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复议是对相对人的一种救济,但是在选择行政复议救济还是诉讼救济中,是自由选择还是复议前置,各个地区和国家不一致。自由选择和复议前置的区别在于行政复议是否行政诉讼的必要程序。我国在复议和诉讼救济中选择的是自由选择为原则,复议前置为例外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王跃平 《决策探索》2010,(12):57-57
法院非诉执行是指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时,行政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民告官",作为行政诉讼的通俗叫法,具体是指行政相对人(包括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不满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其他法律法规授权的主体)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相似文献   

4.
怎样给行政诉讼被告下定义,如何确定适格被告的范围,《行政诉讼法》没有作出明确的概括性规定,学术界对此解释也不十分明确和统一。这严重影响了行政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给理论研究工作也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有必要对行政诉讼被告的定义与适格范围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一、行政诉讼被告的定义什么是行政诉讼的被告?《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作了这样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  相似文献   

5.
《决策》2008,(6)
我国未实行所有行政案件复议前置的制度,大量行政争议未经行政系统内部解决直接到了法院,不但浪费社会成本,有时还可能使部分问题拖延不决,致矛盾激化,对解决行政争议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6.
乔新生 《决策》2006,(5):56
2006年4月初,湖南常宁市荫田镇爷塘村委会主任蒋石林以普通纳税人的身份,将市财政局告上法院,理由是"财政局超预算、超编制购买豪华轿车".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法院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理由是"起诉人蒋石林所诉事项不属于人民法院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不符合起诉条件,故法院不予受理".  相似文献   

7.
乔新生 《决策》2006,(5):56-56
2006年4月初,湖南常宁市荫田镇爷塘村委会主任蒋石林以普通纳税人的身份,将市财政局告上法院,理由是“财政局超预算,超编制购买豪华轿车”。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法院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理由是“起诉人蒋石林所诉事项不属于人民法院的行政诉讼爱案范围,不符合起诉每件,故法院不予受理”。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行政管理法观念,片面追求行政管理的高效率,而忽视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保障。现代行政法将保障人权与追求效率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但从我国的实践来看,仍存有大量不尊重人权和行政权力恣意行使的现象。因此,在行政过程中设定行政相对人的程序对抗权,是至关重要的。 设  相似文献   

9.
行政赔偿作为一种对行政相对人的救济手段,在调整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讨论行政赔偿的缺陷和其"应然"范围,提出国家赔偿范围扩展的建议,以期能够更大范围的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益,更好的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行政法治认为,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是行政法中相互对立,然而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对立的概念却发生了变化,即行政主体和相对人之间不是隶属关系,但也不完全是民法中的平等关系,本文正是基于如何理解这一关系的论调,提出了“行政共同体”的概念,从权利与义务的对应性,平等性等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国家行政管理活动贯穿于我们生活的始终。为调整好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维护行政相对人的法律权益,依法行政便成为了行政管理活动中平衡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关系的天平。坚持依法行政,是国家行政管理法制化的要求,是依法治国的宪法方略在国家行政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在《行政诉讼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下,权利人通过诉讼实现请求权利的有效期限起诉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当事人即丧失诉权,人民法院对超过起诉期限的起诉不子受理。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行政诉讼时效制度。然而,这一制度存在着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3.
在近年的行政诉讼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以“和解”方式处理的行政案件大量存在,在高撤诉率背后隐藏的是行政相对人权益保护的缺失,和解协议是行政机关与相对人非平等对抗、博弈的结果,所以事实上存在的行政诉讼和解制度应加以承认并予以规范。本文从行政和解制度产生的背景和现实基础出发,探讨行政和解制度在我国创设的可能性,提出构建这一制度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4.
卢海林 《决策探索》2013,(20):63-63
一、当前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行政立法着重于实体,事前程序得不到体现.着重强调事后程序和事中程序 例如现如今我国的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行政程序中相对人的义务、权利等重视解决行政前的实体问题:忽视行政执法相应的程序,如对行政的时间、方式方法、步骤等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程序、相对人的程序知情权等,  相似文献   

15.
王跃平 《决策探索》2009,(22):69-69
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等在法定期限内对具体行政行为既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  相似文献   

16.
今年初,我与内蒙古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协议。协议中写明:“如一方违约,而双方协商未果,应向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上诉”。我按时、按质、按量将货送到公司后,公司却没有依约付清20万元货款。无奈,我只好依协议约定向我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责令公司付款,没想到却被告知不予受理,要我到数千里之外的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不是明确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08,(4):22-22
行政诉讼法施行17年来,人民法院受理和审判了一大批行政案件,仅2003年至2007年的5年中,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案件473837件,其中2007年首次突破10万件。但是,目前一些地方司法环境不理想,行政机关的不当干预时有发生,如果县政府成为被告,本县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于法官们来说,这样的案件要"审得硬气"很不易。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近正式公布了《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行政诉讼撤诉若干问题的规定》,将于2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初,我与内蒙古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协议。协议中写明:“如一方违约,而双方协商未果,应向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上诉”。我按时、按质、按量将货送到公司后,公司却没有依约付清20万元货款。无奈,我只好依协议约定向我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责令公司付款,没想到却被告知不予受理,要我到数千里之外的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不是明确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绗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以来,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除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外,还对大量的非诉行政执行案件进行了审杳和执行.随着<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相继颁布并实施,在司法实践中就如何执行"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的规定,出现了几种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