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持续了大约三十年之久,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洋务运功有两个口号;一曰“自强”;一曰“求富”。在“自强”的口号下,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并创建了近代海军。中国近代海军的建立,是洋务运动的主要成果之一。目前史学界正围绕着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研究一下洋务运动时期所创办的近代海军,可能会有助于讨论的进一步开展。(一)中国创建近代海军的社会背景清朝原先只有旧式水师,没有近代化的新式海军。海军的兴建,是由于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持续时间达三十年之久。洋务运动是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但重点是“强兵”,洋务运动就是首先从军事工业搞起,而后推衍到民用工业的。在“自强”的口号下,洋务派推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如整饬海防,建制造局,设厂造船,筹建海军,等等。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经历了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这两次反侵略战争,就是对洋务运动“自强”目的的检验。其中,尤以甲午战争与洋务运动关系至大,它宣告了洋务运动的最后失败。因此,从甲午战争来考察洋务运动的性质及其失败,应该是洋务运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洋务运动的研究和讨论,引起了史学界的注意和重视,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持续了三十年之久,而这三十年,又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新式工业在这个时期诞生;新的社会阶级在这个时期孕育和形成;新的思想文化在这个时期传播。洋务运动涉及到中国近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个领域,是一个很复杂、也很值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间,清政府先后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厂,大小共计16所,较大的有上海江南制造局(即江南造船厂的前身)、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福建船政局等。关于这些近代军事工业的性质问题,我以为应从下列三方面加以考察:(1)这些近代军事工业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2)它们的所有权和生产目的;(3)它们生产经营方式的特点。首先,这些近代军事工业是我国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的产物,洋务运动是当时地主阶级对外不能抵抗帝国主义对內  相似文献   

5.
吉林机器局创办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初期。在中国近代史上,吉林机器局是洋务运动中官办军火工业中的一个中型工厂。吉林机器局从建成投产到被沙俄破坏,历时十八年,生产了大量新式军火。作为东北地区第一个使用西方先进技术的近代工业,吉林机器局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鸿章一生有三十多年从事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洋务运动,是这一运动的创始人、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对于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以及近代军队的训练、装备等方面的改革起过积极的作用。下面就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军事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谈四点意见,不当之处,请指正。“资取洋人长技”求自强的倡导者当资本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长期闭关自守的大门之后,“天朝”的神话破  相似文献   

7.
王永进 《兰州学刊》2005,(2):253-255
洋务运动使中国建立起一批军事工业,实行军事装备的机械化生产;翻译西方军事著作,采用西方先进的军事编制与训练方法,加速了军队职能的近代化;开办军事学校,培养了一批近代化的军事人才;洋务运动开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奕讠斤、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倡导的军事改革贯穿历时 30年之久的洋务运动的始终。它以 1864年太平天国革命被镇压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之前规模较小 ,侧重于练兵、利器和购买外洋船炮 ,可谓之尝试阶段或早期阶段 ;其后规模日趋扩大 ,侧重于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创建近代海军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的产生和形成是中国古老的知识界在经过巨大的震裂以后急骤转变的结果.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欧风美雨的冲击,一大批封建文人、学者官僚在洋务运动的浪潮中,挺身冲出封建营垒,接受洋务新式教育或直接投身于近代的工商业、近代的政治、军事和科技文化事业中,由此产生了新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中有洋务派官僚、洋务派知识分子、洋务学堂培养的生员和早期的维新思想家等各类人物.本文旨在通过对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产生及其社会环境和条件的研究,阐述近代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在形成过程中的历史特征和地位,力求揭示近代历史转折关头新式知识分子群产生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位居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福建即占二口(福州和厦门)。福建也是中国早期工业化运动──洋务运动的发祥地之一,规模宏大的福州船政局是中国第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企业。照理说,基此优越条件的福建应独占鳌头,领中国近代化之先。但是,福建近代工业化进程却步履瞒册,近代化水平不仅无法与沿海的津、沪相比,即使与起步迟晚深处堂奥的湖北、隔海相望的台湾相较也瞠乎其后。福建近代化起步早而发展速度慢、难以蔚然推展的原因何在?本文将结合福建洋务运动曲折的历程提出我们的…  相似文献   

11.
<正> 由山东大学、石油大学、山东社科院、山东省社联、《历史研究》编辑部、《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东营市胜利油田管理局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五届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于10月23日至27日在山东省东营市举行.来自全国22省市的129名代表和14名列席代表出席了讨论会,为会议提供论文97篇,并以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为中心议题,就洋务运动与社会环境、洋务运动与洋务人物、洋务运动与近代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从多角度探讨了中国近代化的内涵、分期、途径、特点,较全面地评  相似文献   

12.
洋务运动和广西抗法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的"自强运动",它在广西抗法战争中也有所表现,主要是提高将帅的近代军事水平和用洋枪洋炮装备广西边军,增强其抗御外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洋务运动给近代中国提供了哪些新的东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关系到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关系到旧的阶级分化和新的阶级出现,而且对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对后来的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怎样看待洋务运动呢?洋务运动究竟是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因而是进步运动,还是逆潮流而动,阻碍中国历史的发展,因而是反动运动呢?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呢?浓照马列主义的标准:“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那么,洋务运动是否为近代中国提供了新的东西呢?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答案是肯定的。下面就其主要方面作些论析。  相似文献   

14.
论洋务企业的经营思想与管理体制凌耀伦清政府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创办了40余个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创了中国近代化之先河,其积极意义是不可抹煞的。但是,从洋务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经济效益(包括社会效益)进行考察,洋务企业又是不成功的,或者说是失败的。笔...  相似文献   

15.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他毕生致力于洋务事业,积极从西方引进先进的军事装备、生产机器和科学技术.主观上李鸿章只是想引进西方的某些物质文明,增强满清王朝的国家实力,实现自强.但客观上李鸿章毕竟创办了一系列新式近代企业,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些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他毕生致力于洋务事业,积极从西方引进先进的军事装备、生产机器和科学技术。主观上李鸿章只是想引进西方的某些物质文明,增强满清王朝的国家实力,实现自强。但客观上李鸿章毕竟创办了一系列新式近代企业,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些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鸿章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我国晚清洋务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中共”“自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兴办军事工业,筹办近代海军。李鸿章参与了近代海军建设的全过程,是晚清建设近代海军的实际组织者。关于在这方面的功过是非,许多论者、包括台湾以及国外的一些学者,已经发表了很有见地的论述。本文着重从他在海军装备建设方面的一些情况说点看法。一、李鸿章积极组织领导了晚清的制器,但始终不主张清廷自己制造轮船。1862年6月,李鸿章奉湘军首领曾国藩的命令,率军6500人乘英国轮船到上海,与洋人联合围剿太…  相似文献   

18.
冷东 《学术研究》2012,(8):101-106
1840年,英国侵略军向中国发动了震惊世界的鸦片战争,中华民族开始了100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在鸦片战争期间,基于"英夷船坚炮利"、"器不如人"的感受,清朝开始了战船的建设活动。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鸦片战争期间清朝战船建设未能在战场上发挥制敌的效用,但成为近代中国引进西方军事技术的初次尝试,对清朝水师走向近代化有积极的作用,为鸦片战后"师夷长技"的主张提供了思想营养和社会实践的基础,对洋务运动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启迪和借鉴的作用,促进了中国近代军事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工业,构成了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主体。如果没有洋务派的积极倡导和经营,古老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产生可能还要推迟许多年。关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一、从总体上说,洋务运动并不是“中外勾结”,“华洋会剿”的产物;二、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工业并不是适应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需要,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或限制了它们在华势力的扩张;三、洋务派虽然雇用了一批洋员担任技术方面的工作,但不能过分夸大这些洋员在洋务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不应局限于官督商办企业,而应结合历史实际,考虑类似江南制造局等官办军事工业对后世中国企业发展的影响。官办企业和官督商办企业虽不完全符合近代企业的运作特点,但相比于西方各国,晚清中国的企业承担了更多的国家责任。江南制造总局的企业社会责任可归结为:为政府生产合格的军工产品,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培养技术人才,为近代科技储备基本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