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性的理论,在方法论上暗含着后来由胡塞尔阐发的“意向性”思想;海德格尔由“意向性”到“超越性”,实现了从先验现象学到解释学现象学的发展,其真理观也达到了胡塞尔真理观不曾到达的高度;马克思的“实践”是海德格尔的“此在”实现“超越”的坚实基础,而海德格尔的“超越性”思想则客观上进一步深化、推进了马克思的“对象性”观点。  相似文献   

2.
陈仲庚 《云梦学刊》2010,31(2):128-130
《脚手架》简明而清晰地展现了零陵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本世纪初期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史,目的是为了给奔小康的农民树立可资学习的典范。作者表现了“脚手架”人和“脚手架”精神的坚强.也暗含了“脚手架”市场的脆弱,给读者既提供了启迪,也引发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市场协调运行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房地产市场协调运行研究”课题组一、土地和房屋的关系问题在对待土地和房屋的关系问题上,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应是“地随房走”;有人认为地上有房、房依地载,两者密不可分,“所以那种机械地‘...  相似文献   

4.
王逊 《北方论丛》2016,(1):36-41
论及明代学风,学人多有党同伐异的印象,然相关论断不免失之于苛,尤其是对明末以来学风层面的诸多转变未曾究心。具体说来有三点应当引起重视:一则,“吾党”之中本就同中有异;其次“吾党”中人对“异”有明确意识,并已然暗含了消解“异”的因素;其三,因观念分歧而引发争论之事虽然不免,其同人也会积极介入,主动调停。职是之故,明末学风一改偏狭、霸道,呈现出折中、平和的的新貌。  相似文献   

5.
“大学精神”的理论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们可能都注意到,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学人越来越多地从“财富”的角度抱怨社会的吝啬乃至不公平,社会人则越来越多地从“才富”的角度指责大学的缺席乃至失职失责。双方相互在抱怨着和指责着。其实,这种情形已然暗含了大学与社会有着不同的使命。如果说社会应该弹奏“财富主题”,那么大学则必须护守“才富主题”。后者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  相似文献   

6.
1980年代中期,詹姆逊的北大演讲给国人普及了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而随后的译介陆陆续续引入了一大批探讨后现代主义的资料,也引发了迄今为止仍然繁盛的相关讨论。不管在如何理解这一术语上还有多少争议、分歧,它早已在学术界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景象,根深叶茂、深入人心。确如斯各特·拉什所言,“后”当然意味着发生在现代主义之后,但他将这视为一种刺眼的缺陷就显得有些莫名其妙了——“后”不仅是时间上的接续,还暗含着意见或思想的反观。  相似文献   

7.
以前有人说中国的法学是“幼稚的法学”,很是触动了法律人的神经,许多法学学者在文章中不断地引用这个判断,大有嘲讽之意,也暗含着不服输的劲头。因为据说现在的法学研究已经不再幼稚了.甚至能够和哲学史学等等并驾齐驱了。这是一个很乐观的判断。进步是固然的,但是我们细致观察一下,当前活跃在法学界代表法学界较高水平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8.
石烁 《天府新论》2022,(6):53-63
约翰·洛克的财产权学说一直是西方思想史研究的重点。在殖民语境下重新审视这一学说,有助于揭示洛克思想与英国早期殖民活动的互动关系。在文本内部,通过对《政府论》下篇“论财产”章的再阐释,本文提供了一种针对洛克财产权论述的殖民读法,表明洛克的财产权学说是在对美洲经验的参照之下搭建起来的,并暗含着对原住民土地所有权的否定;在文本外部,通过考察英国早期殖民活动的特点与洛克在卡罗来纳殖民地的记载,表明了洛克的理论表述与他的殖民经验之间存在着张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粉丝文化实践场域的转化,探究粉丝圈群与平台算法的互动过程。以布尔迪厄实践理论为分析框架,勾勒出了粉丝圈群算法实践行为具有双重面向:一方面,平台算法结构塑造着粉丝圈群流量至上的价值观及数据产消行为,场域的流动性又将其更深刻地卷入平台的商业链条之中;另一方面,粉丝圈群亦能主动地从算法中获取权力资源,通过“传播偶像正面信息”“根除负面信息”“仪式化展演”等实践,能动地增强着亚文化圈群于场域内的可见性以谋求话语权,暗含其突破平台规则的主体性意图,由此还原了兼具受动与能动属性的粉圈形象及其与平台之间复杂动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二战之后的一个新的国际现象就是国际组织的增多及其作用的增大,而国际组织在世界事务中的职能与权力亦呈日益扩大的趋势。本文从暗含权力的起源谈起,辨析了暗含权力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并结合暗含权力的历史实践,分析了暗含权力的利弊,旨在通过暗含权力理论的适用促进国际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一个生产要素的数量相对固定且稀缺时,它带来的额外收益具有“租”的性质,这是穆勒和马歇尔发展出的“准租”理论。纵观现代市场经济,那些高收入也具有明显“租”的性质。其原因在于,市场权力在碎片化过程中滋生出日益增强的放大效应,使现代市场结构呈现日益显著的等级化特征,市场竞争则具有日益强烈的数量性而非价格性。同时,在等级化的市场结构中,岗位或职业所处的等级越高,其数量就越少;相应地,竞争的数量特性就越显著,所获得的收入也具有更强的“租”的性质。就此而言,这些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并不是自然的,而是人为的,它根植于市场体系之中;相应地,就无法通过诉诸市场深化或市场竞争来消除“租”,反而会创造越来越多的“租”,这是现代市场经济下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宋以后文化人意识到小说的兴起与“史统”的崩解有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而“道统”又是“史统”的内在核心构成之一,“史统散而小说兴”的命题必然暗含着“道统散而小说兴”的结论。只有“一道”、“一说”的世界不会有小说,小说只能在“众道”、“众说”纷纭的背景下才可能产生。这意味着小说与纷纭“众道”、“众说”之间有内在依赖性关联,它对后者保持着开放性。  相似文献   

13.
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马克思、恩格斯语)他是“原子论”的创始人。他认为,“产生着和灭亡着的”世界,是按“必然性”规律运动着。宇宙中千差万别的事物,来源于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原子的结合形成物体,原子的分裂使物体趋于灭亡。他认为,人的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人的感觉、认识是从物体中分出一种“流波”作用于感官的结果;但感觉只能提供“模糊的”认识;而立于这种认识基础之上的理性的认识才是“明晰的”。这便古朴地肯定了物质第一性、认识第二性的唯物论原则和…  相似文献   

14.
在鲁迅厌乡的情愫里,蕴藏着浓浓的思乡情;在鲁迅弃乡的思想里,扭结着强烈的恋土意识。《社戏》是我们探视这一情感向度的窗口。这一情感首先是由于童年记忆的影响,同时也暗含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现实环境的不满,从而表现出一个被故乡放逐的羁旅者寻找精神家园的心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粮食的需求量愈来愈大。根据我省情况,省领导提出在“两北”即陕北和渭北开发建设新的粮食生产基地,“在粮食上再造一个陕西”,即从目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00亿公斤左右到2010年达到200亿公斤上下。陕北确实蕴藏着巨大的粮食增产潜势。土地面积广阔,土地利用调整回旋余地大;光热资源充沛,增产潜力大;生产水平低,科技进步作用大。当前这里是国家能源重化工基础建设的重点地区,面临着工农业齐翼双飞的可喜态势。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陕北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市场发育水平低下。因而我们只能用科学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空间联系,对精神文明空间生成机制的功能、地位及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做出描述。所谓“机制”,原意是指机器或有机体的各种组织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它们各自的变化和相互作用,产生特定的功能。“机制”以是否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自觉运动为标志,区分为“自组织机制”和“组织机制”。精神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也存在着自组织机制和组织机制。前者表示精神文明自发地、被动地伴随物质文明发展的本能;后者表示精神文明的生成和发展,已不仅仅是一种本能行为,而且也存在着对这种…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不是缺少竞争,而是存在着某种“过度竞争”的状况。汽车工业市场集中度不高,产品差别不大,进入壁垒较低,造成产业内资源不能有效配置,规模经济水平不高,影响了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目前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调整的战略重点应该是阻止无效的“过度竞争”,通过利用规模经济政策途径,扶持重点企业集团,提高市场集中度;促进技术进步,拉大产品差别;强化政策措施,提高进入壁垒;形成有效的有序竞争环境,优化产业内资源配置,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的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了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由此提出了若干新的见解:市场经济是一个由市场信念、技术、制度和行为构成的有机系统,它既有供给又有需求。市场机制的供给满足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三个需求逻辑,所以二者相互适应,生产社会化是市场的基础。现代市场经济暗含着六个价值判断及相应的理论准则。由此提供了市场运行的内在动力和运行稳定性机制,这一切属于对经济主体性的若干新见解。国家行为的供给和市场需求决定了认可市场导向,国家服务于市场宏观模型的现实可能性。为此,必须变革传统的思维方式,以适应市场思维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总设计师的最佳设计──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耦合王清秀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上鲜明地写上了“市场经济”,使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联姻”,这是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最杰出的设计。这是国际共运史上的伟大创举;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思...  相似文献   

20.
罗立彬  尉长风 《晋阳学刊》2023,(1):91-101+145
“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是服务贸易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服务贸易就成为吸引全球优质生产要素进入国内的重要途径,帮助实现“外循环促进内循环”;服务贸易可以促进国内服务业效率提升、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并在更深层次上提高国内产业分工协作、打破堵点、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服务贸易也可以依托“本地市场效应”、支撑货物贸易发展,成为“内循环促进外循环”的途径。今后中国应该继续依托“人均中等、总量巨大”的独特国情特征,同时利用“比较优势”和“本地市场优势”,抓住网络与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进服务业高水平开放,更好地通过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来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