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5年10月的洛迦诺会议常被世人冠以“和平会议”而载入欧洲国际关系史册,然而,它的发韧恰恰来自20年代颇为棘手的法国安全问题。围绕该问题,法国、英国和德国展开了激烈的外交角逐。法国企图制止德国的潜在复兴,确保对德优势,为此坚持强硬的安全立场;英国既想满足法国的安全要求,又想把德国拉入未来的“欧洲协调”;德国意欲摧毁凡尔赛条约,为了摆脱外交上为孤立局面,采取了务实而灵活的外交策略。德国的安全建议为英国寻求在德法之间充当仲裁提供了必要的途径。在英国的干预下,法国的安全问题以一种新的方式解决终于呈现出希望。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推行了绥靖政策。这是一种失败的政策。英国认为德国的扩张是有限度的,是可以满足的,其结果是刺激了德国侵略的欲望。英国认为和平是可以维持的,否认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安抚德国,最后却仓促地卷入了战争。英国多方面压制法国,破坏了法国的同盟体系,削弱了法国的力量。在与苏联谈判过程中,英国缺乏对谈判的准备和与苏联联合的诚意,对苏联的作战能力持怀疑态度。同时,英国担心苏联趁机扩张,导致谈判失败。探讨"二战"爆发的原因,吸取绥靖政策的教训,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自15世纪以来,每一大国的崛起都带来了国际法的新发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大国崛起催生了的威斯特伐利亚法律秩序;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崛起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法律体系;俄罗斯(前苏联)、美国的崛起造就了雅尔塔法律体制.冷战结束后,多极共处的国际现实促进了以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为主的国际法律机制的完善,中国的和平崛起既要适应又要改造这一国际法环境.  相似文献   

4.
一战的爆发使维也纳体系建立以来欧洲百年权力平衡被打破,战后欧洲新的力量对比失衡与秩序的不稳定性造成各国之间缺乏必要的互信机制,以维持和平目的而建立的凡尔赛体系因其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陷,建立伊始就极不稳定。《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近乎掠夺性的惩罚促使一战后的德国在内外困境中寻求生存空间,国际与国内局势的变化促使纳粹党于20世纪30年代一跃成为德国第一大政党并进而掌权,从而使德国再次崛起,成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法国高等教育的特色进行了分析,认为法国高等教育的基本体系与英国相近,但法国高等教育与英国、德国相比较特色突出,表现为严格的入学筛选,高质量、全方位的在校生教育,优良的师资和一流的教学、科研条件,同时指出自治、参与是法国大学的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1923年鲁尔危机发生时,英国对法政策经历了由妥协到遏制的转变,并揭示出这种转变的政治和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是英国出于维护欧洲均势的需要,不希望法国压垮德国,在鲁尔危机后期,德国在法国的压迫下近于崩溃,这种情况迫使英国改变了对法国的妥协政策,转而进行遏制;经济原因是法国控制鲁尔逐渐损害了英国煤炭工业利益,不利于英国工业发展和国内经济的恢复,这也促成英国对法政策转变。   相似文献   

7.
介绍与评价了英国、瑞典、德国、法国等西欧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指出了其中的矛盾与危机 ,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思路 ,以期对正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我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名画被盗     
大盗菲米将英国美术馆珍藏的世界名画全部盗走,计划装在朴次茅斯港启程的客货轮“凡尔赛号”上运往法国,当然,由于是赃物,还必须瞒过海关再悄悄偷运出去。当著名侦探山姆知道了菲米的这一计划后,立即赶赴朴次茅斯港。“凡尔赛号”上堆满了货物,眼看就要启航了,山姆同海关人员一同上船,对船上所有货物进行检查。虽然查遍了船内的上上下下,可是连世界名画的影子也没见到。“菲米!你把东西藏在什么地方了?还是老老实实地说出来吧。想把名画用这条船运到法国,这事我已经知道了。”山姆追问道。“山姆,你真是个疑神疑鬼的人啊。这条船上哪有什么…  相似文献   

9.
德国,这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爬上了欧洲第一号强国的宝座。第一次世界大战把它从顶峰上掀落下来,1919年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条约》紧紧地束缚住了德国的手脚。当时,一些为协约国胜利所迷惑的外交史家,认为从此天下太平,可以高枕无忧了。但历史的发展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德国战败后仅用十年就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恢复了它的欧洲强国地位。德国军国主义为什么如此迅速地复活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想从德国二十年代的外交目标和策略的角度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1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败的德国在欧洲政治舞台上,运用纵横捭阖的外交手腕,同战胜国明争暗斗,策略巧妙、灵活、多变,分阶段地实现了它预定的外交目标。按照《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的所有殖民地全部让给战胜国;德国原有领土减少八分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代替了凡尔赛体系,欧洲安全局势发生巨大变化.虽然美苏等国占领和分裂德国消除了长期以来德国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安全威胁,但是,争夺德国的矛盾使美苏等国走向了危险的军事集团对峙,而两大阵营的全面冷战又使得德国问题的解决更加困难.通过将两德分别拉入各自阵营,美苏完成了对欧洲势力范围的划分,新的力量均势的建立有利于欧洲安全局势的稳定,但成为欧洲安全平衡中心却使德国的分裂长期化.  相似文献   

11.
列宁在《我们的纲领》一文中指出:“我们认为,对于俄国社会主义者来说,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不同于俄国。”  相似文献   

12.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共同设计了战后解决诸问题的方案——《凡尔赛和约》。《和约》根据战胜国列强的意志,强行重新划定欧洲、西亚、非洲的政治地图,其中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使法国免受德国的威胁。在一战后的年代里,法国人从一开始就深信,德国继续对法国的安全构成威胁。在其后的20多年中,法国尽可能维持《和约》,保持现状,以免受德军铁蹄的践踏,并采取了一系列维护自身安全的战略措施。虽几经努力,终归失败,走向绥靖,导致二战爆发。(一)二十年代的安全战略普法战争和一战,给法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他们惧怕战争,渴望和平。布罗根指出:“法国是战胜国,但是在许多方面具有战败国的心理。”  相似文献   

13.
德国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这是斯大林同志在《列宁主义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这个问题以往在我国虽然也有不同的看法,但从未在报刊上展开过讨论。近年来,相继有人发表文章,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德国的经济和政治都很落后,不可能单独产生马克思主义。他们说,马克思的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观察和研究了当时欧洲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总结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工人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的经验,才创立起来的革命理论,并非单独来源于德国。他们援引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并不是专属德国的产物,而同样是国际的产物”为论据,否认德国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  相似文献   

14.
处方药的价格对世界各国的医疗体系都至关重要,笔者研究了9个国家公共医疗体系对处方药定价和报销政策的规定,包括欧盟四个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还有澳大利亚、巴西、印度、日本和韩国,总结出这些国家对处方药定价和报销政策规定中普遍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战以后,德国对凡尔赛条约极为不满,强烈要求改变现存在欧洲秩序,为了确立德国对欧洲的统治,德国不断地走向战争。二战爆发后,德国的电台和报刊马上就开始不停地讨论改组欧洲的计划。关于如何实现新秩序的第一篇声明,是由德国经济部长瓦尔特·斗克于1940年7月25日向国内外记者讲话时发表的。但斗克声明的要点大部分是关于经济方面的。关  相似文献   

16.
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天才地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同法国一般革命学说相连的法国社会主义”,“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马克思将这个理论纲领放在各国革命斗争中经受实践的检验,并在仔细考察斗争的现状中,不断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他对俄国  相似文献   

17.
论发达国家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国家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 ,完善了职业教育体系 ,构建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以及初、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立交桥。发达国家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主要模式包括德国——法国的双重学历达标补习模式、英国——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体化衔接模式、美国——俄罗斯中、高职一体化教学体系衔接模式  相似文献   

18.
希特勒是凭借纳粹党这一反动政治组织登上德国总理宝座的。在纳粹党崛起,夺取德国政权和建立法西斯专政的过程中,德国反动政治力量对希特勒纳粹党的支持起着重要作用。在这些反动政治力量中,除了垄断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之外,还有德国国防军。 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之后,魏玛共和国政府接受了凡尔赛和约。按照凡尔赛秘约的规定,德国只保留10万人专门为维护国内秩序、负责边界巡逻的军队。根据这一规定,德国重新组建了一支国防军。这支军队从一开始就秘密谋求德国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军事目  相似文献   

19.
既然中国学习西方是摆脱不掉的命运,那就干脆学得彻底些。 晚清到民国,马克思进人中国前,除了小说、艺术、科学的名典,哲学上我们还只是单个人单个人地学,德国的尼采、法国的卢梭、英国的罗素、美国的杜威。直到马克思进人中国把“德国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一同带入,还把马克思主义的另两个来源“英国的工业革命及其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等作为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文艺复兴后的“新古典主义”,即“启蒙运动”思潮成体系地带了进来。  相似文献   

20.
长时间以来,国内各种版本的《同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科书总是把英国的宪章运动、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的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合称为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认为它们是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主要标志,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等等。笔者认为,把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作为无产阶级独立政治运动开始的标志还有待商榷。 在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发生的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德国的社会发展要比英国和法国落后得多。当时英法两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早已被资产阶级革命所摧毁,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在法国也进入了它的最后阶段。两国都已经成为雄踞欧洲的资本主义强国。而德国却没有经历上述的社会改造过程,它当时被封建专制制度分裂成为三十八个帮国,容克地主是各帮国的统治者。封建专制制度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德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德国正面临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主要是在拿破仑统治时期发展起来的,直到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才开始进入工业革命时期,但此时它仍然是个农业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手工工场和小手工业在工业中占主导地位。德国工业的发展水平明显地落后于法同,更远远地落后于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