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5岁的老人雷华仙,用残存的左手雕出了150余件精美根雕作品,并多次被展出,让人啧啧称奇。雷华仙老人出生在湖南省常宁市新河镇高滩村。15岁那年,他和哥哥同时被抓了壮丁。1945年9月,日本宣布停战投降,兄弟俩领到几块饷钱回了家,发现父母竟还健在,一家人相拥而泣。谁料,1947年5月,雷华仙再次被国民党抓壮丁。1949年,所在部队在四川被人民解放军改编,他才获得新生,成为了一名革命军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雷华仙跟随部队奔赴前线作战。他参加了汉江战役、西海岸防御战和高山里、铁山战斗等大小战役,多次…  相似文献   

2.
贺吉元 《老年人》2003,(8):36-37
1950年初秋,上海军管会文艺处干部沈之瑜和中共“一大”代表周佛海的遗孀杨淑慧,受中共上海市委的指派,寻找“中共一大”会议旧址。时间过去了将近30年,加之战争的破坏,一切都变了,要在上海找到党的“一大”会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时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姚溱,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极为重要的线索:周佛海之子周之友说他父亲的《往矣集》里,提及了他出席中共“一大”时的情形。沈之瑜直奔上海市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由于周佛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堕落成为大汉奸,臭名昭著,他的著作早就被查封了。一番折腾,沈之瑜好不容易才在尘封的书堆中找…  相似文献   

3.
正1927年蒋介石被迫下野东渡日本,李烈钧代任国民政府主席,成为南京政府的负责人。中央政治学校学生请愿,要求蒋介石复职。政府却下令开枪,当场打死学生1名、重伤5名。在中央政治学校任教的教授方东美等,当即抬着棺材游行示威。正因此事,国民党高层很快给方东美送来了党证,还请他务必收下,可他却不予理睬。一年后,国民党办党员归队登记,方东美还是不理不睬。有人放话:"方东美为何不归队?"方东美却正义凛然地回敬道:"我从未申请入党,为何归队?那个党证是你们硬塞  相似文献   

4.
唐人 《中外书摘》2008,(11):68-70
两封国外密电 日本广岛、长崎遭受美国原子弹攻击后,原子弹成为二战结束后举世瞩目的“新科技”。日本投降尚不满两个月,国民党重庆政府驻瑞典大使何风山,在1945年10月从斯德哥尔摩给蒋介石打了一通密电,这是驻外大使必须定期呈给蒋介石的例行“舆情报告”。  相似文献   

5.
秋实 《老年世界》2009,(21):8-9
七十多年前,他作为一名日本士兵,参与了侵华战争。6个月后,因为“看不惯军队烧杀抢掠”,他逃跑了。回不到家乡,他辗转来到山东济南,并在这里安了家,从此再没离开。此后的七十多年里,他尽全力帮助周同的人,并拒绝了回日本。他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赎罪——七十多年来,山崎宏一直在为那场战争赎罪。  相似文献   

6.
胡坚 《老年人》2011,(7):26-26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使我想起了党的发起人之一、我的恩师李达教授。李达1890年出生于湖南永州,早年曾在长沙、北京等地读书,后留学日本。1921年7月,他在上海出席了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局成员。大革命失败后,他专心从事学术研究,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7.
何立波 《老年人》2007,(4):40-41
1936年,党中央进驻延安。当时,延安地区日伪顽斗争形势错综复杂,在对陕甘宁边区渗透的敌对势力中,有日本特务,也有国民党特务,而国民党特务对延安的威胁更大。蒋介石曾多次指示戴笠,要他选派行动组的特务混进延安,暗杀中共领导人。因此,延安地区乃至整个陕甘宁边区隐蔽战线的斗争,成为这一时期中共反特斗争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亲日的汪伪政权中,有三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他们分别是:汪精卫、陈公博和周佛海。这三个铁杆的亲日派,用钱钟书的话说,"天底下除了向日葵,再没有比他们更亲日的人或东西了"。他们三人中,周佛海被排名为第三号大汉奸,但论起好色来,他在其中绝对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9.
"西安事变"后,宋美龄在去西安的飞机上拿出一把枪交给美国顾问,说:"如果叛军对我不礼貌,你直接枪杀我。"张学良"西安事变"后被囚禁,在审判法庭上居然还带枪。审判长问他带这玩艺儿干吗?张说:"判完我后,肯定要关我,如有人侮辱我,我就自杀。"段祺瑞手下的师长温公尧带了一堆钱到上海,黄金荣很眼馋,就把他给绑架了,但不和他家人联系,而直接跟温本人谈,要价40万。温先生不同意,于是继续谈,直到过了一个星期左右,温先生烦了,说:"15万,你爱放不放!"放了。日本占领上海后,周佛海让黄金荣出  相似文献   

10.
葛刚出生于1907年,现住在河南省西峡县城关镇,有一子一女,两个孙子,家庭幸福和睦。1927年,刚刚20岁的葛刚被国民党抓壮丁到98军当苦役,后升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务。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具有民族正义感的葛刚以民族兴亡为重,积极联合他的同军盟友,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相似文献   

11.
2001年7月10日,距离“卢沟桥事变”63年。在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岭一栋旧房子里,80岁的饶泓老先生迎来了几位贵宾———来自韩国政府报勋处的官员和有关的历史学教授。面对他们,饶泓老人打开了脑海中60年前那些发黄的记忆。饶泓原籍广东,居住在新加坡。东南亚成为日本的沦陷区后,15岁的他就投身到了抗日的洪流之中。1940年,他回到中国参加了国民党,由于懂点文墨之道,加之腿脚勤快,先后担任赣西北《党政日报》的外勤记者和《阵中日报》战地记者。当时的湖南战区司令官薛岳是广东人,他就辗转来到长沙,在长沙《国民…  相似文献   

12.
1968年,时已82岁的著名哲学家张东荪被捕,三年后,他在秦城监狱去世,一代哲学家、政治活动家从此消失在历史尘埃之中。相比而言,当年与张东荪并称“二张”的另一位国社党(后改为社民党)同僚——张君劢,命运也并不顺遂。根据张氏女儿王张敦华的回忆,尽管担任国社党党魁多年,  相似文献   

13.
胡文 《炎黄世界》2013,(6):23-23
1955年3月15日,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卫立煌,从香港抵达广州。此前五年,他一直在香港过着隐密的生活。卫立煌原是孙中山先生的一名卫兵,后来成为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曾任第一、二战区司令和中国远征军司令等要职。  相似文献   

14.
一 半个月前,我失恋了,准确地说是暗恋失败。公司里来了一个刚从日本回来的帅哥,我请他吃了五回饭,喝了八回咖啡,结果在公司年庆这么重要的日子里,我被赤裸裸的现实给打败了。  相似文献   

15.
阎又文,这个陌生的名字,与刘厚同、何思源、傅冬菊三人并列为北平和平解放的功臣,肖像置于显著位置。新中国成立前,他表面身份是傅作义秘书、国民党少将,实为中共隐蔽战线上的共产党员。新中国成立后,他明为国民党起义将领,实为党的统战工作者。直到他逝世31年后的1993年,阎又文的真实身份才为其子女得知,也就此揭开了一个真实版的"潜伏"故事  相似文献   

16.
2002年6月,台湾一批国民党旅美老人筹编全美国民党党史《中国国民党历程与美国党务百年发展史》(以下简称《全美国民党党史》),一致推选当时已88岁高龄的刘伟森先生担任主编。出版委员会委员有赵川三、蒋方智恰、张人睿、徐楚南、杨子超、陈伯豪、莫铿、黄国俊等。  相似文献   

17.
杨必军 《老年人》2004,(12):22-23
1924年,粟裕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提着一盏灯笼深夜离开了家乡———湖南省会同县坪村镇枫木树脚村。这年他16岁,直到1984年在北京病逝,也没有回过老家。其实,戎马倥偬的粟裕思乡情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三次打算回家看看,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成行,留下遗憾。1951年,全国基本解放,粟裕动了回家乡看看的念头。其时,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一天,粟裕与身边工作人员谈起了自己的家乡,情不自禁地说:“我的家乡解放了,我很想回去看看,你看可不可以?”“当然可以。”工作人员了解粟裕的心思,马上说。粟裕很高兴,向中央报…  相似文献   

18.
<正>2011年6月11日晚,我受命从武汉天河机场接回一位台湾友人——抗日时期的"东北飞鹰、空军战魂"高志航的儿子高耀汉先生。高志航的故事,刚刚被拍成电视剧《远去的飞鹰》在大陆播放。该剧讲述了1929年,在九一八事变、淞沪大战爆发期间,东北军航空兵高志航率领飞鹰航空队,重创日本空军,最终英勇殉国的故事。当时他是中国空军驱逐机部队司令。高志航殉国后,国民党高层为其  相似文献   

19.
蒋志诚 《老年人》2003,(9):15-15
龙维霖先生是湖南湘乡市酒铺人,现居台北,76岁。谈起他热爱家乡、热心助人的故事,让人莫不敬佩和感动。2002年5月上旬,我突然接到龙维霖先生的电话,说他临时决定回湖南。这是他第十五次回故乡。他这次回来,主要不是自己省亲,而是护送湖南同乡宗先生回华容老家探亲。过了几天,他们就坐飞机到了长沙。这天,在陪宗先生回华容的路上,龙先生告诉我,宗先生今年85岁了,1949年到台湾后,一直从医,现孤居高雄,最近查出得了鼻癌。得知身患绝症,将不久于人世,老人思乡更加心切,连做梦都在哭着要回老家,可是他孤苦伶仃,没人护送,难以成行。龙先生知道后,…  相似文献   

20.
张国庶是张国焘的同胞兄弟,早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入党,曾任江西省委书记,1930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因为他是张国焘的胞弟,再则他当时牺牲的真实情况资料不详。他是叛徒耶?烈士耶?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