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走过了95年的路程。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中,党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历史证明,人民对党的长期拥护和支持,来源于中国共产党模范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几十年如一日,相信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一、共产党之所以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是由  相似文献   

2.
从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从陕北来到西柏坡,到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以及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机关由陕北东渡黄河到达西柏坡,再到1949年3月党中央迁往北平,两年多的时间,使西柏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山村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最关键阶段的战略指挥中心。一段特殊的历史使得西柏坡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意义——西柏坡精神。毫无疑问,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这对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提出了新的要求。执政党是人民群众和公共权力之间联系沟通的纽带,并充当人民群众监督和控制公共权力的利益代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依法治国需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坚强而有力的领导。政党现代化已然成为推动二者实现的逻辑基础和主体力量。政党现代化的基础是实现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和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前提是实现政党法治化和公共权力运行法治化。公共权力运行法治化需要通过培育法治理念、完善制度建设、构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等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龙州起义精神既是红八军和左江各族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精神,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充分展现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弘扬龙州起义精神,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要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加强各民族团结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构成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成今天这样一个繁荣昌盛、团结统一、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社会主义的中国能够取得今天这样令…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和李达都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他们早年就很熟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队伍上井冈山开辟苏维埃革命根据地,领导中国人民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李达却脱离了中国共产党,以教书为业,讲授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和干流,黄河政治文明是黄河文明最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部分,全面、客观、辩证、长远地分析黄河政治文明的精神内核,萃取其治理智慧,是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逻辑。黄河文明具有丰富的优良政治基因,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大一统的国家观,民惟邦本的价值观,贤能在位的用人观,阴阳平衡的秩序观,五行生克的变革观,总揽枢要的领导观,刚柔相济的治理观,家国一体的人生观,协和万邦的外交观。文明乃民族灵魂与文化血脉,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必须对黄河文明的优良政治基因进行审视、提炼、转化、创新、运用,以增强国家现代治理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省、文化自新、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经过8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封闭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能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巩固执政地位,取决于对自身执政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取决于按照执政规律去加强党的建设。因此,不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肩负着治国理政的重大责任。与其他执政党相比,中国共产党不仅有着更为远大的理想与抱负,而且领导着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要把这样一个大国领导好、治理好,顺利实现宏伟的目标与理想,就必须不断提高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 党的十六大再次把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作为党的建设所要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之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就现实而言,新时期国际与国内的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改革到了攻坚的阶段,各种挑战纷至沓来。能否面对挑战作出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回应,是一个政党是否成熟的表现;就长远而言,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是历史形成的: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它的永久的合法性需要新的历史的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肩负着如此重大的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一时一刻也不敢有所懈怠。 邓小平同志说:“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江泽民同志说:“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说得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因时而变因时而新因时而进。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真正成为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的改变、新治国方略的确立要求党必须依法执政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必然带来执政方式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游劝荣 《领导文萃》2008,(14):15-18
(一)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选择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在自觉认识、认同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张的基础上。以前赴后继的牺牲,用生命和鲜血作为“选票”.对中国共产党表达了支持和拥护。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和维持其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1937年到1945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团结、动员全国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坚决、毫不妥协的斗争,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了政治领导的作用。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  相似文献   

13.
选举是现当代民主的一种主要形式,是衡量民主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防止独裁和专制的一个有效工具。选举既选择领导者亦选择重大社会发展政策,在此意义上选举又是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途径。选举制度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工具,1949年以来,我国选举制度取得重大进步,当然也有一些缺陷。我们需要在吸取西方选举制度和我国传统政治思想优点的基础上改革选举制度,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人民群众是政治合法性的最终源泉,因此选择各级领导者和重大社会发展政策,既要体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又要凸显人民主权,即"双向责任"原则,这一原则是未来我国选举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独领风骚的“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中国模式”,实质上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席恒  余澍  李东方 《管理世界》2021,37(4):12-23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来,始终秉承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特别是在事关民生的社会保障领域,从建党初期的民生主张到政策实践,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社会保障初步探索到陕甘宁边区的社会保障工作,从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团结一切力量的人民保障到建国前期的劳动保险制度确立,从改革开放时期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积极探索到新时代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中国共产党基于时代变化的条件约束和保障民生福祉的目标约束,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保障对象不断扩大,保障项目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建党初心和奋斗目标,以100年的光辉成就,实现了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领导,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教育和武装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主张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思想领导在党的领导方式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鼓舞斗志的重要作用.意识形态是政党传播影响的重要工具,也是执政党实现社会控制和社会整合的一个基本手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信念更加坚定,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与此相伴随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领导上形成并保持了强大的领导力.那么,中国共产党何以形成如此强大的思想领导力?这与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思想领导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正>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边区开展了为期十几年的革命斗争,并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政权建设,陕甘宁边区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活发生了深刻变革。这一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是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服务,与之相对应,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体制建设也是为这一工作重心服务。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五位一体"社会治理体制中的追随力是指政府、社会组织及公众等社会治理主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公共利益至上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必备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具体包括向心力、决策力、执行力、判断力、协同力、服务力、发展力和创新力八大要素。需要通过加强党委的领导力、发挥政府双重角色作用、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和提升公民能力等途径提高各治理主体的追随力,以形成更强有力的合力来提升党委领导力的效能。  相似文献   

19.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在中国,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要肩负起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不懈地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20.
从领导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到团结带领13亿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革命党转变成一个执政党。作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地域和历史、文化大国执政的执政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