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宏观结构有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之别。前者是语义结构,由主题支配;后者是形式结构,由功能支配。文章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信息媒介,深层结构表现作者的意图,表层结构引导读者的阅读。在读者导向和功能驱动下,一些有明确表达目的的文章逐渐形成了程式化的表层结构,即文体结构。 相似文献
2.
刘永凯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辞格可以分为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两部分。深层结构为语言常体,表层结构为语言变体。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化,要受语境和转换原则(联想原则、功能原则)的制约。分析辞格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可以判定一个不合常规的语言搭配是病句还是辞格,如果是辞格又是什么样的辞格。 相似文献
3.
复合词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及其理据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希杰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3):41-45
复合词也有其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区别。从其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化的时候 ,由于音节的制约 ,可能发生结构变形和扭曲现象 ,再加上历史演变的结果 ,仅仅从其表层结构就难以揭示其理据性。对复合词的分析 ,不但不可混淆两种结构 ,还要揭示两种结构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4.
从距离象似、顺序象似和数量象似三个方面分析句法象似性在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中的体现,可以发现,语言象似性与生成句法并非截然对立,句法结构具有象似性是不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5.
龚晓斌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84-86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理论涵盖了社会学、语言学、人类学、历史学、文艺批评、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众多社会学科 ,并且在其中的一些学科引发了重大变革。多视角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理论对于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瑞明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乔姆斯基提出句子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学说。王希杰又发展为汉语复合词也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汉语谐音趣难词这两种结构不一致的情况更复杂,是对王先生论述的补充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杨莉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140-142
本文总结了英语文体学中表层结构变异的四种主要形式,即语音变异,语相变异,句法变异和词汇变异。它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文体分析,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也有很大裨益。 相似文献
8.
罗文飞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7):153-154
在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中职学校必须加强应用文写作基本能力的培养,提高中职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唐星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
本文试图在美术学、色彩学、文化学、文艺美学的理论基点上对民间美术色彩的结构和本质作一种现代阐释 ,进一步探讨民间美术色彩和自然、和精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苏娅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79-82
本文运用系统功能理论就应用文的规范性与创新性关系展开讨论 ,结合应用文的教学实践探讨了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 ,阐述了应用文规范性的表现及其产生的根源 ,规范性与创新性的关系。通过研究旨在发现、认识和解决应用文写作教学和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12.
教学本质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建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23(1):106-109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认识、交往活动的综合体。它是一个动力结构 ,具有完整性、动态性、历史具体性。这一本质观至少具有以下理论与实践价值 :它寻找到一个探索教学本质的思维路径 ;它有利于揭示教学过程的具体运行机制 ;它有利于克服教学实践的偏颇。 相似文献
13.
文章试图从社会结构本质和社会功能本质的对立统一的视角,探求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4.
应宇芳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人的本质问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哲学问题,在人类历史上,很多先哲贤人对此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求索。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的类本质和人的具体本质的统一,并提出较为系统的人的本质理论,使人的本质观获得了科学的形态。本文试图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思路,对人的本质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6.
邓楠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2):44-46
接受美学强调以“读者”为中心 ,其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接受美学免谈读者的制约性 ,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 ,这都是一种缺憾。撇开阶级的、民族的、宗教的、道德的等具体的社会外部形态对读者的制约性不谈 ,仅就文本的叙事表层结构来看 ,接受文本的读者 ,其“主观能动性”是特别有限的 相似文献
17.
戴立权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2):92-93
应用文语言要求处理好精确与模糊、平实与可读、简练与缜密、得体与通用的辩证关系。其语言特色主要表现在客观纪实性、直接性、精练性和严密性等方面。研究应用文语言特色 ,对进一步研究应用写作规律 ,指导人们写好应用文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雪莲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8,27(6):115-117
应用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虽然其重要性被一再强凋,但应用文写作教学却似乎很难改变它的尴尬处境,教学效果难尽人意.为此,教者需要从新的教育理念出发,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杨冬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9(1):55-56
作为应用性文章的应用文,有其不同于文艺、政论文体的语体特征.本文从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的角度,对应用文的语体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认为应用文具有平实性、准确性、程式性、模糊性和概括性五大语体特征. 相似文献
20.
网络社会的本质:一种数字化社会关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攻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1):148-151
网络社会本质上是一种数字化社会关系结构。这是由网络社会的技术本质———以数字化交互方式实现互联,由网络社会结构相对于现实社会结构而言具有中观的技术特质,由网络社会功能———提供现实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共同基础等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