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从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实际出发,依据语言运转的基本原则"经济原则",认为在现代 汉语普通话中,韵母"ia"中的"a"是前[a],"ua"中的"a"是后[α]。  相似文献   

2.
"忽悠"是近些年深受老百姓喜爱、使用频率较高的流行词语。流行词语最终能否进入《现代汉语词典》,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一部分,需确定其在新词新语中的地位以及是否符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新词的原则。"忽悠"新义不仅基本满足了新词新语规范的四条基本原则,也大致符合《现代汉语词典》对新词语的收录原则,可以进入《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3.
罗尔斯在其正义理论中设计了一种公平的"原初状态",在"原初状态"中,理性的公民在无知之幕的遮盖下一致选择的原则即为正义原则。可见,公民的理性选择直接影响社会的正义原则及由正义原则所构建的社会基本结构。罗尔斯对"原初状态"中的公民理性有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对当代我国的公民教育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荀子思想中的有关理论与中国现代经济法所体现的基本原则有相当的一致性:其"维齐非齐"的思想体现了经济法的平原则,其"义利两有"思想体现了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原则,其"隆礼重法"思想体现了经济法的国家适度干预原则,其"度量分界"思想体现了经济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5.
公平责任作为归责原则无论从法律体系上还是司法实务中,都欠缺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论证,虽然侵权责任法中将公平责任置于责任构成和责任方式章节之下,但通过考察公平责任的沿革和司法实践情况,可以充分反映出其实质只是损害填补的规定,而非归责原则的规定。因为如果将公平责任作为一种归责原则,则明显有损害赔偿社会化的趋势之嫌,司法实务中,对公平责任的扩大适用,混淆了"个人责任"、"公平责任"等侵权法理的基本原则,往往导致限制民事主体的行为自由,侵害无过错民事主体的财产权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利于形成有序而理性的各负其责的法治社会化。因而其应该作为损害填补的规定,但是即便公平责任作为分担损失的指导性原则,也不能任意扩大其适用,民事损害风险的最终保障靠的应该是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不能将政府责任转嫁给任意单个的民事主体去承担所谓"社会公平"的道德义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语言学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同为人类行为,尝试借鉴经济学中的一些概念与方法来研究语言学的一个课题,即"语用经济"的实现问题。从交际的意图出发,提出了交际的"理性人"假设并用理性人所遵循的"经济原则"阐述了语用经济在"动态交际过程"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引起社会生活的深刻变迁,社会生活的变迁必然引发道德范式的转换。在新旧范式的接替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危机,其实质乃是道德信念基础的瓦解。以宗教或形而上学为信念基础,以共同体为价值取向的传统道德范式整体上崩解并丧失了其有效性。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在其信念层面上必须经得起现代理性的反思并将基本的公平价值包含在内。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比较缺乏的现代主体理性精神以及基于其上的公平原则、权钱交易、裙带主义等丑恶现象又严重破坏了现代道德对公平原则的基本信念。  相似文献   

8.
理性与冲突:关于合作原则在法庭互动话语中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原则是美国哲学家Grice在哈佛大学系列演讲《逻辑与会话》一文中提出来的。在演讲中Grice指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说话人和听话人一般会遵守"合作原则"。"合作原则"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问世以来,就遭到了来自各方的攻击和责难。有人认为合作原则在有些"冲突性谈话"中,比如法庭审判中就不具有解释力。造成这种偏离和误读的主要原因是淡化了哲学家原本的哲学目的和哲学色彩,把作为一种语用原则的合作和普通意义上的合作混淆起来。事实上,合作只有表现形式上的不同,不存在"不合作"的话语。合作体现的是一种人的理性本能。无论是在气氛融洽的谈话过程中,还是在火药味十足的冲突性谈判中,合作贯穿了整个谈话的始终,体现了言语交际这种特殊的有目的的理性行为。因此可以说,合作原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普遍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9.
从语言规范化的实质和目的着手,文章提出了确立语言评价的原则标准,即理性原则和习性原则,并以此对当前我国语言规范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于同义词的性质和古汉语专书同义词的判定原则,我们认为:同义词是在某个义位上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组词,是一个原型范畴,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判定古汉语专书中的同义词应依据的原则有:存在于汉语的同一个共时平面,词汇系统中稳定的同义关系,一个义位上理性意义至少大部分重合,词性或句法功能一致。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司法实践的一项制度创新,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将现代民法的“帝王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确立为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不仅完善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体系,也从立法上保证了民事诉讼实践的公正、高效和权威.但该原则及相关程序的规定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完善空间.  相似文献   

12.
学界对于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认识上一直存有争议,目前尚不统一。在阐明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特点的基础上,从学理论证和文本实证的角度分析"共同责任"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明确"共同责任"是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仅是"共同责任"基本原则在国际气候变化应对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3.
《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一章根据医疗损害责任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归责原则,构建了一个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基础,特殊情形下的过错推定以及无过错责任原则为补充的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体系,找到了综合受害患者、医疗机构和全体患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的最佳平衡点,科学地处理了不同的利益关系.但是《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体系并不严谨,在规范设计和语言表述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应有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可能会影响《侵权责任法》的准确解释和正确适用,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白字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和语文原因。在古今汉语中,积存着很多的白字或通假字,这使许多白字复合词的内部形式造成扭曲和破损,给语言交际带来诸多不便。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不应该总是被动地确认之,而应该解放思想,对白字尤其是现代白字进行干预和纠正,使语言文字朝着科学化、理性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夫妻财产关系法是规范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研究夫妻财产关系法,必须研究夫妻财产关系法的基本原则问题。因为无论是在传统私法中还是现代私法中,基本原则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因此,深入探讨与研究夫妻财产关系法基本原则,尤其是夫妻财产法的基本原则,不仅有利于系统化认识婚姻家庭问题,而且还有助于认清现代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发展趋势。需要对什么是夫妻财产关系法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以期探索并建立中国本土化的夫妻财产法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罪刑法定原则是在近代启蒙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刑法基本原则,由于其核心是人权保障,所以它成为法治社会刑法的标志,也是现代刑法与前现代刑法区别的关键。以罪刑法定原则为研究视角,对我国20世纪刑法现代化的艰难历程进行梳理,对中国刑法现代化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一个贯穿于唯物史观丰富和发展过程的基本原则。当代中国把以人为本确定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标志着它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价值观,可以说是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有原则高度的实践"的理性回归,这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和国家在发展的新阶段所做出的一个制度安排,其正义与否关系到制度实施的绩效。作为一种“社会基本善”,基本公共服务与罗尔斯的正义第二原则存在着内在的契合。基本公共服务体现了对社会最不利者的关照,在链式联系中,这种稍度安排又促进了社会其他成员福利的增加。落实这种符合正义性的制度,政府理应承担其职责,通过各种制度安排,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古罗马时期所创造的"一事不再理"原则,包括诉讼系属和判决的既判力两层含义。由于"一事不再理"原则合乎逻辑地向前发展,近现代既判力理论在承继了判决的既判力这一内涵的基础上也有所发展。既判力理论和"一事不再理"原则虽然在内涵上有所区别,但两者存在共同的逻辑前提和制度目标,结合概念、制度和实践相互作用的分析方式,这可以为中国既判力理论的建构提供一种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有利于深入探讨中国既判力理论的建构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