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李平 《领导科学》2023,(1):150-151
<正>“大思政”是一项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与新时代教育发展内涵密切融合。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大思政”全过程链中的重要环节,彰显着新时代协同育人的价值观。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课程思政建设机制不成熟、教育主体育人能力不足、课程思政内化认知度不高等现实问题。由冯刚、张晓平、苏洁主编,人民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一书,从历史发展角度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完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方法、提升高校课程思政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   

2.
邓伟  乔庆伟 《科学咨询》2022,(8):182-184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启发其他课程的思政建设有重要意义。其建设思路应从以理念为先导,做好价值引领;以目标为导向,把握思政方向;以内容为重点,融合思政元素;以方法为依托,优化课堂教学;以评价为抓手,提升思政素养五个方面入手,并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深入推进“三全育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3.
史艳芳 《科学咨询》2023,(4):211-213
调研发现,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还存在难以连贯实施的问题。从认识上看,高职院校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存在误区;从课程内容体系上看,思政课的课程文化支撑不够;从课程实践上看,课程思政缺乏有效推进机制。基于此,本文在分析苏州市职业大学“双主体”课程思政模式的基础上,提炼其优势,并针对问题提出课程思政连贯实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吕文平  刘春元 《科学咨询》2022,(10):166-168
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培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是自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我们面临的重要议题,我们对于下一代的培养应着眼于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明天,必须把思政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课堂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思政课教学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本文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根据课程的特殊性,从两方面入手,实现课程思政的双重建设。一方面,将其作为一门普通课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专业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育人目标;另一方面,利用这门课程的学科特点和专业走向,引导学生构建课程思政教学管理系统,为专业课老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资源平台,推动深化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  相似文献   

5.
任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实施主体,对课程思政的落实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从任课教师视角讨论课程思政建设问题,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理念来引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并从课程内容、教师学生的行为规范以及具体落实三个层面论述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同时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在自身素质和德育意识方面...  相似文献   

6.
孙亚红 《科学咨询》2023,(1):193-195
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是高校课程思政内容的重要来源和支撑。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但现阶段存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不够、教师队伍能力水平欠缺、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不足、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支撑不强等问题,需要高校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育人格局,切实抓好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校园文化“主打色”,提升课程思政改革实效。  相似文献   

7.
张嬿妮  杨丹  舒盼 《科学咨询》2023,(12):232-234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应急安全类专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学发展的关键方向。正确认识和理解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建设内涵,构建完善的应急安全类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高校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的需要。本文将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课程思政理论和研究生教学实践,界定了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内涵。在遵循正确的教学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本文从教学背景、教学投入、教学能力、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这五个方面构建了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旨在深入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为应急安全类专业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课程思政"建设是现实所需,体现新时代网络思政教育的要求与价值。该文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阐释了高校"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内涵、探析了"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创新模式,提出了加强"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顶层设计,围绕"互联网+课程思政"的目标,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体系,依托易班平台构建大学生网络大思政格局,发挥"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专业思政是解决课程思政各自为政、思政同质化问题的重要手段,能为实现三全育人提供有效支撑。本文从专业思政的内涵要求出发,分析了当前专业思政存在的三大困境:系统性不强,课程间缺乏统一规划;内容割裂,教法上思政融入太硬;考核不明,教学成效无法衡量。随后从顶层设计和机制建设两方面剖析了困境的成因,最后基于OBE理念设计了专业思政路径:顶层设计、机制先行;设计目标、分解课程;挖掘元素、隐性实施;评价效果、反馈改进。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本文针对矿物加工前沿创新课程,主要从如何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何加强培养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如何灵活运用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深入剖析矿物加工前沿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努力搜集思政元素案例,精心设计思政教学思路,从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矿物加工前沿创新课程中,践行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思政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稳步推进,而短期培训项目,也同样是课程思政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环。高校短期外语培训在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应该建立“以思想引领为核心,以建设大格局为引领层,以制度体系完善为保障层”的思政教育顶层设计结构,以探索短期外语培训中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文章对高校短期外语培训中的课程思政进行了实地观察并阐述,试图为高校课程思政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当今时代培养人才、立德树人的一项重要的灵魂工程,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不仅可以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也可以对学生的价值引领起到重要的作用。管理学原理作为经管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上存在着课程与思政内容脱离、思政形式简单、忽视培养学生能力等问题,文章以OBE理念为导向,结合管理学原理的专业特色,对课程进行反向设计,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建设改革。文章首先对课程思政的国内环境以及对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基本情况进行简单的阐释,其次对相关理念进行分析与说明,然后对管理学原理的课程思政改革存在的问题以及课程思政改革的总体思路进行探讨与分析,最后结合OBE理念论述了管理学原理的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研究如何在商科类高职院校进行语文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学生有效地进行价值观和职业精神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作为实施思政教育的主战场,大学语文应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根据本课程特点和商科院校育人要求,明确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4.
郭月楠  吕建永 《科学咨询》2022,(11):164-167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同向同行,意义重大。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尚未形成,教师缺乏合作机制,理念方法滞后。因此,需要建设高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机制,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着力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大力加强教师队伍沟通合作、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行为约束力,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通识课协同育人,共同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关键在于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本文以专题地图编制课程的教学实践为切入点,探索如何根据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的特点有效挖掘思政元素,并把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提出专题地图编制课程思政的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实施方法,并提出了结合课程思政内容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端节 《科学咨询》2023,(4):220-222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响应国家教育方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礼仪与国学作为一门富含思政元素的通识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注重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重点关注学生思想观念和实际行为的切实改变。课题研究小组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验证,最终探索出“讲、演、拍、思、践”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7.
周亚芳 《科学咨询》2023,(10):239-241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念,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教育学基础是高校面向师范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是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载体。本文按照师范生培养“为什么要立德树人,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怎么立德、怎么树人”这一逻辑展开,并提出教育学基础课程的思政建设方向:转变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观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元素、优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等。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要从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多维度融入思政内容,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要结合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科学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  相似文献   

19.
杨鸿 《决策探索》2021,(2):36-37
全方位育人是新时期思政课程建设的重要方向.长期以来,大中小学思政课程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的现实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级教育者和管理者.如何打破思政教育"孤岛"困境格局,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已经成为大中小学思政课程建设中的热点议题.福建省在落实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全面统筹大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分子化学作为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材料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其“课程思政”能够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当代大学生培养质量。针对理工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学效果不明显、专业知识融入思政元素难度较大、思政教育途径不明确等问题,笔者力图在高分子化学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笔者从构建材料类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出发,全面探索思政教学资源的挖掘与融合,同时构建行之有效的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考核体系,以提升思政教学效果。本项目的开展将有力推动材料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为理工科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开辟一条新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