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峰 《老年人》2006,(1):30-31
25岁的孔素云出嫁了。10年前,母亲孙华与她签订的那份“道德协议”,如今成了她们母女幸福的见证。孔素云家住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她是父母的独生女,有过快乐的童年。然而,自打父亲吵闹着要跟她母亲离婚后,家里就再也没有宁静和温暖了。1996年的冬天,父亲为离婚大打出手,最终闹到了法院。孔素云哭着求情,但丝毫不起作用。她伤心至极,对着父亲吼道“:你要是为了别的女人跟妈妈离婚,我就向你学,让你看看一个失去父亲的女孩子是怎样堕落的。”女儿的话让人震惊,但她父亲不管不顾,还是狠心地说“:离婚是我和你母亲的事,你无法阻止。你是否堕落…  相似文献   

2.
在我12岁时的一天下午,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了所有关于做买卖的学问。当时,我正在父亲的家具店里打扫地面,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走了进来。我问父亲,可不可以由我来接待她。父亲回答说:“就看你的了!”“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  相似文献   

3.
前年的一天,偶然走到父亲工作过的那所学校门口,禁不住往里面看了看。忽然,一个老教师在我面前站住了,端详了我好半天,问:“你是不是关老师的儿子呀?”我说是。“你和你父亲长得一模一样。你在部队时,你父亲常拿你的照片给大家看,你真是一点都没变!”和她分别之后,我一边走,一边想象着父亲拿我的照片给同事们看的情景。  相似文献   

4.
最近阿雅心里特别纳闷,十五岁的女儿突然对父亲起了"敌意"。前几天,阿雅临时有事,让先生到学校给女儿送饭,没想到,女儿回来冲她大发脾气:"谁让爸爸去我班上?不是让你去的吗?"在家里,女儿也开始有意回避父亲,对父亲的问话很不耐烦,走路几乎是绕着走,父亲多望她两眼,她就反感……阿雅想,这是怎么  相似文献   

5.
正△:你好,我是一个单身父亲,有一个8岁的女儿。尽管我愿意为了女儿付出一切,但还是对她有着满满的愧疚感。: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女儿三岁多的时候,我前妻就跟别人走了,抛下我们父女相依为命。那时候我工资才2000块钱,几乎全花在女儿身上了,而我自己一天只吃一顿饭。:作为父亲,你真的很伟大,看  相似文献   

6.
8岁那年,她的父亲抛弃了家,留下她跟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在纽约当服务生糊口,有一天对她说:"孩子,我要努力赚钱让你上大学。等你大学毕业后,你就可以赚足够的钱了,那时,我们一起去环游世界,好不好?"  相似文献   

7.
永恒的母亲     
我的母亲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 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我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读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母亲还是说不晓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回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相似文献   

8.
相信自己     
小女孩索尼亚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里上二年级.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父亲问她原因,她抽泣着说:"班里一个同学说我又丑又笨,还说我走路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后,只是微笑着说:"你能摸得着房顶上的天花板."哭泣的索尼亚吃惊地反问道:"你说什么?"父亲又说了一遍:"你能摸得着房顶上的天花板."索尼亚忘记了哭泣,抬起头看着天花板,心想:"那么高,父亲蹦起来都够不着,我怎么摸得到呢?"  相似文献   

9.
八岁父亲抱着一个弃婴回家时,他理解母亲的怒骂和气愤,家里并不富裕,一家三口过着清贫的生活,父亲嗫嚅着说,怪可怜的,冰天雪地地被扔在县卫生院外面。母亲冷眼看着襁褓里的孩子,撇下一句,那你就自己管。母亲摔门而出后,他伸出手抚摸孩子的脸蛋,她竟然对着他笑了一下,他欣喜地叫了起来,他从父亲怀里接过她,仰着头对父亲说,以后我看着她。  相似文献   

10.
方林 《老年世界》2010,(6):12-14
六旬老汉郑同金在妻子病逝3年后,与一名27岁的年轻女子结婚。女儿敏敏却认为这名女子另有所图,极力反对。在反对无效的情况下,她向父亲索要母亲的遗产。父亲则认为,他给前妻治病已花去了大部分积蓄,仅存的10万元是他的养老钱,不能“分”给女儿。父女俩为此争得不可开交,你起诉我,我起诉你。2009年12月11日,法院判决父亲郑同金返还女儿敏敏诉求的遗产。  相似文献   

11.
父母离婚那年我有四岁,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父亲流着泪跪在地上求母亲不要走,母亲不停地用脚揣父亲。我平静地看着母亲头也不回地跑了,到现在我都很奇怪,为什么我那个时候没有追出去。一直到现在,我对母亲唯一的印象就是,她瘦瘦的,头发很长,特别的喜欢穿漂亮衣服,经常打我,特别是打麻将输了钱的时候。在母亲打我的时候父亲经常是用身体挡着将要落在我身上的棍棒,流着泪说,输了就输了,你打孩子干什么?后来父亲开始喝酒了,特别是在农闲的时候,一到晚上他就把自己灌得烂醉,但是他从来没有打过我,甚至发火的时候都不会骂我,只会流着泪摸着我的头呆呆地看着我。我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亲和村里的一个寡妇结婚了,那不是件光彩的事情,那个寡妇是出了名的"扫把星",还不到三十五岁就嫁了四次,让人害怕的是只要和他结婚的男人不出一年不是生病死就是发生意外死亡,她的第三个男人和她在一起是时间最长的,结婚一年零五天就在开山炸石头的时候被炸死了,听说尸体都没有找到,而父亲就是她的第五个男人。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个命运多舛的人。12岁那年遭遇车祸,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人生从此多了一张"残疾证",用我们村里那群小屁孩的话就是"你看,她是个瘸子!"初中毕业后我就没继续读书了,15岁那年,父亲重病离世。母亲南下打工挣钱,我在家既当姐又当妈,照顾9岁的弟弟。为了急于摆脱家庭,20岁生日刚过我就结婚了,但我的婚姻一点都不幸福。孩子4岁时,我向"三观"严重不合的丈夫提出离婚。我带着孩子,无处可去,母亲骂骂咧咧地收留了我,她也帮我照顾孩子。  相似文献   

13.
选择一种人生,就意味着放弃另外的人生。父亲是在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一次纸牌游戏上认识母亲的。当时,父亲的目光一刻也没从她身上移开。事情发生在她所在公司一年一次的野餐聚会上。当天他陪她步行回家。紧接着下个星期,父亲从芝加哥的家中给她寄了一张明信片:“记住我了吗?务请记住;因为最近的某一天我将给你打电话。戴维。”至今她还珍藏着那张卡片,我却对此感到迷惑不解。当时,虽然父亲已倾心于她,但她还没有拿定主意,至少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认定了他。正如父亲在我们小时候常说的那样,那天他出现在野餐聚会上纯属偶然。当时…  相似文献   

14.
段续擎讲述2000年父亲段连祥因怕来日不多,对她道出“方姨”就是川岛芳子这一秘密的经过: 2000年,父亲83岁(实为84岁,因回避而说“3”)时问我,还记得“方姨”吗?我说记得。父亲讲当时说是“亲戚”,其实不是亲戚,她就是川岛芳子,是朋友托我保护她。“朋友”者,乃国民党高官,通融买命,救出她来,又让我找房子。他早年在警察学校读书,结识于景泰和“七叔秀竹”,遂得借用郊区农村的房子。我父亲负责给她买日用品,送钱送物。  相似文献   

15.
她一直觉得,她的不幸福,是父亲一手造成的.因为她清楚地记得,是父亲向母亲提出离婚,母亲说父亲在外面有人了,虽然后来父亲净身出户,把房子和钱都留给了母亲,但在她幼小的心里便种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 母亲经常抱着她说,爸爸不要我们了,以后,只有我和你相依为命了.母亲还在她面前数落父亲的不是,这让她更加仇视父亲,以至于父亲跑到学校给她送生活费的时候,她接过钱,连声谢谢也没有说,扭头就走.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大福     
父亲从乡下打来电话,一开口就嚷:“儿子哎,你妈又骂我啦!”我笑:“什么事呀?”父亲说“我花500多块钱买了一张席梦思,你妈说家中有那么多床,何必再买。”我一听便明白,母亲是心疼钱了。母亲的脾气我知道,骂起人来,是越骂越起劲的,唯一能制止她的,只有我。每次父亲被骂得招架不住时,就打电  相似文献   

17.
我第一次感受到美国妇道文化,是在一次课余时间:一位女教授听说我的父亲49岁时就离开人世,很出乎她的预料,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她悲伤得就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这种情绪共鸣,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心  相似文献   

18.
圆子信箱     
提醒父母圆子:我是个正在中专就读的女孩。在我11岁那年,我的母亲因病去世。现在,我有了一个继母。继母生性善良,关心我,与我父亲相处得也很好。新妈的孩子归他前夫抚养。她曾说起过她前夫家的人不大通情达理,担心以后还会找她的麻烦。爸爸也受过生活的打击,变得沉默寡言。呆在家里,他们常常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我多么希望能有一个活跃的家庭气氛呀!既能得到父亲和继母的关怀和鼓励,又能给他们做女儿的能够给的欢乐。圆子,请你帮帮我。我怎样才能快乐起来呢?我能为父母分担些什么呢?湖南衡阳迷人迷人:你能关注父母的心情,倾…  相似文献   

19.
<正>她和父亲的那点儿暧昧记忆里,我6岁起就和她住在一个大院。她是一个精致的女人,不太漂亮,但是很会打扮,举手投足间都很有味道。小时候,妈妈和其他阿姨都穿着黑色或者深蓝的衣服,只有她,经常穿一条大红的裙子,鲜亮得让人移不开眼睛。她的丈夫在部队,一年才回来一两次。她和我父亲是初中同学,两家是世交。她管父亲叫"哥",管母亲叫"嫂子",  相似文献   

20.
郝金红 《职业》2013,(22):80-80
莉莉·格鲁伯尔只有高中学历,曾经是电台的一名送水工,给那些播音员和节目录制人员们送水、拿快餐,或是在他们忙的时候打打下手,后来却意外成为红极一时的意大利著名美女主播。莉莉出生于意大利米兰一个叫蒙扎卡地的小镇。4岁那年,她被父亲送到一个洗衣妇家里寄养。她还记得父亲对她的养母卡琳娜说:“如果她很懂事,你就让她做你一辈子的女儿!”临走前,父亲送给她一个旧收音机,后来就再也没有来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