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建华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晚唐文人词比之中唐文人词其发展演进速度喜人,从作品数量和作家队伍、社会对词的消费需求和范围、艺术表现和内容题材来看,晚唐文人词以其独特的个体创造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为此后文人词的发展树起了一块具有典型意义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3.
离别是唐代诗歌中一个非常活跃的题材,但晚唐离别诗的情感与初盛唐存在鲜明的差异,它已不再雄健浪漫,自然飘逸,它的情感走向了悲愁、淡漠、闲适和清幽.究其原因,是时势的变化影响了晚唐诗人,以及诗风,加上变革后的儒、释、道的影响,晚唐离别诗已失去了壮大昂扬之气. 相似文献
4.
晚唐五代词和士人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冬梅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1):62-64
以晚唐五代士人心态为基本切入点,探讨晚唐五代词之兴起。在唐末五代社会动荡,王纲解纽,儒学失去了其权威性,皇权也失去了其向心力,士人人格在乱世的震荡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开始顺时听命,追逐名利,注重享受娱乐,作为文化的建构者,士人人格的世俗化必然会对文学产生影响,于是"词"这一原本流行于民间,只供佐欢娱乐的文学样式开始受到士人的青睐。 相似文献
5.
李红霞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词之体性功能的体认是历代词学论者不容回避的问题 ,亦是词学研究的原生点。本文通过对北宋词学观的宏观考察与观照 ,以点带线 ,显幽阐微 ,勾勒出北宋词学批评因革递嬗的轨迹 ,力求揭示出北宋词学观发展演进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6.
唐代社会生活尤其是中晚唐社会的城市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社会转型的特色。唐代社会城市生活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无疑为其文化的多样性和世俗化趋向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长土壤。“词”这一文学样式的起源、发展直至定型的演变历程,可以说是当时社会城市生活的最佳诠释方式之一。晚唐词尤其是温庭筠的词则可说是晚唐社会城市生活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7.
李江峰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76-81
从微观的角度具体透视诗格和诗歌创作的互动是准确认识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发展的基础。晚唐五代的苦吟诗风与诗格的“磨炼”理论、晚唐五代的清雅诗风及其在诗格中的理论体现恰好体现出晚唐五代诗歌创作思潮、诗坛风气与诗格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爱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87-89
晚唐咸通之后,艳情诗风靡一时。一方面,诗人们为避世和解忧而把心灵的寄托转向歌楼舞榭,在苦闷的心理中寻求感官的刺激以为排遣,抒写风流缱绻的艳诗。另外一方面,社会风气极度腐化,士风放诞无禁。艳诗的倡行其道就是受到这一时期流连声色、纵情逸乐的时风的影响。最后,晚唐时期功利注意文学退潮,代之而起的是重视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由言经世之志转向缘个人之情。失去了诗教势力的管束,艳诗在晚唐故能倡行其道。 相似文献
9.
杨金梅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3):61-64
词在早期阶段带有明显的北方文化的气质,从晚唐、五代开始,词的面貌逐渐发生了变化,到宋代已经完全成为具有浓郁南方特色的文学。词的南方化趋向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作者以南方人居多;二是词的内容以言情为主,意象多为南方风物;三是风格以婉约居多,意境具有朦胧、精致、温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李江峰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2):70-74
群体研究具有个体研究不能取代的优点。晚唐五代诗格独特的著作群体对这一时期诗格独特风貌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著者身份的角度看,僧人是这一著作群体的主体,晚唐五代诗格显然受到佛教文化与思维方式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理论特征;从著者诗风的角度考察,晚唐五代诗格作者多为苦吟诗人,作诗重推敲重磨炼,受其影响,晚唐五代诗格论诗也以句法、磨炼为中心。 相似文献
11.
杨柏岭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28(2):20-24
由词之为乐的时间性特点,反观唐宋词中大量的咏物词,则更易看出词人拥有的充满音乐节奏的审美心灵。在这种心态下,离形写音,化空间为时间,在管弦声中聆听物的节奏,成为词人谋合词体体性的艺术精神,亦展现出与徒诗不同的审美特征。由此,那种仅关注于"物",而求形神兼备,进而关注于"情",而求言外之意,距离歌场下的"物"感,终是隔了一层。 相似文献
12.
刘兴晖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9-12
晚清民国时期的唐宋词选本中,"名家词选"的编纂体例较为盛行,选者各矜手眼,注重于凸显各自不同的词学主张和现念,故而名家词地位的高下成为选者甚至词坛风尚的反映.经过历代词选的遴选和积淀,在晚清民国时期,唐宋词逐步完成了接受史意义上的经典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敦煌曲子词中的婚恋词,以女性为抒情主体,叙写女性的生活姿态与情恋感受,笼罩着一层哀怨伤感的色彩。它们往往关联着宽阔纷繁的现实场面,拥载着丰富深沉的社会文化意义。它们在抒情上,热烈直率、大胆奔放,而且多为缘事生发,擅长叙事铺陈的表现手法,体现出浓郁的叙事性。 相似文献
14.
刘贵华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4):13-16
宋词的正变,在明清词学史争论异常激烈,大致有两派:一持正变观,或言风格流派,或言时代先后;一反正变观,或以本色当行论之,或对南北宋词平视。 相似文献
15.
刘桂华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2):58-61
清代词创作与词学理论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中又以阳羡词派领袖陈维崧、浙西词派领袖朱彝尊、常州词派宗主张惠言最具有代表性。三位词派领袖,创作各有成就,理论各有建树,体现出创作先行、理论自觉、双向互动、繁荣词派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6.
曾定华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80-83
李白诗歌风格的多样化,前人多认为来自于对鲍、谢的学习,自然山川的陶冶和李白自身性格使然。文章通过对李白诗歌的分析,认为李白是在考虑了唐诗的传播方式以及诗歌的传播对象后而创作的,因而对其诗歌风格产生了影响,目的是为了制造特定声誉以获得社会的承认和皇帝的赏识,从而走上仕途,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7.
苏玉霞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1):49-52
大多数文学评论者 ,都肯定李煜以《虞美人》为代表的后期词 ,而表现出对他前期词评价不公允的倾向。这就需要对词的产生及本色作些探讨。词本是花间樽前之物 ,艳科乃为其本色 ,文士作词是为了娱宾遣兴的 ,因而内容必然“儿女情多 ,风云气少”。李煜前期词的内容可分为描写宫庭歌舞宴乐、男女恋情、隐逸远祸、追思怀旧和离愁别恨五个方面。这些词真实抒写了他各个方面的生活情状 ,是他各种情感的深刻写照。他的词出自《花间》 ,又高于《花间》。他的前期词与后期词一致 ,为词史演进与宋词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王颖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4):24-27
<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集,在其创作中保留了唐诗创作的若干痕迹,并在词牌、意象等方面具有独特之处,一定程度对宋词和元散曲产生影响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思望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0(1):66-68
通过汉代与唐代铜镜的装饰比较,得出在整个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提高,生活更加多样化和精致化,装饰的方法和风格逐步走向成熟、自由和情趣化。这也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工艺发展史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朱季海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1):42-43
《离骚》中“启九辩与九歌”之语,注家已指出歌与辩皆为古乐,但辩何以为古乐,意者《世本》有“帝喾乃令人拧”之语,辩读若拧,正谓两手相击尔。《尚书尧典》“黎民于变时雍”,实亦读若抻;《诗小雅》“弁彼赛斯”读亦同耳。《湘君》中“吹参差兮谁思”,参差指排箫,曾侯乙基出土实物可证。《河伯》中之“乘水车兮荷盖”,犹吴语之“出辔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