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延安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求真务实的产物。求真务实是延安作风的鲜明特征和核心内容。它主要体现在:求延安时期基本国情之真,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之实;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之真,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实;求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实;求抗日战争发展规律之真,务赶走日本侵略为第一要务之实;求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规律之真,务搞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之实。弘扬延安作风形成过程中体现出的求真务实精神,至今仍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延安整风运动与党的作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1年至1945年的延安整风运动 ,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次整风运动 ,有力地整顿了党内的三股“歪风” ,培育并形成了一整套党的优良作风 ,创造和积累了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宝贵经验。延安整风的实践表明 :开展大规模的学习运动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锐利武器 ;密切联系群众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 ;从高层领导抓起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延安时期,由于革命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作风建设。在作风建设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制度建设,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培养和形成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为我们今天进行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4.
戴者春 《中华魂》2008,(2):33-34
新近推出的《理论热点面对面·2007》中提到一件事:1940年秋的一个上午,延安马列学院专门派出4位干部前往杨家岭,迎接毛泽东前去作报告。对此,毛泽东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批评,他说:"不要接接送送。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作风——延安作风。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中央苏区非常重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廉洁奉公为核心加强思想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建设廉洁政府;二是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思想原则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学风建设,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崭新学风:三是以密切联系群众为根本方法加强工作作风特别是领导作风建设,从而“唤起民众千百万,同心干”;四是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动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铸就了共产党人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政治本色和“实事求是、团结奋进”的宝贵品格。这些思想对于当时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也为延安时期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提出“三大作风”的科学论断提供了思想渊源,为党始终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获得广大人民的拥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作风的好坏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健全和改进党的作风常态化,应该把作风建设纳入制度化的轨道,通过健全和完善制度为作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这是党的作风建设着眼于根本和长远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7.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 ,直接关系无产阶级政党的形象、战斗力与生死存亡。党的作风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与时俱进、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执政磐石。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应有战略视野、强根固本、坚持不懈 ,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8.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新世纪新阶段,认真总结党的作风建设的宝贵经验,对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和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作风建设中 ,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存在的原因、表现形式、主要危害进行剖析 ,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树立党的良好形象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延安的精神内涵由身居延安的中国共产党员、到访延安的国统区记者与奔赴延安采访的外国记者三者共同建构。美国记者访问延安、亲历延安、记录延安、传承延安的延安书写是本文的考察对象。美国记者的延安书写从日常生活、精神内涵与文化价值入手,建构中国共产党与延安的国际形象。通过美国记者对延安精神的介绍与宣传,延安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以延安风貌为内核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进而影响了世界。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载入史册,团结是七大的一个显著特征。七大之前的延安整风运动为召开党的七大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七大以团结作为最显著特征的党的代表大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二是七大提出的联合政府主张;三是表现在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的选举过程中。而这三层含义,直指全国人民的团结和全党同志的团结。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确立根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确立不是偶然的 ,其中 ,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延安整风运动的成功开展及共产国际的正效应 ,这些历史际遇、思想基础与外部条件对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稳固及正式确立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活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她始终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高举"民族"和"民主"两面大旗,表达了中华民族时代的呼声;她厉行民主政治,造就了民主政治的典范;她坚持反腐倡廉,把边区建成了廉洁政府;她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精兵简政,切实减轻人民负担。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个"我们党和毛泽东思想根本的东西"上,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4.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是新世纪党的建设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与时俱进 ,努力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为人民谋幸福视为奋斗目标,矢志不渝地为之进行探索和实践。为人民谋居住幸福内含于为人民谋幸福之中,鲜明地体现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满足贫苦农民的居住需要,采取一系列旨在解决其“无居”“贫居”“苦居”等状况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中,其中内含的居住需要伦理、居住空间伦理、居住关怀伦理、居住人际伦理和居住价值伦理,凝结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善政、仁政和德政等重要伦理品质。这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体现,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居住幸福的伦理精神与智慧。  相似文献   

16.
"迪克西使团"访问延安是由多方面原因促成的,国民政府和中共对"迪克西使团"来访的反应也存在明显差异."迪克西使团"援助中共的合理建议虽然未被美国决策者采纳,但"迪克西使团"访问延安本身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中共而言,它架起了中共与美国政府联系的桥梁,积累了初步的外交经验;对国民政府来说,它成为制约国民党当局在抗战结束前不敢发动内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延安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构成。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看,延安文学不仅是一种历史文学现象,而且更具一种文学精神价值。延安文学精神是文学的时代使命担当精神,是文学为人民大众服务精神,是文学追求朴素与崇高相结合的艺术审美创新精神。延安时期异彩纷呈的文学实践(庞大的作家队伍、众多的文学社团、纷繁的文学期刊、丰厚的文学创作实绩)是延安文学精神形成的文学基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是延安文学精神的理论核心。延安文学精神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精神引领,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乡村自治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陕甘宁边区实行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乡村自治的实践提高了人民的自治能力,尽管在实行过程中也客观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但它的施行为基层民主自治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9.
1944年7月美军观察组进驻延安,写下了中共与美国政府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与国民党政府保持正式外交关系的美国政府,跨越中日战线,超越国共关系,与中共发生一种半官方关系,这使中共与美国关系的发展达到高峰。这一历史事件对当时中共与美国的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 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涵义 是相通的。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认 识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