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信自己     
小女孩索尼亚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里上二年级.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父亲问她原因,她抽泣着说:"班里一个同学说我又丑又笨,还说我走路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后,只是微笑着说:"你能摸得着房顶上的天花板."哭泣的索尼亚吃惊地反问道:"你说什么?"父亲又说了一遍:"你能摸得着房顶上的天花板."索尼亚忘记了哭泣,抬起头看着天花板,心想:"那么高,父亲蹦起来都够不着,我怎么摸得到呢?"  相似文献   

2.
一辈子的谎     
演包青天那个演员,好像姓金的,名字忘记了,他说过的一句话我却一直记得.他在答"会否对妻子说一辈子都爱她"时说:"一辈子爱是不可能的,但我会对她撒谎.如果我愿意一辈子都对她撒谎说我爱她,这也是一种真爱."  相似文献   

3.
前几日,我打电话问候母亲时,察觉到了母亲嗓音里的异样,得知她感冒了.我打算请两天假,回去看看母亲.母亲一再阻止,怕耽误了我的工作."放心吧,不会耽误的啊."说完,我挂断了电话. 看见我来,母亲自然高兴,张罗着要给我做好吃的,父亲也推掉了与老伙计们的棋局,等在家里迎接我.母亲照例是大厨,我和父亲负责打下手,饭菜很快就上了桌.吃过饭后,我们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聊天,一家人其乐融融.傍晚时,李阿姨来叫母亲去跳广场舞,母亲笑着说:"闺女在呢,不去了."当时我正在玩手机,赶紧说:"我在也不影响你去跳舞呀."母亲摆摆手说:"你专程请了假来陪我,我哪能自己去跳舞?"我说不过母亲,只好由着她去.  相似文献   

4.
永恒的母亲     
我的母亲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 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我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读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母亲还是说不晓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回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相似文献   

5.
正外婆本来是想把真相告诉他的,突然什么都不想说了,只趴在他跟前呜呜咽咽地哭。外婆一辈子不曾嫁人。外婆不是我的亲外婆,她是子衿姨的娘。我母亲从小就和子衿姨要好,她们两家住对门,数着日子一起长大的。我小的时候,母亲忙着做活贴补家用,常把我送到外婆家去。子衿姨很疼我,视我如己出。在我歪着脑袋想该如何称呼子衿姨她娘的时候,子衿姨摸摸我的头,笑盈盈地说:"叫外婆。"  相似文献   

6.
苏衍的脸"唰"地红了,他望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她就在我眼前,我想跟她一起去鼓浪屿看日出,一起手牵手吃所有的小吃,一起去首都看升旗,一起去西双版纳骑大象。如果她愿意,我会每天亲吻她的额头和手心,我会为她穿山海,爱她到白头。"  相似文献   

7.
自从母亲进了我的微信朋友圈后,我发表说说动态便有些拘谨,生怕一不小心透露了心事,母亲知道后会担心、指责,所以,我总是挑些无关痛痒的说一说,但是却总觉得不过瘾.向朋友说了我的苦闷,他们立马给我提出解决方案:拉黑父母,让他们再也进不到我们的朋友圈.依他们的话说:"让父母进了朋友圈,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眼皮底下,还有啥玩头啊?"我听后有些犹豫,毕竟母亲刚进我的朋友圈,而且对微信还热乎着呢.我每天发的那些说说,虽然是看了什么书,吃了什么菜,回到家,母亲总会饶有兴趣地问起我:那菜怎么做?喜不喜欢吃,那本书写的什么?感不感人?看得出来,母亲对进我朋友圈十分满意.我想暂时保留母亲在我朋友圈里的权利,但也给她约法三章:"针对我的说说,不可以评价,不可以点赞,不可以转发."  相似文献   

8.
爱的回报     
鲁瓜 《现代妇女》2010,(4):20-20
那段时间她常常想到死。生活突然变得黯淡无光,没有一丝希望。一场突来的车祸让她的两条腿完全失去知觉,她只能每天躺在床上,两眼呆呆地望着天花板。母亲送来的饭莱被她全部掀翻在地,她说我不要吃饭,我死了算了!她把所有的烦燥都发泄到母亲身上。母亲成了她的出气筒。  相似文献   

9.
我上初中时,父母的关系紧张起来.性格刚烈的母亲晚上常常离家出去,父亲把她找回后,总要不断地发誓、哀求、许诺,一直折腾到天亮.有一晚我半夜醒来,忽然看见床前坐着一个黑影、一惊之下,才发现是父亲在默默垂泪.长叹一声后,父亲抚着我的头说:"如果不是为了你,这日子我真不想过下去了."  相似文献   

10.
一天,男孩对女孩说:"如果我只有一碗粥,我会把一半给我的母亲,另一半给你。"那一年男孩12岁,女孩10岁。 过了十年,他们的村子被洪水淹没了,他不停地救人,有老人,有小孩,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惟独没有去救她。当她被别人救出后,有人  相似文献   

11.
王志文深情地说:"我父亲去世得早,母亲一直守寡到现在。在我的心目中,母亲就是一座伟岸的大山,她用瘦弱的肩膀承担着生活的风雨,艰难地把我们三个儿子抚养成人。我走的每一步,都凝结着母亲的心血和汗水。"  相似文献   

12.
为母亲征婚     
夏爱华 《老年世界》2014,(23):29-29
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人独居。我让她搬到我家里住,她不肯,说住惯了老房子,不想挪地方。我想给她安装电话,这样方便联系。可母亲说听不惯电话铃声。她嫌吵,想安静地生活。  相似文献   

13.
送母亲出嫁     
父亲病逝后 ,我把悲痛欲绝的母亲接到万县 ,与我这个长子一起生活。虽说家里经济不太宽裕 ,但完全能够满足并无奢求的母亲的需要。我把母亲送进老年大学 ,她学画画 ,很快就入了迷。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 ,寡居了5年的母亲也从丧偶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她性格开朗 ,从老年大学回家后 ,总有说不完的话。后来 ,还有意无意地讲起了老年大学学员找老伴的故事。母亲当趣事来谈 ,我们当笑话而听 ,并没有多想什么。再后来 ,母亲笑着提起 :“滕校长这人真逗 ,说要给我介绍对象 ,也不问人家愿意不愿意。”我听了还是没有在意。不料 ,年底的一天 ,母亲趁着…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我把原来的一居室换成了敞亮的三室一厅。地方大了,就想着把湖北的母亲接到北京住。老妈听后,高高兴兴地答应了。可老妈没来几天,就开始对我雇的保姆看不顺眼了。有一天,老妈悄悄地把我拉到里屋问:"雇个保姆这么贵,既然我来了,还要什么保姆?"我乐了:"妈,咱现在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留念     
侯正 《老年世界》2008,(1):22-22
母亲拿出两块钱,叫我买两节电池,说她想听听收音机。我对她说,收音机烂得听不成了。我拿过那个像砖头一样大小的半导体收音机,把前后烂的地方指给她看,可她就是听不进去,还说外边是烂了一点儿,可里边还行,装上电池还能听。她告诉我,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有时就想听听收音机。  相似文献   

16.
琴心 《伴侣(A版)》2015,(1):10-11
曾在韩国当"练习生" 张碧晨1989年生于天津,初中、高中都考到天津河东区最好的中学天津七中.母亲是平津战役纪念馆的管理员,父亲跟朋友做点小生意,家人和文艺工作完全不沾边. 张碧晨说,自己的艺术细胞遗传自母亲."妈妈喜欢唱民歌,我小的时候,妈妈单位有文艺演出时就抱着我去唱歌."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学生迟到的故事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有段时间上学总迟到,老师为此找其母亲谈话.母亲知道后,没有打骂孩子.在临睡觉前,她问儿子:"告诉我,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却总迟到?"孩子先是愣了愣,见母亲没有责怪的意思,就说:"我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母亲听后笑了.第二天一早,母亲跟儿子一起去了河边看日出,面对眼前的景色,她感慨万分:"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儿子没有迟到.放学回家,儿子发现书桌上放着一块精致的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有个大学校友给我打电话,说她出了本反响不错的言情小说.我一听大惊,这校友大学时学的可是土木工程专业.我忙问她怎么会变魔术一样变成了作家,她笑笑说:"其实很简单,我就是每天睡觉前都抽出一小时来写字."  相似文献   

19.
母爱如棉     
前阵子,母亲喜滋滋地告诉我:"今年种的棉花一两都没卖,给你做了四床大棉被."我叹气,天远地远,做了我也拿不来.她却笑着说,总有办法的.我知道,她因为我出嫁那年,刚好没种棉花,为这事一直耿耿于怀. 我其实没少开导她,买的棉被轻巧又实惠,而且远隔数百里,棉被又重又占地方,搭车很不方便,等我将来有私家车了,您再帮我做两床.她却等不及,悠悠地说:"等我老了,就没力气种棉花了,还不如趁现在能劳动的时候,给你做几床.在农村,谁家姑娘出嫁不是十床八床棉被,全都是自己家种的."她觉得,她亏欠我.  相似文献   

20.
送母亲出嫁     
父亲病逝后 ,我把悲痛欲绝的母亲接到万县 ,与我这个长子一起生活。虽说家里经济不太宽裕 ,但完全能够满足并无奢求的母亲的需要。我把母亲送进老年大学 ,她学画画 ,很快就入了迷。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 ,寡居了5年的母亲也从丧偶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她性格开朗 ,从老年大学回家后 ,总有说不完的话。后来 ,还有意无意地讲起了老年大学学员找老伴的故事。母亲当趣事来谈 ,我们当笑话而听 ,并没有多想什么。再后来 ,母亲笑着提起 :“滕校长这人真逗 ,说要给我介绍对象 ,也不问人家愿意不愿意。”我听了还是没有在意。不料 ,年底的一天 ,母亲趁着我一人在家 ,郑重地对我说 :“滕校长给我介绍了他的一个战友 ,叫黄绍和 ,也当过校长 ,现在离休了 ,你说去不去见面?”我正准备出差 ,就顺口说 :“可以呀!”转而想到这是一件大事 ,得细细思量 ,又说 :“好事不要着急 ,还是等我回来再说吧。”母亲没有吭声。几天后 ,我出差归来 ,妻子悄悄跟我说 :“妈妈在滕校长家与那个人见过面了。听妈的意思 ,双方还挺满意的。”我这才感到箭在弦上 ,已经非同小可了。年近花甲的母亲还想再为人妻 ,我首先想到的是面子往哪里搁。当晚 ,我急忙把弟弟叫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