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昌林曹雨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5):74-77
《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两部作品的主题虽然同为复仇,可是复仇的内涵以及复仇执行者等方面都各有不同,并且复仇之后的哈姆雷特和赵武容易被学术界所忽略,故对两部作品中的复仇进行解读,记录下由复仇引发的思考,希望能对《哈姆雷特》及《赵氏孤儿》故事的研究献上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王华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73-75
复仇是人类各民族都曾普遍盛行的历史文化现象,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文学中都有各具特色的复仇文学主题。《赵氏孤儿》与《哈姆雷特》作为中西方复仇文学的两部经典著作,其复仇主体在复仇行为过程中表现的差异昭示着中西方复仇主题文学价值取向的差异,中国复仇文学偏重关注复仇事件本身,而西方复仇文学则更多地关注复仇主体的精神世界、性格变化等。这种差异的产生实际上又是中西方文化习俗、文学传统等诸般差异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杨捷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5):636-640
从中西方古代复仇文学差异的角度,以我国元代著名悲剧作品《赵氏孤儿》和英国经典悲剧作品《哈姆雷特》两部作品为例,试探讨复仇文学在中西方不同背景下,复仇过程描写、复仇主体心理以及复仇结果的差异,并从两部作品创作的社会环境、中西方文学传统以及中西方所属文明三个层面来深层次地探寻相同主题的文学在中西方存在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许海龙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992-996,1002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其中经典文学作品不胜枚举,也不乏许多优秀作品为欧美国家所接受,并广为流传。其中伏尔泰的《中国孤儿》便是纪君祥《赵氏孤儿》在西方传播过程中的代表作品之一。通过探究伏尔泰《中国孤儿》对《赵氏孤儿》再创作原因,梳理出文化传播和流变的规律,探索出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传播过程中需要针对读者的文化水平及文化传统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适应其读者需求,更好的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悲剧美感的消解:从元杂剧《赵氏孤儿》到电影《赵氏孤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翠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4):45-48
电影《赵氏孤儿》根据元代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改编而成。元杂剧《赵氏孤儿》现有元刊本和明刊本传世,无论是以“孝”为主导的元刊本,还是以“忠”为纲的明刊本,都保持了“义”的思想,通过舍生取义的群体行为唤起我们崇高的悲剧美感,其道义担当精神是值得我们继承的。然而,电影《赵氏孤儿》狭隘地把当代意识等同于个人主义,颠覆了元明戏曲始终不变的“义”的思想内核,英雄群像坍塌,悲剧美感被消解。 相似文献
6.
浅论《赵氏孤儿》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保忠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0(1):18-21
《赵氏孤儿》这部著名的历史悲剧的美学意义,首先表现在程婴等义士身上体现的为支持正义而舍生忘死的义烈精神。这不仅是传统道德中舍生取义最高伦理原则的体现,而且更是中华民族舍己救人民族精神的体现。其次表现在作者对生活本质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作品艺术地揭示了这样的真理:凡是反动的势力,不管表面上多么强大、凶残,终将逃脱不了必然灭亡的命运;正义的力量则相反,因为能得到人们的支持,所以永远是不可能战胜的。 相似文献
7.
在《史记·赵世家》中,赵氏孤儿的故事充满了政治斗争的险恶和个人智慧狡黠的光芒;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全名《赵氏孤儿大报仇》)叙写了春秋时期晋国臣士屠岸贾残杀贤臣赵盾全家,并搜捕赵家的孤儿赵武;后跟赵家有情的民间医士程婴和老臣公孙杵臼,共同商谋救出该儿,由程婴抚养成人,报了灭门之仇的故事.这部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悲剧故事不仅影响了几百年的中国文化,同样也在国际的舞台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宋成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79-80
戏剧是紧张的艺术、冲突的艺术。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以"搜孤"和"救孤"的行动为主线,贯穿起众多的矛盾冲突,表现了错综复杂的人物纠葛。由于作者的巧妙布局,剧中的矛盾冲突一波三折、尖锐、剧烈、悬念迭出,使得这部戏的情节紧张曲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取得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其对戏剧冲突的安排,确实反映出剧作家高超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是元代四大悲剧之一,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这部元杂剧洋溢着忠奸斗争的政治悲剧意识。我们通过对义士形象的分析,可以深刻体会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此剧在元代有不绝赵祀的特别意义,并反映了在元代那种特定历史条件下,作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抗金存宋爱国者的怀念和崇敬之情,是对南宋王朝无可挽回的灭亡下场的哀悼,表达的是驱除元统治者、光复大宋河山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0.
蔡一鹏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纪君祥创作《赵氏孤儿》杂剧,借鉴了说话表演艺术,组织为该剧第四折的内容,通过程婴向孤儿诉说 赵氏家世的情节,将剧情推向高潮。这一构想,为我们了解宋元说话表演艺术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了解这一点,也 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把握这一著名悲剧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50年来,国内有关《赵氏孤儿》的研究不断推陈出新,深化和丰富了早期戏剧研究,由一元化逐渐走向多元化。研究范畴主要体现在历史学、传播学、文学、戏剧学四大领域。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版本比较、事实考辨、主题分歧、比较分析、西传问题五个方面。未来《赵氏孤儿》研究需要在加强史料考辨研究、转换比较研究维度和深入追问传播方式等方面更进一步。《赵氏孤儿》经典化的阐释和重释活动也许永远只是一个过程,它的终点和目标将永远向前延伸。 相似文献
12.
汤硕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4)
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命运以及生命意义等的追求与关切,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对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当代改编而言,突显人文精神是创作者共同的价值追求,但其中又引发悲剧性的消解、复仇主题的解构、人性的驳杂等问题,因此,传统文本当代改编中人文精神的建构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3.
张金良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4)
《赵氏孤儿》是我国最早传入欧洲的戏剧,也是18世纪唯一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18世纪的英国至少有3个《赵氏孤儿》的改编版,分别是1741年威廉·哈切特的《中国孤儿:一出历史悲剧》、1756年托马斯·富兰克林翻译的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和1759年亚瑟·谋飞的《中国孤儿》。这3个版本借鉴了原作不同的情节,表达了改编者不同的诉求。考察这3个改编版本,可以揭示中国戏剧与英国戏剧的融合,让我们在一个侧面了解《赵氏孤儿》在18世纪英国的传播状貌。 相似文献
14.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9-42
《赵氏孤儿》与《奥瑞斯提亚》都是作者在吸取前人故事的基础上加工创作完成的,符合时代的道德价值观念。血亲复仇是两部戏剧共同的情节模式。而它们对这一模式的表现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分别考察两部作品的历史渊源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入手可厘清这些异同:首先是父权制的影响,其次是礼法与律法的不同存在方式。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这两部戏剧的内涵将得到丰富。 相似文献
15.
张煜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4):148-150
陈凯歌导演的电影《赵氏孤儿》以"人性"为突破口,以放弃"高调"为由消解了"赵氏孤儿"故事中蕴含的"忠义"和"诚信"母题,力图给这个悲壮的"舍子救孤"故事以合理化的诠释,最终将其转化为"人性如何向善"的故事。但是,这个志在昭示"人性"复杂性的故事,却仍然没有摆脱"复仇"的模式,使得电影的颠覆是不彻底的,由此而带来的价值观也是暧昧模糊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仔细阅读元代纪君祥的剧本《赵氏孤儿》,分析其中各位义士的大义之举,表现“义”的不同理解和体现,并分析其中“义”的成分对后世的影响,体现大义之气对于个人及社会的巨大作用,并结合现代社会生活,反映现代人对“义”的淡漠,及“义”对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元代南戏《赵氏孤儿记》的重要价值及版本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李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
南戏《赵氏孤儿记》产生于元代后朝,是以元刊本杂剧《赵氏孤儿》为参照写定的。今存较完整的富春堂本、世德堂本《赵氏孤儿记》是从南戏向传奇过渡中的作品,这一点可以从其剧名和结构特点上看出。在今存赵氏孤儿报仇故事的几种南戏和传奇版本中,其出现的先后次序是:《九宫正始》收《赵氏孤儿》本、《风月锦囊》载《大全孤儿》本、富春堂本、世德堂本、传奇《八义记》。这些版本按其承继关系又可分为两个系统。 相似文献
18.
张静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70-72
《赵氏孤儿》和《忠臣藏》均为复仇题材的经典剧目,同样脱胎于历史真实,有着近似的东方文化特征,但在深层次又有很大的差异性,在历史与艺术形式、人物结局的悲剧和道德美学反映出中日两国传统文化在相似的表象下迥然不同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19.
1958年以来,《赵氏孤儿》研究呈现出由浅入深、由单一至多元的繁荣趋势。相关成果主要涉及故事源流、主旨思想、版本流变、当代改编、跨文化视域、后世祭祀等诸多领域。总结归纳这六十年研究情况,对未来继续推进《赵氏孤儿》的学术探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金良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01-107
《赵氏孤儿》是我国最早传入欧洲的,也是18世纪唯一传入欧洲的剧作。它在18世纪的英国共有三个译本,都转译自法国神父马若瑟的法译本,是当时英国人了解中国戏剧和中国文化的途径之一。三个译本包含了译者对此剧和中国文化的理解,体现在译文的多个细节中,比如剧名和人名的拼写、标点符号的运用、用词的选择等。而且,同一个细节上,三个译本的理解和表达往往也各不相同。有的译者为了准确传达中国文化,还在他认为能体现中国文化但英国读者又不易理解之处添加了注释,对中国文化予以解释。在细读原文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赵氏孤儿》在18世纪英国的翻译情况,揭示了中国戏剧在18世纪英国的传播状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