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浩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14-119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是很会讨贾母欢心的,贾母似乎也很喜欢薛宝钗。但是当换一个角度再来审视这些表面上看起来二人相与甚欢的材料时,却有许多证据都表明薛宝钗其实并没有真正得到贾母的喜欢,贾母也一直在对薛宝钗进行着排挤甚至打压,她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如小说表面上描写的那样和谐美好。弄清楚这层关系,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去揣摩《红楼梦》中微妙的人物关系,更好地去体会作者"字字看来皆是血"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2.
周建胜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49-50
中华五千年历史创造的灿烂辉煌的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文化之树上的硕果.它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浸润着人们的心灵,形成深厚无比的文化积淀与人文理念。 相似文献
3.
闫春宇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52-255
<红楼梦>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巨著,以黛、钗诗词为着眼点,可以纵览全书韵文所反映的文学、文化、语言学特色.从修辞方面来看,二人均善用典故及拟人、复辞等手法.林黛玉善用各种诗词曲赋体例来表达情感,其诗词用韵也呈现多元化特点;而薛宝钗的诗词创作量则明显逊于黛玉,且形式较为单一.仔细研读黛钗诗词.可看出<红楼梦>的诗词有如下特征:"按头制帽"反映人物性格,"一语成谶"预示下文情节,"针砭时弊"暗讽社会腐朽;林黛玉的诗词是女性主体意识的集中爆发,而薛宝钗的诗词则是女性意识在压制下的含蓄表达.此外,黛钗诗词也为"钗黛合一论"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线索:宝钗或多或少也具有黛玉那种多愁善感的气质和一些反叛特性. 相似文献
4.
刘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1-34
《红楼梦》未完为中国文化史不可弥补的损失,但主要人物结局前八十回皆有所示,关于薛宝钗之结局,学界基本有两种观点,一是宝玉出家后,宝钗孀居,孤独终老,二是宝钗改嫁贾雨村。细考文本,宝钗结局是在宝玉出家后改嫁贾雨村,但这并非从此人生顺遂,甚至是"好风送我上青云",贾雨村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失败后几经沉浮,最终失败,宝钗又一次失去依靠,此次打击更甚,在穷困孤独中度过余生。宝钗的悲剧寄托了作者的虚无思想与深刻感伤。 相似文献
5.
李小兰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1)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一个封建淑女的典型,这个典型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化内涵.曹雪芹在塑造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时成功地运用了含蓄笔法,展示其隐微复杂的精神世界,深入挖掘出这个形象丰富的文化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含蓄笔法这种独特的笔法,从而揭示出薛宝钗隐藏在"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下真正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文化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坤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4):39-41
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作用是什么?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应怎样处理与对待不同的文化,结合中国的儒家文化,希望能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陈宁来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86-88
《红楼梦》在语言的空白艺术方面已经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它通过语义的多元、模糊、悖谬及反常组合,巧借修辞,动作描写的虚实相生,形象刻画的丰富意蕴,环境烘托的潜在信息,标点符号的标识等艺术手法,以实化虚,创置再创造的想象空间,在“空白”中寓寄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底蕴,进而增强了作品的召唤性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郭浩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和王熙凤是表姐妹,又都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但是她们却从来没有对话和交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导致她们不说话的原因主要有三大因素:首先是两人在贾宝玉婚姻对象人选上的立场不同;其次是两人在贾府中的地位之争一触即发;第三是两人未来势力的强弱此消彼长,这些原因最终导致了两人貌合神离、相对无言。分析出小说中这两个重要人物不说话的原因,有助于读者更好地领会《红楼梦》中微妙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的悲剧命运,更深入地认识《红楼梦》的伟大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9.
10.
刘保忠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1):86-89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最富有个性特征的典型的艺术形象 ,但就其最本质的思想性格而言 ,则是强烈的功利义义 ,上至贾母、王夫人 ,下至丫头婆子 ,都变成了为她服务的工具。其为人处世一言一行 ,无一不是这种思想性格的外化表现 相似文献
11.
杨秋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458-460
中国民法典的编纂是否应引入物权行为制度是现今法律界讨论的一个重点问题。从民法典体例的选择与物权制度的关系入手,提出中国民法典应采用德国体例,选择德国体例就应引入物权行为制度。这是德国民法的体系性、逻辑性和科学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彭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126-130
环境法基本原则的法律确认,反应了两个主要功能,其一是环境法的结构化,其二是环境政策的合法化。风险预防,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最初这条原则的核心是社会应当通过认真的提前规划和阻止潜在的有害行为来寻求避免破坏环境。风险预防原则要满足两个条件:(1)确定性的缺乏;(2)一个严重地不可逆地损害风险的存在。目前,国际上存在强弱两种版本的风险预防原则,尚未在该原则的概念上形成统一认识。风险预防原则在国内立法中实施的核心是成本效益问题,也是现阶段我国环境法将其本土化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名城的美学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望衡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1):16-18
历史文化名城有六种类型。它的美学基本品格为典雅、崇高、凝重、深厚。其中 ,典雅与崇高最重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巨大的精神财富。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4.
於贤德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1(6):46-50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竞技体育通过激烈的比赛,为人的潜能的实现和生理极限的超越创造了条件,运动员在竞赛中不但是胜负的争夺,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风采的全面展示;在足球运动中本来专门用来支撑、奔走、跳跃的双脚,表现出极大的灵巧性、敏捷性和对抗性,显示着人在突破自身潜能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伟大力量;而足球比赛的宏大气势、高度的对抗性与严格的规范性的统一、强烈的悬念与偶然性构成的戏剧性,使它具有特别深厚的文化魅力。足球被人们看成世界第一运动,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5.
王晓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6):128-132
边地作为一种文化和生态空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描写边地的作品也多是放在乡土文学的范畴中来笼统的阐释,没有很好地突显边地的魅力。在文化生态的视野下,在现代性的反思中,以具体的边地作家的创作来分析边地小说,可以发见其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93-100
孔子论诗,以兴观群怨之说最具影响。《诗》何以兴?联系兴的原始意义,明显具有原始文化和原始宗教的话语表达特质;分析儒家思想的产生与其社会作用,具有祝宗卜史的知识体系和功能;早期的兴语和兴诗是原始宗教中祭祀礼仪的元素,《诗经》中的兴与《周礼》中的兴语兴诗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结合三者,孔子所谓的兴是祭礼的重要内容,早期诗歌是国子掌握祭祀仪式的基本教典,而祭祀礼仪则是通过具有兴这一特质的语言来完成的。诗可以兴实际上指通过《诗经》的学习可以掌握兴祭所需要的特殊语言和形式,是当时儒家对弟子继承周礼的一个基本要求。它与联想、想象应该没有关系,而最终关系建立或者是后学的附会。 相似文献
17.
叶君武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44-47
长期以来 ,翻译的等效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在翻译中 ,怎样才能达到完美 ,等效呢 ?针对这一问题 ,不同时期的译者们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但迄今为止还无定论。文章试图从翻译学的角度来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文中介绍了几种不同的翻译观对翻译等效问题的不同看法 ,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处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艺术类人物专题片语言兼有专业性和艺术性两大特点.在艺术类人物专题片创作中,一方面力求使语言准确鲜明地体现专业化特色,另一方面要生动形象地再现艺术.如何处理好这一关系,应把握好深入境界、追求实感、表达入理、真实再现的原则.专业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是艺术类人物专题片创作追求的目标,因此,努力探求其语言运用特点,寻求适应这类专题节目要求的语言形式,这对于指导艺术类专题片的创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张忠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109-112
环境权的主体是环境法学界研究的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是环境权的主体有哪些?后代人和自然体是不是环境权的主体?我们认为,环境权的主体是人、组织、国家,后代人和自然体不应成为环境权的主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