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中国古代图书编目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孔子判"六经"到刘歆撰<七略>以至两晋以降的"四部"分类,中国古代图书编目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在为既有藏书的管理、使用提供一种必要的秩序时,也为可能的新书籍的编撰作着价值导向.这种价值导向更看重人的精神内向度的德性修养,却不鼓励人们经心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改造与变革.二十世纪初叶以来的图书编目的变革,实际上是中国在西学东渐背景下的文化变革的一部分.图书编目既然从来就有着相应的文化内涵,那么图书编目的再度变革便理应伴随相当深度的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提供了图书在版编目。图书在版编目(Cataloginginpublication)简称CIP,是已被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编目方式。它是在图书编辑出版过程中,由集中编目中心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图书标本进行编目,然后将编目资料提供给出版社,印刷在图书书名页背面或版权页上,这便是“在版编目”名称的由来。①②实行图书在版编目,就使得图书本身和它的编目资料能同时被发行单位、图书馆和读者所利用,从而更有利于编目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最大限度地实现书目资源共享,减少全社会在制作书目数据上的投资,为图书馆自动…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文化悠久的国家,图书的出现较早,图书事业已具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前人遗留的资料也很丰富。对这样历史悠久、遗产丰富的科学领域进行整理研究、系统论述是完全必要的.因此,编写一部《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将是历史学和图书馆学研究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但是,在编写这样一部专著前,必须明确这门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以及如何划分它在二千多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的阶段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两方面问题作一初步论述,提出浅见,希望得到批评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李元 《北方论丛》2003,(6):36-40
经学产生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它不过是维护绝对权力的思想工具。由于它从此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囿于一个狭小的思想天地之中,这就使中国知识分子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蜕变,即使知识分子放弃了追求真理的天职,而成为几千年来专制政治的忠顺奴仆,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中国化的发展进程。通过对西汉时代经学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关系论述,应能正确把握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这一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5.
一部开拓民族文化研究新领域的学术专著———评《广西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郭一一部由著名的中国古代史和宗法文化研究专家钱宗范教授和他的弟子们合作研究完成的学术专著《广西各民族宗法制度研究》,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九五”重点图书出版了。这是广西和桂林社...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先人留给华夏子孙的一份丰厚遗产、为继承这份遗产,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曾对其结构进行过多侧面剖析,这对于把握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寻找它与现代文化建设的结合点,都是有益的。但是,就目前的研究来说,都还难以给人们一个具体、清晰和实在的结构模式,而且,尚有许多问题很难从现有的结构分析中得到合理说明,因此,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结构仍然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试从时空交错的角度对中国占代文化结构作一鸟瞰,以期抛砖引玉之效。一、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因结构中国古代文…  相似文献   

7.
以政治文化为基点进行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政治文化意涵可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从君主政治的权力合法性起源说看,"圣王作宫室"是君权合法性的理论依据之一,这就使得建筑与君主政治形成了紧密的联系,致使中国传统君主政治的权力合法性具有传统型与卡里斯马型的复合型特点。其二,宫殿和民居建筑中蕴含着君权权威认同的政治文化意涵。其三,通过对坛庙、明堂等古代建筑的分析,可见其中涵容着对于天人合一及政治秩序建构的融合与会通。从古代建筑这一物质文化的层面考察政治文化,为这一研究论域开拓了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清代前期的图书事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前期上承明朝,下启近代,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它随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而带来了文化的兴盛。清代前期文化事业是中国封建文化中别具特色而有待于评述的。图书事业无疑地将是这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清代前期图书事业所包含的刊印、流通、典藏、整理与编纂诸环节考察,充分证实它所应占有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过去对这一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应有的研究与评估,致使这一领域较少为人涉及。因而,研究清代前期的图书事业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将对清代文化史,甚至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研究与总结都是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群书目录》,又称《群书四录》、《群书四部录》,是中国图书目录学中一部极为重要的著作,也是盛唐文化的一大成就。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部著作在它成书之日,却被统治者淡化了,未获得本应获得的褒奖。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久悬不决的公案。对此,笔者不揣浅陋,试从当时挟杂着政治的文化背景中找出一些原由,以求教于识家。一、《群书目录》成书背景及遭遇历代稍具文化的统治者,都重视图书典籍的整理。自汉以降,成了一种文化传统。进入唐代以后,图书典籍整理几乎每朝都有不同规模的进行,至唐玄宗的开元年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  相似文献   

10.
研究文化必须深入到生存论层面,正是整个种族或民族的生存发展需要决定文化的性质、样态和走向.中国古代文化正是中华民族历经千百年磨难共同选择的结果.治水的需要和抵御游牧民族的需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必须走向大一统的恒定因素,大一统的政治要求和以民为本的农业经济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特征、政治特征和文化特征.民族或种族是文化的真正主体,而任何文化本质上起源于这一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这一民族在各种纷繁复杂生存环境中选择的结果,它制约着每一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为每一代人的努力而改变.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林语堂恐怕是对中国古代艺术最痴迷、也是评价最高的一位.他认为,中国艺术在世界之林可谓登峰造极、独一无二,是一种伟大的创造,它的和谐安详、曲线之美和游戏精神最富魅力.林语堂还从中国古代艺术中提出"生活的艺术"思想,并建起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以对抗现代社会和文化对人的异化.当然,由于各种原因,林语堂对中国古代艺术的理解还有片面化和表面化之憾.  相似文献   

12.
李滨 《云梦学刊》2003,24(5):127-128
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些学者开始以西方接受美学为理论参照。对中国古代文论中有关读者接受的思想资料进行审视和研究。如今,中国古代接受诗学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一批可喜的成果,同时也向我们展示出广阔的学术前景。邓新华的《中国古代接受诗学》(武汉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诗学》)就是该研究领域内一部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文学研究领域内兴起的,它主要研究读者文学接受活动的一系列特点和规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接受美学就是西方的专利,事实上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有关文学接受的思想资料就相当丰…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视角看中国古代史学许凌云一、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藏史学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它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部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史学是一个古老而又发达的学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优良传统和民族特色。这是中国...  相似文献   

14.
宗教剧是以宗教故事、宗教人物、宗教背景为主要内容,以宣传宗教教义和宗教精神为最终目的的戏剧。但中国古代的宗教剧在展示宗教精神的同时,大量存在着对宗教精神的悖逆。本文从"人间性"、"娱乐性"、"多神性"等三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中国古代宗教剧悖逆宗教精神的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15.
佛经抄写是唐代一项重要的出版活动,本文以武周时期抄写<妙法莲华经>为例,考略唐代写本出版的概貌.唐代佛经出版从机构、人员、复制、校勘、装帧、流通等各环节都对后世的出版积累了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唐代是中国古代手抄图书发展的最高峰,又是雕版印刷的肇始,而唐代佛经抄写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有力地推动了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对于古代出版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高文 《学术界》2007,(5):211-215
道家代表的中国古代隐逸文化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整个流变过程中,和谐乃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它蕴涵着天和、人和、政和、境和等多层文化要义.天和是融于宇宙的至情;人和是修治本性的本情流露;政和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点;境和则是虽自人为却无人为的自然天成.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思想方法的研究,研究者众且研究角度丰富。但综观而言,仍难言已打开了对概念、命题讨论的关系网。史宁中先生近年围绕着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方法,做出了独具匠心的、开创性的研究。按照史先生的对中国古代文化思想逻辑的挖掘思路对《老子》、《庄子》、《墨经》等中国古代经典典籍进行研读,以道、形、器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基本术语展开继续研究,或许是一次不错的尝试。本组文章努力尝试发现并进一步确证: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思辨性和大一统性的思想特征。将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逻辑与西方哲学的思想逻辑相互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逻辑在发生时间上早于西方、在深刻性上高于西方、在理论形态上以辩证逻辑区别于西方哲学的形式逻辑。这种研究对于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文化的思辨规律、思想特质、理论形态和发展脉络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当代中国人发扬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精髓,开创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具有引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先霈的《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心理思想》(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以下简称"王著")是一部全面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中国艺术心理思想的著作.说王著全面、系统,是因为其涉及到了中国古代的主要历史时期及中国古代所有重要的艺术心理思想;说王著深入,是因为其是将中国艺术心理思想放置于中国文化(乃至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心理这样广阔的宏观背景上来展开研究的,在研究方法上是以现代心理学理论作参照和导引的,是与古代及现代的艺术活动实际有机结合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酷刑不仅名目繁多、花样翻新,而且在残酷程度上令人毛骨悚然,触目惊心。笔者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的酷刑作了细致的分类,并作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林颖 《南方论刊》2008,(12):90-90,87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其传统礼仪文化在古代就已初步形成,如:交际礼仪意识、古代交际礼仪规则、古代交际礼仪培养等这些都对中国礼仪形成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