实在的临在和人对之作出回应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见证实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成 《浙江学刊》2000,(5):141-145
本文系统考察了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在探索宗教经验和宗教神秘主义方面的基本理论贡献。人类对世界理解的含混性理论,即我们既可以以自然主义方式又可以以宗教方式理解世界,为肯定宗教经验及宗教神秘主义提供了理解的基础;宗教批判实在论与宗教多元主义假设可以促使我们辩证地、科学地认识宗教经验和宗教神秘主义;统一性和沟通性神秘经验本质上与一般宗教经验一样都具有共同的认识论结构,即都是终极实在的临在和人对之作出回应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虚拟实在与实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勇 《求是学刊》2005,32(1):28-36
文章是对翟振明《实在论的最后崩溃———从虚拟实在谈起》一文的回应。作者通过对翟先生文章的分析得出结论 :翟先生徒劳无功地企图驳倒原则上不可以驳倒的本体论的实在论 ;而在攻击可以驳倒的认识论的实在论时 ,翟先生则搞错了方向 ;翟先生所作出的唯一贡献 ,乃是证明了我所谓的因果实在论 ,虽然这也许有违翟先生想把实在论一锅端的良好本意  相似文献   

8.
李宝文 《学术交流》2006,(11):18-22
科西克的《具体的辩证法》研究的实质问题是实在,而不是具体总体的辩证法。科西克借助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转换了实在概念的问题式,赋予实在概念以生存论维度,扩展了实在概念的时间性视野,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实在观,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引线。  相似文献   

9.
卢风 《浙江学刊》2002,1(4):17-22
现代性道德话语因过分注重理性论证而失去信仰的支持,现代人的生活实践不再植根于终极实在之中,这便使现代人在物质繁荣中走向日益深重的生存危机。为能走出危机,必须有一次良心的革命,必须有一次伦理学范式的转换由人类中心主义走向非人类中心主义,消解事实与价值(to be 与ought to be)的截然之分。实现了这样的转换,我们就容易明白,奥妙无穷的大自然正是人类所绝对依赖的终极实在。有了这样的信念,我们就能明白,良心不仅依赖于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标准,而且依赖于对自然法则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方法论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出更加有效反映社会生活实在的知识来。它批判性地看待传统的研究方法与知识,提倡社会性别的分析方法,强调女性经验的重要性,却由于与启蒙主义与人文主义传统的关系而受到挑战。在一个强调社会建构的"实在"世界中,如何能讲述更好的故事既是女性主义方法论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必须继续回答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continues the dialogue started by Skolnik 2018 about the synergistic union of social work and psychodrama group approaches. The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alignment of psychodrama and sociometry with social work with groups will be described. A practice illustration from Mirmont Treatment Center will b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to explore some of the dynamics of psychodrama and, in particular, the therapeutic value of surplus reality. Surplus reality is a creative tool used to provide a therapeutic correc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Integrating insights from neuroscience, this article advocates for psychodrama as a valuable modality for clinical social workers engaged in group work.  相似文献   

12.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aste and smell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dimensions of bodily perception in augmented reality (AR) and virtual reality (VR) devices. This can be seen in Vocktail and Season Traveller, two digital devices incorporating taste and smell. Vocktail is an AR technology that augments the experience of drinking water, or even air, through th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astebuds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color and smell. Season Traveller is a VR game in which the user moves through four seasonal landscapes. It uses wind, odor, and temperature in addition to the more standard audio-visual displays.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these devices can be examined using phenomenological terms. They instigate perceptual circuits, and call on and create sedimented habits. Although VR and AR are often thought of in terms of their similitude to reality, understanding Vocktail and Season Traveller this way illustrates the world-creating dimension of multisensory devices. These technologies structure and shift thresholds of taste and smell, reworking past perceptual styles and habits to develop new perceptual experiences. In so doing, Season Traveller and Vocktail throw to the fore questions about the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which people exercise their senses in digitally dominated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专业社区实习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最为着力的一个环节。社区实习模式的重构将从实习目标、实习内容、实习过程、实习督导、实习评估五个环节展开。社区实习应当立足专业教育与实践的现实,制定切合教学实践的实习目标,紧紧围绕目标确定实习内容,而实习过程就是对实习内容的具体展开,实习督导贯穿于整个实习的过程中,实习评估将为以后的各类实习提供宝贵的知识与经验。  相似文献   

14.
自从"本体论"被尊奉为"第一哲学","本体思维"就被视做哲学的当然运思路径。然而,本体思维是一种"梦想型"的思维,它着眼于物之"是其所是"的知性追问,必然错过人之"是其所应是"的生存领悟。本体思维的终结意味着哲学思维路向的转折。哲学思维路向的当代性尝试之一,是确认"伦理学"先于"本体论"而成为"第一哲学",以"打破存在的自鸣得意"。"伦理思维"作为一种"关系思维",更多地将平等的、自由的、民主的、包容的、对话的、参与的理念或精神带到哲学运思中来。哲学终结之后如果还有"第一哲学"的话,那就是"伦理学"。  相似文献   

15.
This theoretical paper explores the role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 Even though this question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many debates, the actual processes and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social representations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 have rarely been explored. Citing key works on the topic, the paper explores the role of the genesis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 in this process. Each stage of the objectification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 (selective construction, structuring schematization, and naturalization) is examined in detail. A mor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naturalization process is provided by dividing it into four phases: (1) recognition; (2) elimination of contradictions; (3) instrumental use; and (4) validation through experience. These phases are illustrated using the exampl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object of drugs in our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present examination of the naturalization process in relation to drugs reveals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the reality of drugs as a social problem has been constructed and reproduced in our society.  相似文献   

16.
自由意志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但哲学家们对这一问题并未形成统一见解。自由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而自由意志即是对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的理性和实践能力的终极关怀。立足马克思对自由阐释的视角,透视实现自由的四个前提,其一是实践;其二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三是分工的依据;其四是消灭阶级。  相似文献   

17.
"实用主义真理观"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之沧 《求是学刊》2004,31(3):25-30
实用主义真理观作为对实证论、自明论、逻辑论、约定论、符合论等真理论的超越,并不是主张"有用即真理,强权即公道".相反,它是非常辩证的,既讲真理的真实性和真理符合论,也突出真理的实践性、有效性;主张理论、实践和效果三位一体;本质上是实践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具有积极探索和创新求实的性质;反对绝对真理,重视理论结合实际;提倡哲学关心人类生活,精心呵护生命,培养审美情趣,塑造完美人格,实现完整人性;完善真善美统一的真理观,建立创造性的方法论;立足时间论、生成论、协同论、身体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撞击语言牢笼,以挫败绝对理性和抽象无用的学院派哲学.  相似文献   

18.
郭强 《创新》2007,2(2):98-101
过程哲学为过程理性提供了知识基础。过程哲学的“存在即过程和过程即创新”的思想,构成了过程理性的核心内容。提出过程理性的依据还在于过程思想的现实化、行动理性的结构化、生活本质的过程性以及理论实践的过程性特质。过程理性形成的要素在于过程意识的无意识化、过程行动的细节化以及过程管理的操作化。  相似文献   

19.
高峰 《学习与探索》2006,1(1):120-124
学术界所探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范畴有其特定的内涵,两者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关涉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理解,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该问题之所以凸显出来,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本身而言,主要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不同理解等五个方面的原因.学术性和现实性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品格和内在要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基础上,实现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进一步处理好相关问题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