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前对恭维语的研究一般都是针对口头语进行的.对书面恭维语所做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而从古代汉语语料出发来研究古人运用恭维语的问题则更为鲜见。基于这样的目的,可以从语用角度探讨古汉语中恭维语的功能、内容和表达方式问题。和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中恭维语的运用最明显的差异是汉语尤其是古代汉语中隐性恭维语的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2.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实现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以及目的语交际文化环境中为接受者所理解的翻译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特别是在以翻译活动作为主要手段的文化传承过程中,应对语码转换尤其是异类文化中的语码转换时,采取非传统意义的翻译变形补偿方法是解决文化缺省,弥补语义真空这一无形现象的有效手段,可最大程度地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期待域。  相似文献   

4.
外语教学不仅是建构学生目的语语言体系和培养他们的言语技能,而根本上是实施文化教育。但文化教学不能理解为单纯目的语文化的导入,结合母语文化的教育更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更能提高外语语言学习的成效。本文讨论了外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兼容并蓄的一般原理及实施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使用与语用失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称呼语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否正确使用称呼语直接关系到日常交往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得当地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在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正确使用尤其显得重要。本文从交谈双方的社会关系分析了影响称呼语选择的主要因素,指出权势关系或同等关系是各种语言中决定称呼语选择的普遍因素;对比了英汉两种语言称呼语体系的异同;分析了亚文化和跨文化交际情况下由于称呼语误用而导致的语用失误现象。指出在外语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注意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称呼语体系的差异,培养社会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基本组成部分,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内涵。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转换。目的语中缺少源语的文化现象,目的语与源语在词汇内涵中的差异都会导致文化误读。在大多数情况下,误读不利于跨文化交际,但在某些情况下,可增加目标语文化的艺术表现力。要想尽可能避免文化误读,译者需要精通本国文化和异域文化。  相似文献   

7.
归化(domesticating)和异化(foreignizing)是每个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翻译时都会面临的问题。因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复述另一种语言传达的内容,而语言历来被视作文化的一面镜子,所以,不同文化中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在语言上,会造成异质因素(foreignness)。即用源语表达的某个概念或意向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等的概念,因此译者此时面临着两个选择:“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犤1犦,这便是异化;或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总是会受到目的语文化语境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这种交际过程中,原文文体风格,尤其是文学文本的文体风格的变形是常见现象。目的语文化的文学传统是翻译中原文文体风格发生扭曲变形的重要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对20年来我国外语教育中文化教学内容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文化教学内容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中的习俗和礼仪、价值观念、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以及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结合。其研究趋势也已从单一的强调目的语文化学习向强调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结合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外语教学也离不开文化教学。但是,偏向性文化输入可能产生文化身份和第三文化现象等心理文化冲突,或产生文化定势。文化身份是学习者从目标语文化审视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并对目标语文化所产生的归属和认同。当学习者拒绝完全接受目标语文化,同时又不愿意疏远母语文化,就可能产生“第三文化”或文化边缘化现象。文化定势忽视了目标语的群体文化的内部差异,以普遍性掩盖了差异性。因而,外语教学需要加强文化输入层次的多样化和目标语文化与母语的对比分析,在合适的情况下使用目标语表达母语文化,在目标语和母语中建立和谐的文化认同关系。  相似文献   

11.
儿童文学的翻译首先是针对儿童的,译者面临着既保持儿童童趣又要把它传递给另一文化的儿童读者的挑战。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不可避免地包含有文化因素,译者应从文化翻译观的视角来鉴赏和体会原作,与原作"文化对话",充分认识到两种文化的差异,寻求最佳翻译策略,以求最大限度地向目标语儿童传递源语文化。  相似文献   

12.
典籍英译译者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进行文体选择的过程。译者基于自身的背景知识.采用相应的翻译把自己的信息意图通过文体选择传达给译语读者。译者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并不重.重的是译语读者基于译者的文体选择进行逆证推理所获得的关于译者信息意图的一系列设想与原语读者基于原作者的文体选择进行逆证推理所获得的关于原作者信息意图的一系列设想是否一致。如果译者不仅保留了原作者的信息意图,而且其文体选择给译语读者的推理距离与原作者文体选择给原语读者的推理距离基本一致.其译文即可被认为是忠实于原交际行为的翻译。  相似文献   

13.
试论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的“求同存异”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文化差异,翻译要做到绝对等值是不可能的。但译者应竭力处理好文化差异问题,使译文最大可能地接近原文。对文化差异的处理只能采取“求同存异”、而不能采取“舍异求同”的原则。我们翻译时,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的基础上,在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前提下,可以尽量“存异”。“存异”既有助于读者扩大文化视野,获得知识和启迪,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比较两国文化,增加对译语国文化的理解,促进文化交流,还能丰富译语国语言。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际翻译必然是介绍和传播源语所体现的文化,即文化翻译。翻译的目的在于实现源文与译文的文化等值。翻译不仅需要翻译技巧,而且需要有很强的文化意识和敏感性。文章对文化翻译提出了四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译者应该选择最恰当的翻译策略,以促进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意象作为中国典籍作品中一项重要的文化元素,广泛存在于古诗词中,而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却给典籍翻译带来不少的障碍。在对《楚辞》中的41对方位文化意象进行考察时发现,译者在处理方位文化意象时,在灵活使用多种翻译策略的同时,更倾向于使用同化策略以避免文化意象的亏损和缺失。通过对汉语和英语中方位文化意象的对比分析发现,汉语文化圈和英语文化圈对方位文化意象的共同理解,是使用同化策略并最大程度避免方位文化意象在译语中亏损和缺失现象的基础。笔者建议:不同文化圈对方位文化意象没有共同认知的情况下,译者使用"异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要尽可能避免使用淡化策略以避免方位文化意象的空缺和迷失。  相似文献   

16.
汉学家的《中庸》译本或享有以经解经的美名,或因用中国哲学话语翻译而著称,都获得了尊重儒学文本的称赞,但细审之下却发现它们在形而上学层面都有背离儒学义理的情形。反观辜鸿铭的翻译,表面上看似偏离了儒学概念内涵,或因直接引用西方思想家的章句而饱受扭曲中国文化之讥,但在儒学义理上却保持了与原文本的一致。这种差异解读可归因于各自的文化认同及其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的共同作用。此外,辜氏用西方话语翻译儒经意在诉诸目标语接受者的文化经验,使儒学义理与目标语接受者产生文化共鸣。这是辜氏对译本目标语文化接受的历史文化关系制约深入思考的结果,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翻译中的关联文化补偿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跨文化的语际转换,译者的任务是寻找到原文与译文在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上的最佳关联.文化缺省是任何跨文化翻译必须面对的问题,原语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传承交互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信息意图或交际意图的文化亏损.从关联理论视角出发,依据翻译中文化缺省时再传递的可行性特性以及根据关联原则采取的具体补偿策略,可有效解决翻译中文化缺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意象是文化记录的语言符号,具有丰富的寓意,是各民族文化的历史沉淀和结晶。当今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文化意象的翻译和传递成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彰式。译者在文化意象的移植过程中,应以文化翻译观为指导,以异化策略为主,必要时适度变通,从而将汉文化意蕴深长的文化意象元素展现给译语的读者,将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  相似文献   

19.
文化意象的有意误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将中国文化介绍给英语读者 ,必须探讨文化意象的中译英问题。文化意象从一个载体转到另一个载体 ,难点在于译者既要准确表达原文的词义 ,又要使读者了解中国文化背景和理解隐含之意。如何克服翻译中的各种障碍与困难 ,看待有意误译的代价与价值 ,是文化研究中 ,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文化常识在翻译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虽然译者不能仅凭词典中的释义来确定具体一篇文章中某词的准切意义 ,但是它对译者理解原文仍然有参考的作用。在作翻译工作时 ,不仅要深刻 ,准确理解原文含义 ,还要摆脱原文的束缚 ,然后尽可能在译入语中找到对等词来表达。本文通过对Government一词在不同语境中表达不同所指意义的分析 ,说明了翻译工作的成败 ,不仅依赖于英文功底深厚 ,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译者对英语国家及译入语国家文化常识的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