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些年,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直播消费模式逐渐被大众接受,直播卖货渠道也成为许多商家卖货的首选,网红直播每天上千万的销售量已经引起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商品的功能性和享乐性出发,构建消费的二维结构,研究消费的二维结构对直播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秦丽娟 《经营管理者》2013,(32):241-242
本文概述了社交网络的来源和特点,说明了社交网络之所以得到大学生青睐的原因,研究了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特点,分析了社交网络对大学生行为和思想造成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最后提出规范社交网络对大学生行为和思想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新  马良  张戈 《管理科学》2018,31(2):71-82
 员工是否可以使用社交媒体是困扰企业管理者多年的问题。一方面,企业管理者担心员工使用社交媒体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从而禁止他们使用社交媒体;另一方面,由于社交媒体可以拓展员工的知识,企业管理者希望他们能够使用社交媒体提高工作绩效。        为进一步明确社交媒体使用的效果,基于表征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利用274份企业员工调查问卷的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社交媒体使用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影响。将社交媒体使用划分为基于工作的社交媒体使用和基于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检验二者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员工创新型绩效和常规型绩效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工作的社交媒体使用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基于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正向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员工工作满意度对他们的创新型绩效和常规型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对创新型绩效的影响更大;员工工作满意度在基于工作的社交媒体使用与员工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基于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与员工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男性员工在使用社交媒体时,更容易对工作满意;女性员工在工作满意后,更容易提升常规型绩效,而在工作满意度影响员工创新型绩效的过程中,男女员工不存在显著差异;职位类型调节社交媒体使用与员工工作满意度以及员工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与普通员工相比,管理者使用社交媒体后更容易产生工作满意并提高工作绩效。        研究结论为不同目的的社交媒体使用如何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员工绩效提供了微观知识基础,进一步丰富了社交媒体在企业内部使用及其影响的边界条件,深化了对于在企业内部使用社交媒体的理论认识,有助于对社交媒体使用、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员工绩效三者之间关系形成更完整的认识,并对企业是否应该禁用社交媒体给出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4.
社交媒体在企业经营中运用广泛,探索社交媒体嵌入对创业型领导者动态能力的影响机制,有利于创业型领导者更加高效地开展创业活动。通过对福建省334位农民创业者的调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社交媒体嵌入和动态能力之间的作用路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网络社群嵌入和网络媒体嵌入对创业型领导者动态能力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学习和社会资本在社交媒体嵌入和创业型领导者的动态能力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为此,创业型领导者应重视社交媒体的积极影响,利用社交媒体加强学习、积累社会资本,提高自身动态能力。  相似文献   

5.
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社交媒体中的广泛讨论与互动,为上市公司之间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社交媒体联结关系,本研究考察了社交媒体联结对公司股价溢出效应的影响.利用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的A股上市公司监管处罚作为外生冲击,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被监管处罚后,短期内受处罚公司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同时与该公司存在社交媒体联结关系的公司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也显著为负.排除竞争性解释和使用工具变量方法都证明社交媒体联结强度与股价溢出效应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同时,进一步分析也表明个人投资者负面情绪的传染效应是其中的重要影响机制.本研究拓展了人们对于数字经济时代社交媒体重要价值的认识,为加强中国资本市场风险管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珍珍  张虹 《经营管理者》2012,(8X):289-289
消费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接点,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群体,也受到社会消费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人情—面子"消费现象,这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物质消费的追求目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学生本身作为一个社会化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技巧。尤其是处在社会转型中的当今社会,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生这样一个次级群体的消费理念同时也在影响着他们的人际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7.
对于任何一种新闻报道对象,都可能影响读者的观念。在当代,报道对象、商家、消费者三者是紧密相连。尤其是一些新闻报道,会极大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特别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消费群体,由于能借助新媒体,通过大量信息的接触,会对他们产生的消费相当程度的影响。本文就利用问卷调查做量化分析,用数字语言来量化新闻传播的影响,结合数学模型、传播学和经济学知识,研究以媒体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8.
随着短视频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红“种草”视频成为产品推广的重要渠道,其中“种草”短视频的信息内容是营销成功的关键因素。信息双边策略是“种草”短视频创作中常用的信息策略,但目前关于网红“种草”短视频中的信息双边性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关注行为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本文基于双边说服理论及认知负荷理论,探讨了网红“种草”短视频中的信息双边性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关注行为的不对称影响。本文通过对15843个抖音“种草”短视频面板数据及一个行为学实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种草”短视频中信息双边性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关注行为的影响具有不对称关系。此外,信息偏向性和网红带货口碑在信息双边性和购买行为、关注行为之间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本研究拓展了网红营销中消费行为的研究范畴,深化了对短视频营销中信息双边策略的理解。同时研究结论对企业的网红合作策略及网红“种草”短视频创作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消费习惯的迭代,会使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形成机制发生变化。基于反思-冲动行为图式框架,以抖音和小红书用户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质化研究方法,解析用户处理信息的内心体验过程及信息呈现形式不同带来的差异化体验,构建消费意愿形成模型。研究提炼出影响社交网络用户反思-冲动系统运作的七大关键因素,厘清消费意愿形成的内部机理,发现知与行间的双向联系,揭示消费决策是理性与冲动交织作用下所达成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以“网红城市”为代表的城市竞争新模式,吸引网络注意力成为新时代城市营销与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网络关注度越高就越能拉动城市旅游增长吗?将中国328座地级市2011年~2018年的互联网搜索指数与城市旅游发展数据进行匹配,采用工具变量估计方法,首次定量识别了城市网络关注度对旅游人数和人均旅游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网络关注度显著增加了城市线下游客流量,但越依赖于旅游发展的城市,网络关注度增加反而限制了人均旅游消费.进一步分析表明,网络关注度下流量的迅速集聚,显著提高了旅游依赖型城市的公共服务成本,从而制约游客消费需求.在互联网时代的城市竞争中,政府通过打造“网红城市”促进旅游经济发展,需要着力破解城市公共服务与游客流量集聚不匹配的难题,将网络流量有效转化为城市经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1.
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工具,正逐步影响着传媒、电商、政府、图书馆等人们生活的各个行业和领域。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下思考社交媒体为档案馆对外传播带来的影响和效果,为我国档案宣传工作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究工作场所社交媒体使用对工作繁荣的“双刃剑”效应。从促进繁荣的资源增益路径来说,社交媒体使用可视为一种工作资源,增强了员工的关系能量,进而促进了工作繁荣;从阻碍繁荣的资源损耗路径来说,社交媒体使用可视为一种工作要求,会导致员工产生即时通信过载,进而阻碍工作繁荣。同时,实证检验结果也表明两种目的社交媒体使用的交互效应可以缓解即时通信过载,进而削弱其对工作繁荣的消极效应,即工作和社交两种目的社交媒体使用的协同作用对社交媒体使用所带来的资源损耗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通讯技术不断地的发展,各种社交软件层出不穷,基于这种新媒体的环境下,其中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开起了网络的信息交流的媒体时代.微博作为大学生获取信息重要途径,满足大学生对于思想交流的需要,本文主要分析在微博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开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正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也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它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社交网络等。社交媒体是一种能够赋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对于推动档案资源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档案馆已将社交媒体有效地应用于档案工作,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档案信息服  相似文献   

15.
当社交媒体进入企业内部的工作场所时,又能带来什么效用呢?基于这个问题的提出,在企业员工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下,以成都清华高科为例,探讨社交媒体与知识共享之间是否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社交网络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社交媒体招聘也成为大势所趋。如何应对这一新的形势,企业又快又好地招到所需人才,是摆在每一个招聘人员面前一个严峻的课题。本文在分析了社交媒体招聘的特征与优势,阐述了社交媒体招聘的策略及注意事项,为招聘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校大学生目前尚不能自给自足,没有经济收入,但又离不开消费,因此引导他们学会理性消费十分重要。近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华中师范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经济状况与消费状况的调查。调查表明,该校贫困生大部分受到了必要的资助和帮扶,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是合理并且健康的,但一些虚荣奢侈的消费观念也同时存在。通过这项调查了解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消费状况,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指导大学生合理消费,这对解决他们当下及未来的生活状态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微博等社交媒体崛起之后,营销行业与客户的互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相信很多决策者与我一样,对社交数据在这两方面的应用特别感兴趣,即:如何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传播,从而引导市场并建立营销渠道?如何从社交媒体领域获取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以便更深入地了解现有及潜在客户?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相对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经济不独立,而消费却相对独立。然而大学生在消费方面存在依赖性、超前性、攀比性、无规划性等负面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本文从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消费所存在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了大学生社交效能感量表的5个因素,分别是应对陌生人、社交信心、亲和力、社交主动、应对社交困境,再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确定了量表五因素结构模型。通过信效度分析,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用于大学生社交效能感状况的测量,为大学生社交效能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