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以来,辽宁省畜牧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畜牧业产值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成为农村中发展最快的产业。畜牧业已成为辽宁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闪亮点,在农业、农村乃至国民经济中的  相似文献   

2.
一、农村经济振兴的根本出路目前,对如何振兴我省农村经济的问题,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的根本出路。第一,发展乡镇企业为加速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从而改变我国城乡经济的传统格局开辟了现实的发展途径。我国工业化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是,由于工业集中在城市,使城市越来越大,包袱越来越重,资金、能源和运输越来越紧张,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越来越大。其根本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对如何搞工业化、现代化,没有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现实发展途径。依托城市搞工业化的结果,造成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基本经济格局。因此,“以农业为基础”这句话,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村务农了。1978年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工业是打破传统的二元结构经济僵局的重要力量,是沟通传统农业和现代城市工业的纽带和桥梁。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充分说明,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人口城市化等,都与农村工业及其发展密切相关,依靠农村工业自身经济成长的力量也可以实现二元结构经济的转换目标。因此,农村工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可忽视,通过农村工业这条沟通传统农业与城市工业的纽带的作用,必然带动中国现代化的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市郊区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纷纷脱离土地转向农业中的其它部门和非农业部门,这已成为京郊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面对这一浪潮似的劳动力大规模流动,如何因势利导,实现其合理的配置与流动,以适应首都城市功能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当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一、劳动力结构变动趋向传统农村经济是单一的农业经济,劳动力结构的基本特征是:种植业劳动在农村总劳动  相似文献   

5.
第一 ,重视对经济权益的维护 ,轻视对民主政治权利的保障。在农村经济改革的进程中 ,重视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 ,本身无可非议 ,而且 ,减轻农民负担 ,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要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就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保障农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权利的实现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的创造性 ,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对此重视不够 ,在全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 ,侵犯农民民主权利的事件时有发生 ,引发群众的持续上访 ,加剧了干群矛盾 ,反过来迟滞了经济发展 ,形…  相似文献   

6.
林瑜胜 《社科纵横》2008,23(11):34-35
21世纪是信息社会的世纪,信息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带来城市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农村社会的转型.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项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农村社会正在经历社会结构和制度转型.在信息化的影响下,这一转型进程已呈明显加快趋势.相比较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转型,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农村社会转型带有更多的信息痕迹.从显性上来看,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直接受益于信息化;从隐性上来看,农村文化、农民身份角色和农民心理同样受到了信息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当历史将山东省烟台市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推上经济改革的大舞台时,烟台市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着力培植新的经济生长点,并借助优惠政策的扶持,一跃成为中国北方经济的一匹黑马。特别是农村经济改革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占据了各类市场要素,分霸着烟台经济的半壁江山,促动了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统计资料表明:1995年,全市有80%的村成为小康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61元。然而,在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仍有一部分农户的生活较为贫困。对此,烟台市紧紧围绕“共同富裕”这个主题,始终把扶贫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了重点多镇开发、双强联带、双帮包扶、强弱兼并、强企辐射、搬迁  相似文献   

8.
《今日辽宁》2005,(2):40-42
辽阳地处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的中段,从历史渊源来看,辽阳市与六个兄弟城市特别是周边的沈阳、鞍山本溪有着千丝万缕的社会经济联系,不仅史源相连,而且地缘相近。辽阳是东北最古老的城市,从公元前3世纪到17世纪一直是中国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军事重镇。明末清初1621年,努尔哈赤在辽阳太子河东岸建都,1625年迁都到沈阳。1937年12月1日,鞍山从辽阳南部区域中划出设市。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看,辽阳与周边其他城市不仅人缘相通,而且产业相联,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辽阳的农产品、工业品和劳动力开始更多地流向周边城市;…  相似文献   

9.
浅论我省农村能源问题现状及发展对策○付娟农村能源建设是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为子孙后代造福的一件大事,必须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来对待。农村能源问题不解决,农村经济就不可能高速发展,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和改善生态环境就会成为...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决定。这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全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具体目标,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的跨世纪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经过了20年改革,我国的农村发展已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农民物质生活改善后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引导广大农民进行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我国九亿农民以崭新的面貌迈向新世纪,为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