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哲学对形而上学的问题意识和路径各不相同。西方哲学将之阐解为从知识达到价值与意义世界的问题 ,走的是转识成智之路 ;中国哲学将之视为形上智慧的呈现与实现方式 ,走的是由智化境之路。然而 ,“转识成智”和“由智化境”分别是人类理性探究人生意义与价值问题的展开环节。真正的形而上学必须包括本体论与境界论 ,未来的形而上学应当是两者之合。中西哲学之争将由此趋于融合 ,达到解决。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实现“转识成智”,就是要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知识学习转化为他们的智慧能力和人格力量不断获得发展的实践活动过程,这种转向既具有教学目的所要求的必要性,又有突破教学改革困境的紧迫性。淡化理论、彰显思想、传授方法、点播智慧是实现原理课教学”转识成智”的基本原则,反复锤炼课堂教学、开拓丰富实践教学、灵活安排平时练习、科学设计期末考核、充分利用文体活动、精心指导原著选读则是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3.
实践智慧作为一种内在于人的观念形态,主要体现于知、行统一的过程中,表现在以成已成物为目标的价值追求之中.在解释世界和变革世界、认识自我和成就自我的过程中,如何认识世界和自身,如何“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实现“转识成智”,沟通知识与存在,达致理想的实现?默会认识作为认识世界的知识和把握世界的方法,在其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沉思默会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是形成明晰之知或名言之知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主体把握世界存在和自身之在的内在根据,是形成实践智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周贵华 《理论界》2004,(5):78-80
"转识成智"的问题是古往今来的一切哲学与宗教所面对的基本问题.冯契的"转识成智"说以为在基于实践的性与天道的交互作用中,主体凝道而成德,显性以弘道,获得德性之智,自证精神的"自明、自主、自得",这样便有了知、情、意等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真、善、美的统一,造成自由的德性,克服了科学与人生的脱节、理智和情感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5.
列宁说:“物、世界、环境,是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毛泽东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作品既反映了客观现实生活,又渗透着作家的思想感情,是客观的物象和主观的意象相统一的产物。中国古典文论中的“情景交融”说.是符合这一文学原理的。所谓“情”,指的是“意象”,所谓“景”,指的是“物象”。所谓“交融”,指的是二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冯契的自由人格可能性思想包含三个理论的向度,即自由人格"是否可能"、"何以可能"和"如何可能",其中"何以可能"问题又可以分解为自由人格理论"何以可能"和自由人格本身"何以可能"两个子问题。冯契在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转识成智的致思进路,构成自由人格可能性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列维纳斯和梁漱溟的伦理学形成责任担当的致思进路,这个进路对于冯契的转识成智进路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泽厚与杨国荣以对话的形式,对社会性道德与宗教性道德之分、伦理与道德的涵义、权利与善、经验与先验、历史与理性、心理与本体的关系,以及如何理解“转识成智”中的“智”等问题,作了理论上的讨论.杨国荣认为宗教性道德中蕴含着个体性的人生取向,这种取向不能完全等同于道德,由此,他更趋向于考察道德与政治、法律的关系及两者的相互制约,李泽厚则坚持社会性道德与宗教性道德之分.对伦理与道德,杨国荣关注两者的共同内涵,李泽厚则突出两者的区分.关于权利与善,杨国荣主张区分以一般价值原则等形式呈现的形式层面的“善”与表现为对人的合理需要满足的实质层面的“善”,由此侧重于权利与善之间的互动,李泽厚则强调权利优先于善.李泽厚提出“经验变先验”、“历史建理性”、“心理成本体”三个著名命题,杨国荣在充分肯定以上命题的重要理论意义的同时,主张以“先验返经验”、“理性渗历史”、“本体存心理”来延伸和扩展以上命题.对李泽厚提出的“金冯学派”传统与“转识成智”中“智”的涵义等问题,杨国荣作了简要回应.  相似文献   

8.
船山《相宗络索》对法相宗思想及其范畴体系条分缕析,重点是对精神现象进行心理方面的分析,揭示佛家转识成智、提升道德理性的智慧。其创意在于,将一刀斩断末那、顿悟之理融入法相宗;以转识成智与高扬乾健之气相融通;以圆成实性、现量实证识别真伪,成就道德理性。  相似文献   

9.
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学术讨论中,哲学界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许多分歧。关于实践的定义众说纷云,有十几种之多。在这些不同观点的论争当中,大家都使用了“客观”、“物质”和“客观世界”等概念,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却不相同。例如,有的同志把“客观世界”理解为实践主体(人)以外的“外部世界”或“自然界”;而有的同志则认为实践的主体(人)在实践过程中也是具有客观的物质性,应包含在“客观世界”之内。很明显,这些不同的理解,是引起对实践概念认识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弄清“客观世界”、“物质”概念,以及它与实践概念的关系,是非  相似文献   

10.
一、为什么人的知识、才能有差异?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知识有高低之分,才能有大小之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应当明白人的知识、才能是从那里来的,然后才可能正确地找出造成差异的各种原因。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和才能是先天就有的。“上智”与“下愚”的差异是先天原因造成的,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是无法更易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驳斥了这种谬论,认为人的知识和才能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和鍛炼出来的。“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毛泽东《实践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人们通过和客观事物的接触,才能获得各种知识,形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即才能。一个闭目塞听与外部世界绝缘的人,是无所谓知识和才能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离开实践基础的“天赋”的知识、才能,脱离社会实践的“先知先觉’是根本不存在的。在坚持实践第一观点的前提下,我们就能够  相似文献   

11.
宗教与哲学的分合及其未来关系之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与哲学在世界观上的分合。我们说宗教与哲学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世界观,就是说它们都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一种态度。那么,宗教作为对世界的一种认识和态度,其内容是怎样的呢?基督教认为,世界万物是神创造的,人必须敬拜上帝、耶稣和圣灵;上帝仿照他的形象创造了人类;世界和人类的末日必然到来。佛教认为,世界万物皆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所谓“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而万物因缘生灭的根本原因是主观的“识”与客观的“名色”。可是“物无自性”,因而万法皆“空”。狄尔泰曾经将宗教的世界观分为这样几个类型:“生活的秩序和自然的进程中存在…  相似文献   

12.
超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峙——冯契的"智慧说"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哲学思潮的对立,其实质是科学和人生的脱节,知识和智慧的割裂.冯契的"智慧说"阐明了怎样"转识成智",超越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峙."智慧说"的建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聚  薛雅云 《理论界》2012,(7):107-109
普遍怀疑论认为我们全部有关外部信念有可能都是错的,而传统知识的融贯论与符合论都不能很好地回应这种挑战。从戴维森的三角测量模式出发,客观的知识或信念要求融贯的信念大体上为真并且是关于外部世界的,那么普遍怀疑论就会被批评为一种"自我驳斥"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换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实验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角色应发生以下几方面的转换:由“传授者”转向“促进者”;由“居高监下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灌输者”转向“转识成智者”;由“授业者”转向“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人”;由“单一型教师”转向“复合型教师”;由“孤军奋战者”转向“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5.
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来考察智慧如何"得"的问题,自然会提出直觉何为的问题,易言之,对达到形上智慧的"桥梁"的探讨是方法论意义上的重要问题。在由知识到智慧的飞跃中,逻辑方法把握的只是具体知识,惟有后理智直觉才能证悟大道。笔者期望通过考察贺麟的后理智直觉,证成直觉在转识成智过程中的可能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存在与境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冯友兰新理学关于存在与境界的思想作了阐发,指出:冯友兰用纯形式的逻辑分析与逻辑构造的方法所推绎出的“真际”本体,在逻辑上先于“实际”的世界,并相应地先于人的存在,这一在人的知行过程之外规定存在的本体论路向,使其未能真正摆脱传统的形而上学;而其人生境界说则首先定位于人的存在,在“觉解”程度最高的“天地境界”中,人与宇宙大全相合一,从而打通了天道与人道、本体世界与人的存在,建立了本体论与价值观的联系。作为终极意义存在的天道与作为人的存在最高形态的天地境界,都具有不可言说的一面,哲学言其所不可言说,一是使用“正的方法”即逻辑分析的方法,二是使用“负的方法”即讲形而上学所不能讲;天地境界所涉及的已不仅是“说”的问题,而更多地是“在”的问题,在“转识成智”的智慧之境中主体的存在融合了其境界,而境界又在主体的“在”中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17.
苏培君 《江汉论坛》2022,(11):13-20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是用中国精神、中国话语重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形态。这一重塑于方法论上不仅关涉由选择性继承原则向整体性继承原则的新生转进,同时还应在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统摄下的中国化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两个维度递次展开,凭借批判性创新原则规定新的出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向度。纵观国内外研究,冯契先生可谓批判性创新原则的先行探索者之一,他所提出的“转识成智”的原则不仅突破了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桎梏,而且使得中国传统智慧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内得到了充分展现。基于此,才能进一步探讨由“转识成智”向“交往生成”逻辑延展的必然性,从而为新时代“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形态培育系统而深厚的方法论根基。  相似文献   

18.
(一)哲学与真理的追求我们研究哲学,首先要明确研究哲学的目的。我们为什么研究哲学呢?我们研究哲学,就是为了追求真理。何谓真理?真理就是对于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的正确认识。西方所谓哲学的本意是“爱智”即爱好智慧。何谓智慧?智慧即正确的认识及其运用。“爱智”亦即爱真理。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充分表现了哲学家应有的态度。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追求智慧,亦即追求真理。  相似文献   

19.
辩证法是为解决人与外部世界之间所特有的为我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矛盾而提出的一种哲学理论.这种为我关系的客观表现即实践关系.这是辩证法的客观基础.实践表明人的存在是一种二重化的存在.人们只能生活在现实中,却天天在为理想奋斗.理想之所以叫理想,是永远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但是它却是鼓舞人们不断前进的价值导向;现实之所以叫现实,是永远不可能成为理想的,但是它却能不断给人们新的希望.辩证法的本质,就在于探求实存与价值的统一.实存即人类生活的物质条件,价值则指人性的尊严和自由.  相似文献   

20.
薛富兴 《学术研究》2023,(3):146-153+178
艾伦·卡尔松科学认知主义理论的认识论困境是未能解决科学认知理性及其成果——科学知识在自然欣赏中如何转化为审美感性,即认知型审美经验产生的内在机制问题。借鉴佛教唯识宗的“转识成智”命题,可以成功处理这一认识论困境。认知理性在自然审美经验中发挥作用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细节性科学知识细化既有的自然审美经验;二是范导性知识引导规范自然审美经验产生的基本方向;三是认知理性的理解功能深化欣赏者对所欣赏对象内外在特性、功能以及对象间互依共存功能合作关系的认识与体验,提升自然审美经验的内涵;四是认知理性及其成果——知识积极参与自然审美活动,长期薰习审美感性,积淀于审美感性,最终二者融合,转化为一种新型审美直觉。这四个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理性在审美经验产生中发挥作用的“转识成智”过程。由此科学认知主义理论不仅是有效阐释自然审美欣赏的一种独特路径,也是一种有力解决自然审美经验古今之别和雅俗文化分层的普遍性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