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考虑到我国未来年度的OD分布预测中的路网构成变化、区域经济布局变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等一些具有时变性和特殊性因素,采用在“四阶段法”运量预测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三阶段法”进行高速铁路短期客运量预测。首先采用组合预测模型进行趋势运量预测,然后采用多元LOGIT模型进行方式分担,最后采用弹性系数诱增模型进行诱增运量预测。以京沪高铁为例,采用“三阶段法”预测了2014年和2015年京沪高铁本线及跨线单向客流量。  相似文献   

2.
郑孝胥作为清末政坛、诗坛的重要人物,在他的后半生却走到了历史的反面,这一戏剧性的转折使对他的研究具备多方面的价值。本文着重考证他的诗学中的家学影响因素,这对于全面认识其人格与创作风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清末时期的外交官,民国年间的遗老直至伪满洲国的总理大臣,郑孝胥毕生的从政议政,都与日本存在密切关联。作为清末民初的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郑孝胥的创作于不同历史时期的诗作,同样体现了对日本轻视——联合——依靠——绝望这样的情感与认知的演变历程。这些诗作中蕴含的演变,其根源既是郑孝胥通过诗作对清廷的忠诚的一种传情与表达,亦是对其九一八事变后不顾民族大义,同日本合作之原因的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4.
清末预备立宪公会在上海成立后,通过编辑出版宪政书籍、创办公会机关报、与当时上海较大的新闻媒体和出版机构相呼应、筹办法政讲习所和国会研究所等多种传播手段,积极传播宪政知识,努力进行宪政启蒙,使民众摆脱对专制社会的精神依赖,从而为开展政治运动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动员.  相似文献   

5.
陈三立和郑孝胥是同光派两大代表诗人,对晚清民国诗坛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和对陈三立研究的相对热闹相比,对郑孝胥的研究尚未起步。研究主要探讨郑孝胥诗学思想的渊源及基本观点,即诗歌应该表现伟大的志向、才思妙合元垠和风格上的劲涩。  相似文献   

6.
陈三立和郑孝胥是同光派两大代表诗人,对晚清民国诗坛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和对陈三立研究的相对热闹相比,对郑孝胥的研究尚未起步。研究主要探讨郑孝胥诗学思想的渊源及基本观点,即诗歌应该表现伟大的志向、才思妙合无垠和风格上的劲涩。  相似文献   

7.
在1908年的国会请愿中,国会期成会是极为重要的一极。该会由预备立宪公会等四大立宪团体联合发起成立,以作为各省国会请愿的总机构。其出现,标志着海内外重要的立宪势力自清季预备立宪以来首次实现大规模的合作。尽管最后迫使清廷宣布九年预备立宪,但是他们的政治目标远未实现,同时也付出惨重的代价。通过厘清国会期成会的前因后果,大体可以得出以下认识:作为国会期成会组织者的预备立宪公会等四团体在此次国会请愿中扮演组织领导的角色,可惜由于这些团体容易遭到打击摧残,从而致使整个国会请愿迅速土崩瓦解,为后来的请愿者留下深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郑孝胥是同光体代表诗人。其诗学宗趣较为广泛,宗宋而不废唐,对明代宗唐诗论持批判态度。在创作实践上,于唐宋诸家皆有宗尚,但有所取舍。于唐取韦应物、柳宗元、孟郊,于宋取梅尧臣、王安石、苏轼,形成了自己清苍幽峭的创作风格,并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从其诗学观中我们可以窥见到同光体诗人的诗学宗趣。  相似文献   

9.
蔡京、张瑞图和郑孝胥同属福建书法史上书艺精湛而人品颓丧的悲剧性人物,他们的书法成就不能因其人品卑劣而被忽视,应当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立宪派与清廷之间矛盾演变过程的动态考察 ,认为立宪派对清廷经历了一个支持、失望到背弃的演变过程。由于双方在权力再分配问题上的尖锐矛盾 ,国会请愿前 ,立宪派已决定 ,只有速开国会 ,才能继续与清廷合作。第三次请愿失败 ,按照请愿前的方针 ,立宪派决定与清廷分道扬镳。其后“皇族内阁”的出台 ,只不过加速了清廷的灭亡  相似文献   

11.
在现有文献条件下,难以断言《毛诗》是否传自荀子,但可对比二者之异同:《大序》“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诗学观与荀子相通。《小序》探索诗的创作背景及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荀子借重《诗经》、强化己说不同;不过,《小序》解诗重教化与荀子的诗学精神一脉相通。《毛传》《郑笺》解诗与荀子或通或异。  相似文献   

12.
郑观应是满清末年广东诗人、实业家,其《罗浮待鹤山人诗草》反映了他的改良主义思想,由于并不得志而谈玄论道。在郑观应身上,我们看到了满清皇朝统治下的具有爱国忧民胸怀的知识分子的时代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