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立  张松 《办公室业务》2023,(22):43-45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当前,应当从新时代大学生教育规律入手,把握爱国主义教育时代内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新疆地域特色、民族习惯相结合,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大学生爱疆、爱国情感,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润疆”工程的推进,为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文化润疆”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关系,浅析“文化润疆”背景下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抓好大学生党员的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整个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精神面貌。本文通过深入挖掘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鲜明主题和内容升华,并以实证调查的方法对当前在大学生党员群体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情况逐一论证,以此为基础提出构建大学生党员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了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在高校加强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对高校学生同样具有深远意义及作用。为此,要注意教育的中华民族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了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在高校加强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对高校学生同样具有深远意义及作用。为此,要注意教育的中华民族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5.
邓涛 《决策与信息》2008,(12):102-103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和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高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来自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的冲击和挑战。如何与时俱进地强化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历史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覃凤英 《科学咨询》2005,(21):38-3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了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在高校加强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对高校学生同样具有深远意义及作用.为此,要注意教育的中华民族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  相似文献   

8.
刘伟 《决策探索》2010,(12):42-42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前言明确提出.“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和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爱国主义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爱国教育必须从小抓起,抓好、抓落实.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在小学生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既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又是孩子们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课。  相似文献   

11.
郭书明 《科学咨询》2009,(14):20-20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在小学生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既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又是孩子们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课.  相似文献   

12.
朱彦瑾 《决策探索》2008,(20):28-29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13.
红色基因展现着近代以来我国爱国主义精神的发展,代表着我国爱国主义最深刻的内涵。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用好红色资源,激活爱国主义教育的物质载体;讲好红色故事,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形式;转型"红色"话语,占领爱国主义教育的网络阵地;传承红色基因,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是网络社会和经济时代最强大的国防”,这是俄罗斯总统普京说过的一句话,作为当今世界两个有影响力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中国和俄罗斯从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去重视在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由于历史沿革和民族文化等原因,两国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各有不同,本文通过在一些方面的对比研究,取长补短,对我国在高校学生中更好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强大的情感力量,深深地扎在中国的历史土壤之中,是推动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青年军官作为军队的有生力量更应该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为忠诚履行我军的历史使命、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统一勇挑重担。  相似文献   

16.
蓝天  高博 《管理科学文摘》2012,(20):132-132
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饱含沧桑而不倒、历经磨难而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核心即——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需要用切实行动去践行。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能促使大学生民族自信心、历史责任感等不断增加,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本文以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为例,结合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展现状,提出高校图书馆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爱国主义教育与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意义。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新时期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多种手段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育、实践教育、校园文化环境和网络文化,可以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正>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尤其需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职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这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理性爱国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理性爱国主义思想,践行理性爱国主义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作为教师向学生传授理性爱国内容,引导学生践行理性爱国行为的重要工具,对于理性爱国教育效果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效果,文章主要分析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发展的几种具体教学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