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然美刍议     
作为美学的爱好者和自然美的欣赏者,我认为就自然美来说,它存在的客观性是无法否认的。遗憾的是,否认它的论调却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2.
金延 《文史哲》2004,(3):134-138
"实在"是把握客观性问题意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当代哲学家对实在论批评的价值在于彰显关心人的生存状态的人文主义关怀。传统实在论基本立场的理论意义在于为解释认识的真理性、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合理的理论预设。坚持实在论的基本立场未必一定是绝对主义;否认这个概念理论价值的逻辑归宿是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3.
德沃金的"唯一正解"理论目的在于否认法官的造法功能。"唯一正解"理论建立在德沃金的阐释性法律概念之上,其实质是肯定法律的客观性。尽管"唯一正解"理论遭遇来自法学诸流派和哲学解释学的挑战,但其所具有的法治意义不容小觑。承认并坚持法律的客观性,对致力于探求案件的客观真实、保障诉讼参与人的权利、避免法官错误裁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自尼采以后,西方哲学界对“真理”、“自由”等概念作出重新解释,对“自由”的关注开始优先于对“真理”的关注。这个转向导致了现代反讽理论的崛起,其理论特征有三方面:1.从注重必然性转到关注随机性;2.从注重客观性到强调协同性;3.从追求中心到走向边缘,并否认有“最后的语汇”存在。文章指出,当代西方哲学的这一转向,标示着人文主义的又一较大发展;围绕“反讽”而展开的诸多话题应引起我国学术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林彪、“四人帮”唯心主义横行,贩卖“精神万能论”“唯意志论”等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否认真理的客观性,把“真理的阶级性”作为打人的棍子,实行思想上的法西斯统治。对此,必须进行彻底的揭发和批判。可是,近年来有些文章在批判林彪“四人帮”否认真理客观性的主观唯心主义时,却完全否认真理的阶级性,把认为社会科学真理有阶级性这个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当  相似文献   

6.
史学的客观性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培锋 《中州学刊》2001,28(6):77-82
以兰克为代表的传统史学认为,史学是有客观性的,但他们无限夸大了这一面,忽视了实证主义的不足,因而屡遭相对主义者的质疑。但相对主义者矫枉过正,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些激进的后现代主义者甚至打出了否认史学客观性的论调,把史学等同于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相比于实证主义的缺憾,后现代主义者的这一激进观点存在着更为严重的缺失,因为它已完全背离了史学求真的根本。笔者通过对这一争论的评析,认为史学的客观性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历史史料、主观态度中,而是存在于史学研究者求真求实的研究过程中,存在于读者、研究者实事求是的审视与评判中,简言之,就是存在于求真求实的史学研究过程中。求真求实,这是史学客观性赖以存在的基石,是史学有无客观性的重要评判标准。经世致用、服务现实的史学研究思路只有同求真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焕发史学活力,使史学研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 人认识世界时到底是按照客体“本来面目”来认识,还是按照人的需要的价值尺度来认识?这是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难题。当代国外两大哲学思潮也在这个问题上各执一端:科学主义思潮要求科学理论“非意识形态”化,排斥价值考察和价值理论,而人本主义思潮则把关于人的价值思考与科学技术对立起来,否认科学真理的客观性。目前,国内哲学界对价值真理也存在着种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否定价值真理的存在,其主要  相似文献   

8.
"强纲领"是爱丁堡学派所构建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的核心。它的提出实现了科学社会学研究由非认知科学社会学向认知科学社会学转型,标志着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诞生。科学知识社会学从此取代了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理论主导地位。但是,强纲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相对主义立场否认了科学的客观性标准,受到了科学家、哲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的猛烈批评。爱丁堡学派针对这些批评尽管作出了积极的辩护,但仍难化解其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9.
历史的客观性是历史哲学—史学理论界的一个核心问题.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该问题的论争始终是在实证历史学的意义上进行的,即追求历史事件的客观性何以可能.这种实证化的理解和争论几乎不可避免地导致了19世纪末以来学界对历史客观性的否认.而学界愈演愈烈的对历史客观性的质疑不仅使得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被片面地丑化,而且也导致了人们对唯物史观的严重误读乃至嘲讽.  相似文献   

10.
连秀丽 《北方论丛》2004,42(5):53-56
价值论角度研究美学是对美学的一种丰富和深刻认识,审美价值是主观的还是客观性一直是美学界关注的焦点,审美评价和审美价值的区分是判定审美价值客观性的起点,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否认审美价值创造主体的自主性,审美价值绝对性中有相对性,审美价值具有超功利性和精神功利性.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当今社会学研究中存在的单视角和简单化的做法,有必要借助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观点,采用多视角观察问题和从关系的角度思考的研究方法,以期提高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在论及美的本质时,李泽厚同志认为,“美的本质是真(合规律性、客观现实)与善(合目的性、社会实践)的统一”(《美学论集》第361页).这意味着:一、美无独立的品格与属性;二、美是目的在客观现实中的显现;三、这种显现表明了目的合规律性.我认为,这个本质论不仅未能科学地准确地揭示出美的本质,反而否认了美的客观性,否认了美的存在,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的美本质论.  相似文献   

13.
“客观性”范畴是目前涉及较多、含义模糊的哲学范畴之一。对它的众多界说中,以那种从与“主观性”相对的角度把“客观性”表述为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说法最为流行。广义地说,这种表述是正确的。但是,仅从这种规定来了解“客观性”,并未把握这个范畴的真实思想。因为,翻开哲学史就会发现,无论是洛克把“客观性”说成是外物存在的属性,还是康德把它说成是先天范畴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或者是黑格尔把它说成是“绝对精神”的本质属性,他们都不否认“客观性”是一种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普遍必然性,相反,承认这一点正是他们的不同学说的共同之点。哲学史上的这个事实提醒我们:“客观性”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观察渗透理论"命题认为不存在中性观察,任何观察都负载着理论,该命题为西方科学哲学中历史主义学派广泛认同.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实验主义则对之进行驳难.其实,通过分析新实验主义的论证可知:理论对观察或实验有所渗透,只是在渗透的方式与程度上会有不同;从认知模块及其封装性上来看,中性观察可能存在,但这种理论只是在当代认知研究基础上的一种假想与猜测,若新实验主义要推翻"观察渗透理论"命题,只能依赖将来能够做出确定认知模块具有封装性的判决性实验.  相似文献   

15.
伽达默尔诠释学理论中的辩证客观性体现了伽达默尔对普通诠释学追求的一种绝对客观性的批判.伽达默尔在理解前结构理论、视域融合理论、效果历史等理论中,构筑了一种主客观统一的辩证客观性.在这种辩证客观性的指导下,伽达默尔试图追求文本的意义,追求真理.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在我国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和研究中,存在着一种片面强调社会发展的客观性与合规律性、忽视社会发展的主体性与合目的性的倾向,从而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本来不具有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性质的历史唯物主义带上了浓厚的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的色彩。近几年来,在反对或克服这种片面性时,有些人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社会发展的主体性与合目的性,忽视或有意无意地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性与合规律性,从而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本来是与历史唯心主义根本对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程度不同地带上了历史唯心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现实性特征.这与其来自现实并旨在改变现实的实践创新品质密不可分,但对这样一种思想史的研究,却存在着方法论上多样性与复杂性并存的格局,以及活力与困境同在的现状,所以,需要有一种明确的“边界”意识.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的当代挑战主要来自于否认其整体客观性的、貌似“严格公正”的文本实证主义,以及颠覆一切宏大叙事的后现代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但后现代思想史学方法也并非一无是处,且对于丰富与开阔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视域有不少裨益之处.  相似文献   

18.
马尔库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否认自然界的优先性地位,把辩证法限制在社会历史领域,把自然的解放当作人的解放的工具。因而他否认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观中的客观性、客体性内容。但马尔库塞强调人类劳动的中介性、主体性、实践性,注重人的解放与自然解放的相互性,这不仅是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观不可缺少的内容,而且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司法判决具有可废止性,因而是相对真实的。但作为一种单称的法律判断,司法判决同样具有客观性。与自然科学判断的绝对客观性不同,法律判断的客观性应该是建立在证据、理由与论证基础上的公共性,即一种"温和的客观性"。非单调逻辑是刻画可废止的法律推理关系的恰当工具。在非单调逻辑中,司法判决的可废止性特征完全符合温和的客观性标准。对于司法判决的可废止性的非单调逻辑刻画,既对理解法律判断的相对真实性与客观性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对法官处理案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道德的约束性与人的道德自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国内伦理学界在讨论道德的本质、属性与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过程中,有一种贬低或否认道德约束性的倾向。另外,在近年来的现实社会道德生活中也存在着一种反文化、反秩序、反规范、反约束的极端自由主义的社会思潮和心理倾向。一些人视一切文化规范为一种文化压抑,特别是作为文化规范和指令核心的道德规范的约束性,在他们看来,似乎剥夺和妨碍了个人活动的道德自由。有感于此,本文拟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道德的约束性及其客观性和必要性,人的道德自由的真蕴及二者的关系,以期有助于道德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深化并有资于现实的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