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散文,是散文家的心史和思索的歌.它以健美高尚的情操去反映和表现生活。它的崇高使命是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和对普通人生活的观照.它在建塑高尚的民族精神和人文性格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世纪之交的散文借改革开放的洪流和经济文化的转折,在更加宽松的物志和心态环境下.呈现着“女性散文.绚丽多姿”、“学者散文.深沉凝重”、“雅俗散文.双向并流”几条壮观的风景线.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2.
谈散文教学     
一、抓住特点,有的放矢要教好散文,必先把握散文的特点。什么是散文的特点呢;简单说来,就是个“散”字。不过,这所谓“散”,既非散乱无章,又非散漫无度。散文之所以称之为散文,是指它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自由灵活等方面有别于诗歌、小说、戏剧等其它文学样式而言。它可以从多方面揭示生活的本质,展示我们时代的特点。从结构安排上看,随着感  相似文献   

3.
现行《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中学语文教育重要的目的任务之一。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记叙抒情体散文(狭义的文学性散文)具有诸多美的特质,它作为一种最便于与读者推心置腹地交流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对中学生美育有着更直接的独特的作用。基于此,我很注意利用散文中存在的美的特质,把它应用于日常教学,一方面,用美育来陶冶学生情感,塑造性灵,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利用学生对散文审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做到“知识和感情两…  相似文献   

4.
<正>散文的“形”,通常指散文的外在形式。散文的“神”,是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散文的“神”对“形”有凝聚和联结作用,“形”对“神”有“向心”作用。一篇好的散文,“形”和“神”总是完美和谐的统一,达到“形散而神不散”。下面试以《殽之战》这篇古代散文为例,谈谈散文“形”和“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散文的新辉煌 ,应归功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散文创作座谈会”和“我与散文”大讨论唤起的散文创作思想解放意识的觉醒 ,更应归功于散文界敢于突破“形散神不散”的束缚、勇于在散文“消亡”声中亮出“崛起”论的主张、勇于参加“大散文”与“艺术散文”之辩  相似文献   

6.
散文创作离不开想象。散文的想象是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的。散文家的心灵“象一面镜子”。心灵的镜子,是感情的镜子。感情的镜子是有波浪的,它所反映出的不是生活的原貌,而是变异了的,即达芬奇所说的“第二自然”.在一般情形下,有形的生活和无形的感情是很难“化合”的;只有在想象的作用下,生活和感情才能“化合”为“第二自然”。文艺创作实践经验证明,文艺作品是现实生活在文艺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文艺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散文概念的变迁及散文范畴的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中国古代散文”的界定历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将“散文”这一术语置于古代、现代、西方三维视角来加以观照,散文范畴的界定只能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界定,而这种界定是基于对散文文体作历史流变考察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古代散文无论是骈散之争还是韵散之争,都属于“文”内部的矛盾。无论用什么术语来指称它,它就是这样一种存在。  相似文献   

8.
《朝花夕拾》是一部文情并茂的回忆性散文。它以浓厚的抒情笔调,诗的意境描述了鲁迅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是作者“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抒情诗篇;它紧密地联结五四以后的现实,闪烁着战斗的火花,是对封建势力及“正人君子”斗争的锋利武器。《朝花夕拾》又是散文艺术中风格独异的珍品,在优美的散文中恰当地揉进杂文笔法,浓郁的诗意里交织着尖锐的社会批评,使《朝花夕拾》在艺术上放射出奇异的光辉。  相似文献   

9.
一、真 一个艺术作品,只有作到了“真”,才有认识价值。散文既是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又是“汪洋辟阖、仪姿万千”的灵活自由的文体。因此,在艺术的真实上,它与小说,诗歌是有共同点的,但它更要求内容真,生活真;思想真,感情真,即所谓真情实感,要“言之有物”,既不作“无病呻吟”,亦不作诸事冗杂的凑合。散文记人叙事,不但  相似文献   

10.
散文最要紧的是表达真情实感,朱自清的散文就极具真情实感,因此,他的散文感人至深,经久不衰,深受读者喜爱。 “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人们崇尚真、善、美,而朱自清的散文中对真、善、美的追求尤甚。他在《论逼真与如画》文中,对“真”曾发表过自己的观点,“真就是自然”。他的散文也刻意求“真”。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既是他艺术追求的出发点,也是他艺术  相似文献   

11.
“本真”是中国现代散文的重要关学范畴之一,“本真”论的兴起受到中西哲学及文学发展的影响。“本真”美学范畴主要体现在纯散文的文体追求以及革新散文的“自我表现”两个方面,“本真”的审美特质表现为政治历史生活审美以及女性生活审美两个层面。“本真”美学范畴为现代散文奠定了特有的审美基调。  相似文献   

12.
“绿色生活”是指从本身做起,带动家庭,推动社会,改变以往不恰当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重新创造一种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生活方式和行动,是道德高尚、行为文明的体现。绿色生活是新世纪的信息,它引导着企业界去发展绿色技术和清洁生产;绿色生活是新世纪的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现当代散文理论中,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形散神不散”论。“形散神不散”论一经提出,即广为流传。“形散神不散”的确可以用来概括散文“形”“神”之间的自然和精巧、挥洒自如和细针密线、信手拈来和刻意追求、信笔所致和别具匠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它是散文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4.
方志敏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他 的名字象一颗明珠,在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史 上闪闪发光,在千千万万前赴后继的战士心 里闪闪发光。 《清贫》,是方志敏同志在铁窗里,以 自己的斗争生活为题材写成的一篇散文。这 篇妙趣横生的文章,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为无 产阶级伟大战士清贫、洁白、朴素的一生, 表现了共产党人纯洁、高尚、“舍己为公” 的美德。  相似文献   

15.
散文是一种“思想”的艺术,只有从思维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界定,才能准确地把握它的特征,散文思维的主要特征就是运用相似思维—相似相联、相似想像,为读者创造各种“有意思”的自由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文化人都是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特别是文化中的名人更是不断的从传统知识中汲取养分。“水意象”从《诗经》开始已源远流长。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熏陶,影响到他散文中对“水”的认识和创新。从沈从文散文中浓厚的“水意象”,说明沈从文先生生活在自己的现代水世界当中,对古典知识有其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书评二种     
震荡于人与自然之间──读贾宝泉《当时明月今在否》当代散文曾受到十分尖锐的讥评,有人甚至断言:“新时期最落后、最保守、最令人失望的就是散文。”“落后、保守、令人失望”的表现之一,是散文题材的狭窄和雷同。狭窄和雷同又集中表现在散文对所谓大海明月、童年故乡一类内容的大量重复上。为了扭转散文题材狭窄的格局,为了给当代散文注入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新机,一些论者呼吁散文强化都市意识,“捕捉提炼和表达现代工业、现代城市之美”,“表达和商品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各种生活形象、文化心态、感情意绪”,以拓展散文的思想容积和审…  相似文献   

18.
葛苑春 《宿州学院学报》2004,19(5):49-50,92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散文的产生 ,是散文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它使散文从文章学概念中分离出来 ,成为注重审美属性的独立文体。本文初步探讨了“五四”新散文产生的原因 :特殊的时代背景 ,内部学术的衰败 ,桐城派古文及八股文对人的禁锢 ,以及外部注重个性解放的思想意识、新的文学观念传入等。  相似文献   

19.
一、散文写作的移情内蕴散文是抒情艺术,从抒情中言志。因此,散文作品不论写什么和如何写,都必须集中抒发作者的感情,抒情成了散文写作的中心。刘勰认为:“情者文之经”。“情”既然作为散文作品的“经”,它象一条主线贯穿作品的始终,把作品所写的各种内容穿结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散文的内容虽然是零散的,但从写“情”来看,又是凝聚的。“情”使散文成为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品。作者在散文作品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是作品的灵魂。作品有了灵魂,就有了生气和灵性。王夫之曾说:“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的散文以“自况”的方式对人生的体认,表现了自我内心安贫乐道以及面临贫困的躁动不安,从而演化为憧憬乘化应运或桃花源式的生活。在这样的过程中,他的散文重“适性”,情感的平和与涌动都是“适性”的自然结果,并因之形成自我散文雅、丽、淡的多元审美格局。但他散文最根本的审美品质是“真淳”,这与他在崇尚个性自由时受孔子安贫乐道和庄子顺应自然思想的深刻影响相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