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对元明两个朝代中的蒙古语词语的读音和词义做了系统的注释和考证。这对蒙古语史、汉语与蒙古语关系研究以及元明戏曲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无明两个朝代戏曲中的蒙古语词语的读音和词义做了系统的注释和考证。它对蒙古语史、汉语与蒙古语关系研究以及元明戏曲研究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元明两个朝代中的蒙古语词语的读音和词义做了系统的注释和考证.它对蒙古语史、汉语与蒙古语关系研究以及元明戏曲研究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远离蒙古大草原的河湟地区,很早就居住着蒙古尔(moηGol,土族)人。关于他们的历史渊源在史学界尚未得到统一认识,但在语言学界坚定不移地确认他们操的语言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语言,并且认为与蒙古语之间的差别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大。可以说河湟地区的蒙古语正是以统一蒙古语的地方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下边我们就蒙古尔语作一些必要的分析,看看它同蒙古语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对探讨土族族源或许有某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续考●方龄贵前在拙著《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中,检出元明戏曲中所见的蒙古语114条,依次加以诠释;后复撰为《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拾补》,胪举七事,以补前书所未及。近经寻检,重获元明戏曲中的蒙古语二十三事,因复稍事考定,成《元明戏曲中的蒙...  相似文献   

6.
地名是人类长期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财富。地名的作用在于体现个体地表空间的特定方位概括标志,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客观地记录了自然与社会变化的轨迹。地名作为符号,涵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重意义,历史上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按照人们的意愿和认识,留下了许许多多具有民族性、时代特点和自然特征的地名。如,我国乃至欧亚地区都存在大量蒙古语地名,而且大部分保存着蒙古语特征,意义明确。但是由于时代变迁,民族迁徙等复杂原因,使有些蒙古语地名意义失真,似是而非,更有甚  相似文献   

7.
撒拉语、蒙古语同属一个语系。两个民族在历史上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促进了语言间的相互接触、影响。这种接触和影响的结果,就是在各自的语言中出现了相互借用的词语或有同源关系的词语。这些词语就成为撒拉族与蒙古族的历史关系和文化渗透的佐证。  相似文献   

8.
蒙古语“库伦”的文化释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语“库伦”(圆形 )的文化涵义非常丰富。本文从语言入手 ,结合蒙古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思维逻辑、政治经济、社会环境、自然条件等诸多方面 ,阐述了业已形成的具有蒙古族特点的库伦文化。文章指出 ,蒙古族库伦文化从平面的圆形开始逐渐发展到立体的圆体及球体 ,这是与蒙古族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相适应相协调的 ,从而促进了蒙古族对圆形的合理利用及形态化认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蒙古语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与中世纪蒙古语相当接近。本文就无音a在土族语和《蒙古秘史》语中的对应关系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蒙古语青海方言辞典》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及其编写特点等,进行了概括的分析和介绍,强调了该辞典在研究青海蒙古族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蒙古文字是成吉思汗消灭乃蛮部 ,实现蒙古各部统一后 ,用以拼写蒙古语的畏兀字。在为蒙古族发展服务的历史长河中 ,这种文字也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 ,从而发展成为现代的蒙古文字。它演变、发展历史的 ,是蒙古族发展历史的反映和蒙古民族精神的历史体现  相似文献   

12.
西海“流虏”是指经常往来于蒙古草原与青海湖地区的蒙古部众,他们为护持藏传佛教而频繁来往于蒙古与青海甚至是西藏之间。他们的行为在客观上密切了蒙古与青海西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格鲁派在蒙古迅速普及并在西藏占据了优势地位。从长远来看,流虏”对蒙藏关系的沟通为清朝进一步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蒙古语的使用情况及变化,阐明了蒙古语在二十一世纪不会消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河南省蒙古族的来源、历史、语言、风俗习惯和心理状态。在确定其生存现状与当地汉族没有本质差别的前提下,根据问卷、访谈的结果,密切联系中国的特殊国情,着力探讨这些法定的河南省蒙古族的民族认同心理,寻找他们的存在与意识不相协调的原因。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对其身份的看法,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语言接触影响是一个历时的、自然的动态过程,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本文以青海汉话和青海蒙古语的关系为例,认为所谓"源语"和"受语"关系是可变的,语言接触影响的概念涵盖了方言与方言之间、方言与语言之间、语言与语言之间的相互辐射、相互交织的一种复杂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6.
格斯尔是藏族和蒙古族史诗<格(萨)斯尔>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随着<格斯尔>在蒙古族地区的广泛流传,格斯尔形象在蒙古人心中也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他们崇拜的人物.蒙古人对格斯尔英雄的信仰崇拜,集中体现在风物传说、寺庙、敖包、祭祀、那达慕、家教等诸方面.这些崇拜既熔铸了蒙古人的审美情趣,又蕴藏着蒙古人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日伪时期建立的蒙古文化馆与蒙古文化研究所为蒙古文化的研究和促进所作的工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肯定,并对文化馆及研究所的结构、馆藏、设备、出版物及职员简历,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