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杜甫仁民爱物的思想──兼论社会主义文学如何对待古代遗产何国瑞社会活动的主体能给历史以影响者很少。杜甫能成为世界文化名人,对人类产生着永恒性的“杜甫效应”,是由于其时代、家世、经历、个性形成了交汇的最佳结构,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其执着儒家理想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持有三个理念:一是"温情与敬意"的态度;二是"时代意见"与"历史意见"的统一;三是"决定论"与"互动论"的融贯.通过严谨而认真的研究,增强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理论原则、文化传统、人文精神的了解,增强对传统思维方法论意义、文化认同意义的感受,不断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文学传播思想主要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与再次立言、成一家之言、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文章可立身、以幻为真与声律传文等。这些文学传播思想大都是一些与文学传播有关的意见、主张或观点,而不是系统的传播思想体系或理论。同时,上述文学传播思想在中国古代还不仅仅是以理论表述的形式发表,还有一些是通过某些文学创作的倾向或致力方向体现出来。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思想无论是对于中国文学创作的发展,还是对于中国文学传播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5.
逻辑先生偷换概念之处多有。尽管逻辑先生对“美的规律”的探究数十年没进步表示遗憾,而他自己有关“美的规律”的新阐释.却实在令人不敢恭维。眼下一些青年美学家对“实践美学”提出挑战.这是好事。但挑战或超越“实践美学”的目的不应是仅仅寻求新的美学派别命名,而是要推进美学研究真正切入实践。  相似文献   

6.
论杜甫的民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的爱民情感背后有着深厚的思想根源,即民本思想。杜甫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继承并发展了孟子的民本思想,用他的诗歌充分地展现出来。在杜甫的诗歌中,民本思想与他的爱民情节、非战主张及君王观融合在一起,并借助沉郁顿挫的诗风与内容完美结合的诗体,以及灵活多变的艺术表现手法得到了艺术化的生动展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说孟子对民本思想仅有理论论述的话,那么在杜诗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也正因为如此,杜甫的民本思想才表现的更加真挚感人。  相似文献   

7.
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完善、开放和包容的过程。中国传统的古物保护思想有明显的重道轻器倾向。近代以来,中国的文物保护思想和实践有诸多创新。由于文化的差异,当代中西方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理解上仍存在一些分歧。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原真性与创新性、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作家的思想品格、才学素养是中国古代流寓文学经典产生的基础性因素。流寓遭际是其产生的根本因素。流寓使作家处于极度生存困境,心态发生重大变化,人穷则反本,诗穷而后工,从思想情感和艺术形式两个层面揭示了流寓文学经典产生的作家主体性之主观内在因素。流寓遭际又使作家赋闲,能澄心静虑地观察与思考,对作品精雕细刻,流寓地山川风物和人文环境的陌生感、新奇感最宜激发作家的创作灵感,入兴贵闲与江山之助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揭示了流寓文学经典产生的客观外在因素。各种因素统一融合相互作用构成了流寓文学经典产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论文学翻译的文学性——兼论文学翻译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翻译标准和文学审美艺术性的探讨,结合相关实例,论证指出,在文学翻译作品当中,文学性是实现译作忠实性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过程中,应遵循"信、达、美"的原则,在保证译作忠实性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其文学性,使文学翻译最终成为翻译文学.  相似文献   

10.
《江村》,系杜甫在成都初建草堂后,于上元元年(760)夏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表面看来,这首诗平淡自然,简单易懂。浅近流畅的语言和清真淳朴的笔调,点染出浣花溪畔幽美宁静的自然风光和村居生活清悠闲适的情趣,颇具田园小诗萧散恬淡、幽雅浑朴的风韵。所以,历代杜诗论者和今  相似文献   

11.
唐代不仅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而且也是绘画、书法、音乐、舞蹈、雕塑等艺术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其中尤以绘画和诗歌关系至密,不少诗人写了一些优秀的咏画、题画诗,这些诗篇是唐代诗坛上鲜艳芬芳的奇葩。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十分欢喜绘画珍品,对绘画艺术有很高的鉴赏力,无论是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他都加以品  相似文献   

12.
唐代不仅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而且也是绘画、书法、音乐、舞蹈、雕塑等艺术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其中尤以绘画和诗歌关系至密,不少诗人写了一些优秀的咏画、题画诗,这些诗篇是唐代诗坛上鲜艳芬芳的奇葩。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十分欢喜绘画珍品,对绘画艺术有很高的鉴赏力,无论是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他都加以品题。杜集中有咏画、题画诗二十多首,这在盛唐诗人中是非常突出的。杜甫所题画图,除韩干的画马外,其余的早已不存,但通过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转折时期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文学思想与"新文体"倡导实践虽不等同于"五四"新文学主张,但堪称前矛与同路人。梁启超很少推重古代文学家,独对"写实派"杜甫十分推崇,从前期的情不自禁、每每涉及到后期的着力宣传,冠以"情圣"指称,可见梁启超文学思想方面较为清晰的发展路线与道义坚守。论文依据史料,比较系统地梳理了这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拉美是美洲三大印第安文明的故乡 ,在哥伦布到达之前 ,曾有着美洲最灿烂的古代文明。欧洲殖民者到来后 ,无力进行种族灭绝 ,而是被迫采取了种族混血和文化调和的政策 ,由于大量的印第安人活了下来 ,美洲的本土环境又基本没有改变 ,所以使印第安人的一些经济、政治、宗教和文化方面的遗产得以保留 ,这些遗产的积极面对拉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再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其消极面却对拉美现代化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对计划经济的超越,这一超越体现在把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从“物”转变到“人”。第二个超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主要强调的是在劳动资源的利用上扩展了资源的空间,提高了劳动者能力水平,它的优越性体现在不仅把现有劳动资源还把未来劳动资源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性,彰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从而确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自觉能动性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所有的哲学都没有解决好。旧唯物主义者,认识不到主观意识是由人们的实践所产生的,他们把实践从人和自然的关系中排除出去,把自然界只看作直观的对象,而不把它看作是实践活动的对象,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不了解认识的辩证运动,结果从根本上取消了人的自觉能动性。与此相反,唯心主义者却错误地夸大了主观因素的能动作用,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认为物质世界只不过是一种精神实体,或者是人的感觉表象和意识而已。完全脱离了现  相似文献   

17.
刘勰的文学观念——兼论所谓杂文学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展示的文学观念 ,说明他能够从人类文化发展的角度 ,来认识文学的本质和特点。他既看到文学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部分 ,具有人类文化的普遍共性 ,即也是“道之文” ,是具有客观真理性的自然之道的体现 ,同时又和人类文化中其他部分 ,如哲学、历史、政治、伦理道德等 ,具有根本不同的特点 ,它是艺术思维的产物 ,是人的感情的形象表现 ,是以语言为工具的审美的艺术品。刘勰和六朝时许多文学批评家一样 ,清楚地看到了那种宽泛的“文”的观念是不科学的 ,他们一直在用各种方式 ,试图寻找和探讨艺术文学 ,也就是所谓纯文学的特征 ,所以 ,简单地不加分析地肯定所谓“杂文学”观念 ,甚至把它说成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民族特点 ,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陆涛 《东方论坛》2013,(1):66-70,77
在当前图像时代的背景下,文学领域充斥着图像,文学遭遇了图像的挑战,文学与图像关系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在历史上,文学与图像一直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关系,经历了语图一体、语图分体和语图合体三个阶段。我们的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应当集中在语图合体时代,这个时代的典型形态就是明清小说插图和现代影视艺术,从中可以发现,图像媒介的引入毫无疑问地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古代的贵族文学张胜林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一部分与原始宗教祭把活动有关。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祭祀逐渐成为少数贵族的特权,文学也随之成为这特权的一部分,因此文学一开始就与贵族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今中外的文学,莫不是大众文学与贵族文学并存发展的产...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文学的特征 ,中国古代文论有着逐步明晰的过程。先秦两汉 ,中国文学还处于不自觉的时代 ,因而那时的文论中还不可能有明确的文学特征论。直到魏晋以后 ,由于文学理论的深入发展 ,文学进入了自觉的时代 ,文论家们才比较明确地提出文学特征的理论 ,这就是文学的情感性和形象性两个基本特征论 ,前者为“缘情”说 ,后者为“穷形尽相”说。但是 ,由于中国古代文学重表现重抒情言志的民族特色 ,所以中国古代前期文论中对文学形象性特征的重视程度不如对文学的情感性特征 ,相对说要朦胧些、粗疏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