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南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依托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承担了铁道工程专业课群组系列课程(系土木工程、交通土建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教育的重要课程),包括选线设计、铁路轨道、路基工程、铁道工程、线路工程概论等必修和限选课程、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线路勘测设计信息技术、交通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十几门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本教学团队一直保持着老交大严谨治学、  相似文献   

2.
利用峨眉校区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即200m铁路线,在此铁路线上有铁路轨道、铁路路基、铁路隧道、铁路支挡结构、桥梁、工程检测、工程测量、高速铁路无碴轨道试验线建设等实践基地,和<土木工程概论>省级精品课程体系共同构建立体教学平台,做到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实施实践教学系统化、模块化,并探索具体的实施方法,为其它高校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适应铁道工程专业方向新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校工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土木工程《路基路面工程》网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网络教学特点,探索有效的网络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从教学内容设计、学习资源建设、交互式教学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寻求路基路面工程网络教学新方法,新思想和新内容。  相似文献   

4.
路基沉降会导致轨道变形,进而改变轨面的几何平顺性,并最终影响车辆动力学性能。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详细考虑各车辆之间的耦合作用,建立了考虑路基沉降的低地板有轨电车-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路基沉降对低地板有轨电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路基沉降会明显增大低地板有轨电车系统的振动;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钢轨位移、轮轨垂向力受沉降波深和波长的影响,增大沉降幅值或减小波长均会加剧车辆系统的动力学响应。  相似文献   

5.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路基路面工程"传统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改革与创新路基路面课程设计的具体思路和措施。通过提前给出设计题目、选题贴近工程实际、应用多媒体技术明确课程设计意图、加强过程监控,严把质量关、建立科学合理的成绩评定方式,采取平时成绩、评阅成绩及答辩成绩作为课程设计总成绩等措施来完善这一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道路工程课程群三门课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和道路工程施工与造价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整合,构建了系列课程设计一体化体系,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学进行改革,阐述了道路工程课程群系列课程设计的改革思路、实践步骤和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桩板结构路基是应用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一种新的路基结构形式,它由上部钢筋混凝土承载板、钢筋混凝土桩基与路基本体与组成,利用板和桩-土之间的共同作用来满足无砟轨道的强度与沉降变形要求,是介于桥梁与路基之间的一种特殊结构形式,桩土相互作用非常明显。以往工程上都是利用m法处理桩土相互作用,但是对于桩板结构,实测数据表明m法已不再适用。提出了计算桩板结构动力特性一种合理模拟方法,并通过著名有限元软件ANSYS10.0进行分析。与某高速铁路桩板结构动力特性的实测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模拟方法满足一定的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引起路基路面沉降,威胁交通安全。通过建立隧道 地基 路基相互作用计算模型,在路面荷载作用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计算了隧道下穿深度、地层模量、泊松比及强度参数等因素与路基沉降变形规律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隧道下穿深度不仅影响路基沉降变形的大小,而且影响沉降槽的形状,而土层性质主要对路基沉降变形影响较大,对沉降槽形状影响相对较小。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不同因素对路基沉降变形的影响,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路基上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结构形式,建立钢轨-扣件-轨下垫板-双块式轨枕-道床板-混凝土底座-弹性基础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应用大型国际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比分析不同的扣件刚度、不同的支承层厚度以及支承层弹性模量的变化对于路基上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影响,为我国无砟轨道的结构设计和工程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保持客运专线无碴轨道持续稳定的高平顺性,是高速运行的列车对无碴轨道基础工程最基本的技术要求。以无碴轨道基础工程(路基、桥梁和隧道)沉降或变形控制为切入点,从施工的角度分析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基础工程技术特点,提出关键的施工技术对策,并对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施工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检验用于标定实验的某轨道试验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首先采用UG对某轨道试验车进行三维建模,其次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某轨道试验车的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最后运用隐式时间积分动力学方法模拟该轨道试验车的牵引和制动过程,并获得整车动态响应和车体的应力、变形以及关键部件应力云图。结果表明:该轨道试验车的车体和关键部件满足设计要求,但牵引系统-牵引杆不满足强度设计要求。分析结果为进一步改进牵引杆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轨道试验车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路基路面工程》是路桥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课程设计是《路基路面工程》的重要实训教学环节,是将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并应用到工程实践的过程。本文针对课程设计传统做法的不足,基于实际工程项目的工作过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改革的具体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动测试试验系统对秦沈客运专线一路桥过渡段路基速度动力特性进行现场试验研究,得到了行车速度对铁道无缝线路路桥过渡段路基动应力的在线路纵向上和深度方向上的影响特征;与此同时,定义了速度动力系数的概念,试验得出过渡段路基中速度动力系数都小于0.3,并预测了影响路基动力特性的临界速度的存在.研究结果对铁路客运专线过渡段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着路面静荷载及交通动荷载。由于受自然环境影响因素较多,施工难度较大,并且施工工期较长,如何做好路基施工是保证公路质量的重要基础。本文分析公路路基施工的主要技术及工序,针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探讨。以期在路基施工中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运用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手段,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系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原《长沙铁道学院学报》更名,并由中南大学主办的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 该刊反映我国铁道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材料,重点介绍铁路重大工程中的科技进步和国际上铁道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主要刊登铁道工程、桥梁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隧道工  相似文献   

16.
基于CDIO理念的路基路面工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我国目前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介绍了CDIO工程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CDIO教学理念的路基路面工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实践表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征稿启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系经国家科技部批准 ,由原《长沙铁道学院学报》更名 ,并由中南大学主办的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期刊。该刊反映我国铁道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材料 ,重点介绍铁路重大工程中的科技进步和国际上铁道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主要刊登铁道工程、桥梁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隧道工程、防灾工程、机车车辆、铁路交通设备工程、电力牵引、制冷空调、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工程、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应用数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该刊以国内外铁路、轻轨、地铁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高校科研…  相似文献   

18.
采用低功耗89C55型CPU与少量外围芯片、宽温型背光点阵式液晶显示器、高精度传感器结构智能铁道测试仪。其操作方式由液晶汉字提示,测量数据由仪器自动检测纪录,故障自动提示并声音报警。作为铁轨直线段和小曲率半径线段的综合测量仪器,可测量两条轨道的内侧宽度、两条轨道的高度差和测量记录点的定点距离。经过大量现场测量试验,其全部性能基本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9.
依据内蒙古地区110国道(呼包段)路面结构建立ANSYS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在不同重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层底拉应力、层底拉应变、路基顶面压应变和路表弯沉等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随荷载的增加,各项力学指标均有所增加;荷载随着路面结构层深度的增加对结构层拉应力作用逐渐显著,在路面结构设计时,对于下面层及其以下结构层的材料应将抗拉性能作为一项重要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20.
罗鹏 《人生与伴侣》2022,(47):36-38
<正>现如今,我国在铁路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而对铁路施工人才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这对各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分院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铁路轨道构造与施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以往传统的课堂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进行探索性的课堂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