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交车上,我多么不想看到有老人站到我座位旁边来检验我的道德。然而,还是有一位老人站到了我身边。我70岁的母亲也曾这样站到了一位姑娘的座位旁,姑娘连眼皮都没有抬。母亲就扶靠在姑娘身后的座椅背上,我在母亲身边一只手拽着吊环,腾出另一只手半搀扶着她,一直坚持到终点,姑娘始终没有抬起眼皮。  相似文献   

2.
母亲做的饭     
小时候,我没怎么吃过母亲做的饭,记忆里,母亲好像很少做饭.我们和外婆在一起住,父母平日都忙着上班,外婆每天在家里照顾我、料理家务,操持一家人的一日三餐. 外婆做的饭很好吃,而且因为了解我的喜好,总能做出让我大快朵颐的饭菜.相较之下,母亲做的饭就让人难以下咽了.一次外婆出了趟远门,母亲刚好休息,到了饭点,我捂着肚子直喊饿的时候,母亲才想起来要做点什么给我吃.鼓捣了大半个小时,母亲端出了一碗面,看起来却像一碗面疙瘩,可能是酱油放多了,黑乎乎的,和外婆做的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我尝了一口,差点吐出来,是真的吐.母亲大概也觉得实在太差劲,便带我去外面吃饭,填饱了我的肚子.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手机     
春节回家,临返城时,父亲坐在家中破沙发上.一改往日陪母亲送我一程的习惯,像有心事.几次嗫嚅着嘴,欲言又止。我问:“爸,你怎啦?”母亲接过话来:“别理他,这老头越来越像个孩子,真是老小老小!”我问妈,爸到底怎啦?母亲拗不过我,半是埋怨半是答我:“你爸想要个手机!”  相似文献   

4.
父亲走后,母亲独自住在老屋里。老屋在市郊,离我住的地方很远,我几次接母亲来住,可母亲觉得吵,总是住不长久。弟弟在上海,也曾接母亲去住,但弟弟每天早出晚归,母亲孤零零的留在家里,呆了半年,母亲又坚决地回来了。  相似文献   

5.
在我生活中出现的第一朵情人节玫瑰,与爱情无关。那是二月的一天,季节还在春与冬之间徘徊。在拥挤不堪的公共汽车里,我好不容易抢到一个座位。我的身边,站着一个男孩,拿着一束红玫瑰。他把花束高高地举着,在挨挨挤挤的人头间,力求一席之地。车跌跌撞撞,他摇摇晃晃,有人推他一把  相似文献   

6.
雪夜打车记     
年三十夜,我在母亲家吃完饭已经九点了。我摇摇晃晃地下楼后一下子傻了眼,雪大得惊人,而且是那种非常讨厌的雨夹雪。没走几分钟,我的鞋就全湿了。我站在路口等出租车,足足等了半个小时也没等到一辆空车。前面路口有个姑娘站着,看得出来也在等出租车。我走过去,说:"车太少了,你招到叫我一下,我招到  相似文献   

7.
郭华悦 《当代老年》2009,(12):25-25
最早的时候,母亲喜欢听戏。不管是哪个地方的,她都听得如痴如醉,有时还能跟着哼上一两句。后来,家里有了第一台电视机。那时,我已经十来岁了,迷上了武侠片。一放学,我便用最快的速度冲回家,打开电视,两眼盯着屏幕上的那些大侠。可时间一久,我又觉得心里不安,因为母亲看不到她喜欢的戏剧节目了。  相似文献   

8.
我们是兄弟     
1我出生那天,他和父亲一同裹着家里唯一的那件棉大衣,马不停蹄地给母亲送来了糖水鸡蛋。他刚进门,还顾不得拍落身上的雪花,便欣喜若狂地四处找寻:"妈,小弟呢?小弟在哪儿?快让我抱抱。"这是母亲在后来的很多年里,最喜欢提及的一幕往事。那年,他6岁,我刚出生,尚未取名。后来,在一次通宵达旦的农活中,他顿然消失了。母亲哭着找了整整一天,险些把茫茫田野翻遍,可还是找不到  相似文献   

9.
前几日,我打电话问候母亲时,察觉到了母亲嗓音里的异样,得知她感冒了.我打算请两天假,回去看看母亲.母亲一再阻止,怕耽误了我的工作."放心吧,不会耽误的啊."说完,我挂断了电话. 看见我来,母亲自然高兴,张罗着要给我做好吃的,父亲也推掉了与老伙计们的棋局,等在家里迎接我.母亲照例是大厨,我和父亲负责打下手,饭菜很快就上了桌.吃过饭后,我们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聊天,一家人其乐融融.傍晚时,李阿姨来叫母亲去跳广场舞,母亲笑着说:"闺女在呢,不去了."当时我正在玩手机,赶紧说:"我在也不影响你去跳舞呀."母亲摆摆手说:"你专程请了假来陪我,我哪能自己去跳舞?"我说不过母亲,只好由着她去.  相似文献   

10.
安子 《女性天地》2005,(8):28-28
我一直以为父亲不爱我。在我九岁的时候,母亲病故了,从此父亲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沉默寡言的人,他很少开口说话,对我的教育仅限于拳头。从小我就吃够了父亲的巴掌,挨够了父亲的鞋底,在一次次挨打之后,我在心底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离开父亲。后来,我终于如愿以偿踏进了大学的校门,作为村里二  相似文献   

11.
蛰居青年     
据说现在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一个群体:每天24小时有23小时呆在家里,另外一小时用来出门购买生活必需品,这一小时还得是天黑的时候,有人将这群人命名为蛰居青年.起初我以为所谓蛰居青年不过是自由职业者的另一称谓,后来到网上"百度"了一下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相似文献   

12.
杨生文  靳静  孔庆利 《职业》2016,(8):12-13
虽然孝顺,但作为儿子,谢连喜对母亲有愧疚的. "我们姊妹四人轮流在母亲家里住,照顾母亲.母亲特别喜欢这个儿子.有一次,母亲想他了,给他打电话说'家里没吃的东西了'.母亲不直接说你来吧,我想你了,只是借口说没吃的东西了,心想这样儿子一定会来."  相似文献   

13.
他是丢在人堆里绝对找不着的那一种 我出生在中原大地的作家之乡--河南某市下面的一个县城,父亲在政府任职,母亲是一所学校的校长,可以说我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从不知什么是吃苦.高考后,我被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录取了,师范毕业一股是当老师,但家里已有两个老师(母亲和嫂子),我觉得她们挺辛苦,就不想凑这个热闹.可我下一步怎么走呢?也许是父亲在政府任职的原因,我对法律很感兴趣,常捧着那些枯燥的、没有故事情节的法规条文看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14.
最近,舅妈去世,两个表姐哭得像泪人一样。她们一再地说,如果她们留在家里,妈妈就不会死得这么早。她们后悔、愧疚,觉得对不起妈妈。当年,两个表姐为了更好的发展去了上海,家里只留下了父母二人,她们每年回家与父母相聚的时光很少。后来母亲瘫痪在床,全靠年迈的父亲照顾。母亲每天只能对着天花板,极其孤寂无聊,只要有人来看她,她就拉着人家聊得无休无止。就这样,一天一天,十几年过去了,这样的日子好像永无尽头。可是这次,母亲因呕吐住进医院,没过一个月就撒手人寰。女儿们再深的懊悔也于事无补了。  相似文献   

15.
正陪我妈在北京住院,有天病房里来了个老太太,70多岁,很瘦。一般病人都有家属陪,但这位阿姨没有,就一个人佝偻着身子进进出出办手续。她走路慢,又不够灵敏,年轻人半小时搞定的事,她折腾了俩小时。所有手续都办完后,她给儿子打电话,平静而简单  相似文献   

16.
少年时,因为家里房子很小,我和父母睡在一间房。15岁那年,一天晚上我突然被妈妈的大声呻吟惊醒,接着被眼前那赤裸裸的情景吓呆了。忽然觉得这是一种罪恶,从此有了对父亲甚至对男性的一种憎恶感。读高中时,有一次体育课下课后,在空无一人的健身房,体育老师口q我扶着栏杆弯腰站着,他伏到我身上,紧紧抵住我的臀部,我拼命挣扎逃脱了。很长时间里,每想起这个情景,我就恶心想吐,一看  相似文献   

17.
正希望生命能有奇迹,让爱延续。2016年10月的一天,江苏苏州的一家医院里,一名面容苍白的年轻母亲,正躺在洁白的病床上,极其艰难地书写着日志。她时不时地瞥一眼身边的女儿,目光里流溢着无尽的不舍,还有说不出的爱恋。这位年轻的母亲,就是被称为"苏州最坚强妈妈"的林茹。1年前,她在身染重症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生下女儿。预感到女儿长大成人后,会缺乏最为珍贵的母爱,她突然有了一个特殊的做法:那就是提前写下25年的生日祝福,让女儿在今后成长的每一年,依然体味到一种难言的爱,其实时时刻刻陪在自己身边……  相似文献   

18.
在我生活中出现的第一朵情人节玫瑰,与爱情无关。那是二月的一天,季节犹自在春与冬之间徘徊。在拥挤不堪的公共汽车里,我好不容易抢到一个座位。我的身边,站着一个男孩,拿着一束红玫瑰。他把花束高高地举着,在挨挨挤挤的人头间,力求一席之地。车跌跌撞撞,他摇摇晃晃,有人推他一把,有人瞪他一眼,他就不断地向人道:“对不起。”看他的年纪,应该是学生。他为什么不乘出租车呢?莫非这一束花已经用去了他全部的积蓄?或许这束花就是他一点一滴积蓄起来的梦想。窗外,掠过灰蒙蒙的街景。有冷风一阵一阵,从破了的车窗里刮进来。车厢…  相似文献   

19.
妹妹的来信     
我和弟弟离家读书后,妹妹就是家里唯一的"文化人"了。母亲没读过书,父亲读的书不足以将一封信写完整。总之,我们与家里的通信联系全靠妹妹执笔。"文化人"是我们送给妹妹的称呼,其实她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她是自己主动弃学的。家里拿不出足够的学费,当时大概也就几块钱吧。老师说,再不交齐学费就不要读书啦!第二天,妹妹就把一张破桌子和一把断了腿的椅子搬回家了。结果挨了母亲一顿骂。母亲骂她时有这样的内容:"今后连给  相似文献   

20.
卫宣利 《老年人》2010,(3):37-37
一天晚上,在家里陪朋友聊天。朋友的先生是位军人,长年不在身边。要命的是,朋友怀孕4个月了,身边却没个人照顾;加之工作上有些事情不如意,弄得心情很不好。为了帮助朋友排解烦恼,我像个心理医生一样,柔声细语开导她,还把从网上看来的笑话讲给她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