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思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他们总是敏锐地揭示每一项重大科技发现的社会意义,从而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指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生态立省战略,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发挥青海比较优势、构筑发展新平台、树立发展新形象的最佳选择。生态文化建设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灵魂和保障。深入探讨生态文化的内涵以及青海生态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原则和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 ,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一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国内外局势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 ,要在新的形势下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对全球化的狭义理解 ,主要指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世界市场的一体化、国际金融的一体化等等。广义的全球化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体化 ,指人类克服自然地理因素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从一九八三年五月在长沙的规划会议上开始酝酿筹备,到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在郑州召开,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从讨论会上提供的论文和与会者的发言看来,可以说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起步虽晚,但进展颇快,基础虽然薄弱,但研究者的积极性很高。这门学科之所以引起许多同志的兴趣和重视,我想既不是因为它有 相似文献
5.
6.
关于青海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纽带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桥梁。保护和弘扬好民族民间文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青海民族民间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进和民族融合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民族性的高原文化特色,形成了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个性的文化类型,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本文对青海民族民间文化的特征、文化类型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8.
广西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必须根植于现有的民族文化资源,把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出来使之发扬光大。根据各个民族文化特性,植入先进文化内容,在保持该民族原有的文化形态的前提下,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关于企业文化的著述很多,但多集中于企业文化的内涵、形成、特点、作用等内容,而针对建设中国特色企业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研讨,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了现代企业文化特征的基础上作出了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也是继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最伟大的胜利。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竟没有出版自己的马克思恩格斯的传记,这在我们这块马克思主义光辉照耀的国土上,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最近,由北京大学教授肖灼基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恩格斯传》,填补了这一空白,具有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略论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与文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晓文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3)
西部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具有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征。认真研究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特征 ,认识东西方文明互补互融的规律 ,构建西部的特色文化 ,对于进一步落实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贵在具有特色。一个成熟的企业文化应该具备不可复制、不可模仿、不可拷贝的特质,它绝不是从现成的某种文化模式中照搬照抄的。建设有独特个性的企业文化,应该紧密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确定企业文化模式;充分考虑职工接受程度,提炼企业文化内容;积极借鉴外部成功经验,设计企业文化载体。只有牢牢把握这三个关键环节,寻求突破和创新,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主持人语:如果从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的意义上来理解文化,毫无疑义,科学是文化,而且是十分典型的文化。因为科学是人类最富创造性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体制,也是这种最富创造性的社会活动、社会体制的最终知识产品。但是,如果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意义上来理解文化,那么,科学是不是文化就有点疑问了。因为,通常人们认为科学是对事实的描述,而与价值无 相似文献
14.
青海历史文化的地域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普选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5,26(5):65-70
辽阔的青海高原,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活跃的舞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在这块神奇的高原上生息、繁衍、迁徙、融合、发展,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由于青海特殊的地理环境、区位条件、历史发展背景等,使青海的民族文化显示出多元文化的特点,并成为中华多元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主要表现在农牧文化共存、多种宗教文化共生、多种制度文化共举、民族风俗文化迥异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民族文化创新的方式、途径、条件、核心进行了探讨,并对云南民族文化创新提出了积极的建议,认为云南民族文化创新的生命力就是要把民族性和时代性统一。 相似文献
16.
由天津高校组织、赵洪恩教授主编的《大学生审美导论》一书,最近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一,率先突出研讨了大学生审美的特点和规律.与常见的普通美学和美育著作不同,该书紧紧把握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审美和美育的特点和规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当代大学生提出的种种审美问题.其二,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特点.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审美理论和教育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实际,着重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审美的特点和趋向,论述了提高当代大学生审美素质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活动.其三,深入研究了审美教育功能的心理机制这一前沿问题.一般美育著作大都仅仅限于列举美育在育人方面的作用或功能;而美育何以有这样的功能,其心理机制是什么,则很少论及.这是美育理论中一个十分复杂和尚未解决的难题.该书作者本着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难而进和迎难而上的精神,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大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与经济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两翼。文化与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经济发展就缺乏动力和持久力;没有经济发展作为基础,文化也难以创新和发展。两者并举,社会才能进步。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以来,在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级党委坚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通过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大反腐败、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和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力度等举措,从总的方面来看,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近几年来,有些地方由于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不重视讲政治,一部分人理想、信念淡漠;对社会主义前途产生困感和动摇;道德失范… 相似文献
19.
20.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1990,(4)
教育是一项有别于其他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不能离开社会大背景而独立存在,而要受一定形态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制约.政治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都会影响和推动教育的变革.现在,社会变革形成世界性大潮,与此相适应,世界各国也都在实行教育的改革.我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依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正在逐步展开,而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其发展和改革也就成为客观的必然.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