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 4年 10月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 ,驱逐清逊帝溥仪出紫禁城 ,当时的黄郛摄政内阁成立了清室善后委员会以处理清宫善后问题 ,李石曾出任了该委员会的委员长 ,他带领委员们抵制了来自段祺瑞及清室遗老等人的阻力 ,把故宫文物点查清楚、整理条理 ,并在此基础上组织成立了故宫博物院 ,对广大民众开放。从此 ,紫禁城从皇室私有财产变为国家公物。  相似文献   

2.
《北方人》2006,(1)
故宫陶瓷鉴赏专家耿宝昌先生对记者说:“故宫过去称孙瀛洲、陈万里和韩淮准是‘三希堂’,意思是,这三位大师就像故宫三希堂的珍宝一样宝贵。”一代代故宫专家,正是守护并收集故宫珍品的核心力量。他们中间有13岁时脑袋上还扎着辫子就来到故宫、搞古建筑的单士元院长;有曾经作为私人业主、后来捐赠大量文物给故宫的孙瀛洲先生。故宫80年来文物收藏的日见丰富、文物的逐步发掘,都离不开这些故宫薪火传承者。正是他们一代一代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香火,延续着故宫博物院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访台三记     
应台湾《世界论坛报》邀请,我前往心仪已久的宝岛进行了为期9天的参观访问。从北到南,游历了台北、台中、高雄等地,所到之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我在台的所见所闻,记述如下。游览台北故宫到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必去之地。因为在台北活动安排得很满,直到在离开台北的前一天,我好不容易才抽出半天时间,在《民生报》李先生的陪同下,参观了心仪已久的台北故宫。故宫博物院座落在台北市东北面郊区的士林山山麓,小车20多分钟就到了。这里,山势连绵起伏,清澈的双溪水曲折回转于山峦之间。茂林修竹,飞瀑流泉,是一个美丽幽静的地方。汽车一直开到故宫大门口,买好门票,便开始参观。进入大厅,首先看到的是一座蒋介石铜像立在中央,座像前的大理石地面上,刻着这些文物由大陆辗转来台的经过。字里行间,夹杂着浓郁的"火药味"。在一个表现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文化的博物院里,竟充满如此浓烈的政治气氛,这颇使我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4.
单一字面上的"故宫"并不专指北京紫禁城,而是泛指古代王朝遗留的宫殿。不仅中国有故宫,外国也有故宫。中国的故宫也不只是北京紫禁城一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故宫学"有广义、狭义之分。郑欣淼先生倡导的"故宫学"是一门以明清紫禁城和故宫博物院为研究核心的学问和学科,由故宫学原理、故宫建筑学、故宫文献学、故宫文物学、故宫历史学、故宫博物馆学组成学科体系。而通过讨论故宫学研究的对象与体系,来回答"故宫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或特征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张盛秋 《社区》2008,(23):30-32
近二十年的光阴里她那双灵巧的手不知使多少破损文物恢复如初,而故宫高墙里的一切却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一切都和她第一次走进故宫时没什么不同。从西华门进入故宫后,在高大的红墙间左转右转几遭,又通过一个密码防盗大门之后,便进入一座遍植着柿子树、丝瓜藤等各类植物的古旧院落,这里就是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  相似文献   

6.
学界对故宫博物院史的研究长期处于一种进行迟缓状态,对故宫博物院创始人李石曾的研究更是缺乏。李石曾出身清华世家,早年赴法留学,加入同盟会,与孙中山成为好友。他是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主要旗手,也是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倡导者和实际组织者,曾主持京津同盟会,见证驱逐溥仪出宫,出任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长,组织清宫物品点查,创立故宫博物院,化私为公、一切公开。李石曾一生只做大事,不做大官,淡泊名利,为故宫博物院肇建时期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清代宫廷书画收藏在乾隆朝蔚为大观,为前朝各代所不及。清宫珍藏书画虽然有所散逸和损毁,但其最重要的部分却比较完整地保存在北京与台北两座故宫博物院中。两院荟萃了中国法书墨迹及绘画作品的精华,有相当多的名迹巨品,完整地反映了中国书法史、绘画史的发展历程。民国时期,清宫书画得以初步整理与鉴定,古物陈列所文物鉴定委员会和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会对此做出了突出贡献。1949年以来,两岸故宫博物院对清宫书画的整理鉴定和学术研究不断发展。尤其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宫书画经徐邦达、张珩、启功等先生的研究鉴定,使书画鉴定逐步发展为一门学问乃至一门学科。故宫书画鉴定以文献考据与艺术鉴定并举为特点,构建了书画艺术史的基础,也构成了故宫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朱旭先 《华人时刊》2011,(10):68-69
熟悉两岸文化的人也许都知道北京故宫的建筑世界第一,台北故宫的藏品世界第一。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峡两岸各有一个故宫博物院,两个故宫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着大量代表了中华古代文化的奇珍异宝。如同去北京上故宫一样,到台北也是不能不去故宫博物院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坐落在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始建于1962年,1965年落成,1966年启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命名为中山博物院,为世界十大博物馆之  相似文献   

9.
淑妃革命     
在静园,26岁时的溥仪还经历了他个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他那位13岁入宫、先圈为皇后、后被降为淑妃的文绣,突然在1931年夏秋离家出走。文绣在成功出逃后让妹妹文珊带给夫君一封函件,提出离婚。离婚手续在律师的多次斡旋下终于办妥,极度矛盾之中的溥仪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但是为了他的所谓"威严",溥仪还是像煞有介事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作为明清两代皇朝所在地的“紫禁城”(人们称它为“故宫”)解放后一直作为故宫博物院供人们参观游览。珍藏的150余万件珍贵文物,“世界上最庞大的宫殿建筑群”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宝库的瑰宝。参观故宫博物院,仿佛在中国历史中吸收中华文明,自豪感自心中油然而生。如今,参观故宫博物院,数字技术带给了我们一条便捷途径。请欣赏  相似文献   

11.
王晓莉 《百姓生活》2014,(12):52-53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清王朝被推翻,建立了中华民国。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紫禁城,后来移居颐和园。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在北京紫禁城中仍留有清室小朝廷,废帝溥仪依然保持着帝王气派。当旅长时,冯玉祥就下决心驱逐溥仪出宫冯玉祥是出名的爱国将领,从参加滦州起义时起,他就一贯痛恨封建帝制。冯玉祥认为,民国要与清朝决裂,不应该保留溥仪的小朝廷。  相似文献   

12.
《清明上河图》中的“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清明上河图》的卷末处,绘有一个挂着“解”字招牌的铺面。它正当十字街口,一张类似柜台的长案,横堵在敞开的门里面。既无人物,亦无任何货物。这里是经营什么业务的呢? 1958年5月,故宫珍藏的《清明上河图》首次影印出版时,郑振铎先生发表了《清明上河图的研究》,对长卷所绘内容作了详细介绍,却唯独没有提及这个铺面。不久,徐邦达先生在《故宫博物院刊》创刊号上,发表了《清明上河图的初步研究》,提到:“路南还有挂  相似文献   

13.
时评     
《社区》2023,(10):4-5
补好短板促“博物馆热”持久下去近几年,《只此青绿》《唐宫夜宴》《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的走红唤起了人们对文博的热情,“博物馆热”悄然兴起。况下心来连一次展览、听一场专业讲解成为一种热门的出游选择。各地博物馆也纷纷出招,推出互动体验、文创产品、数字文物,为文博爱好者提供博物馆全新的“打开方式”。  相似文献   

14.
日本著名史学家内藤虎次郎(湖南)与我清末进士出身的金梁(息侯)等人,本世纪初于沈阳故宫崇谟阁首先发现《满文老档》,使这部珍贵史料在被束之高阁尘封了百余年之后,为世人所知。1931年2月,原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从内阁大库档案中又发现《满文老档》数套,以及《满文老档》的底本即“原档”37册,始悉乾隆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775—1780),曾依据原档缮抄过正,付、草本三部,每部中又各备两套,有“照写本”和“音写本”之别,照写本册面签署老满文为“无圈点字档册”;音写本册面签署新满文为“加圈点字档册”。庋藏于北京乾清宫的是草本和正本,册  相似文献   

15.
正2月17日,故宫博物院官网发布公告,于2月19日(正月十五)、2月20日(正月十六)两天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这也是故宫首次面对公众开放夜场。"故宫94年来首开夜场"的消息刷屏网络。一想到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次举办"灯会",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较大规模点亮,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公众开放,怎不让人向往。然而,人们发现票不好抢。不到零点开售时间,官网就已经被挤瘫痪。刚开放预约,门票瞬间"秒光"。相关门票在网上已被炒到上千元,甚至有网友愿意花4000元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对喻大华先生《〈清室优待条件〉新论》一文中所及《清室优待条件》产生的原因和作用 ,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 ,溥仪叛国原因诸问题 ,提出了不同看法。作者指出 ,《清室优待条件》无积极意义可言 ,冯玉祥将其修正并驱逐溥仪出宫也无可非议 ;而溥仪叛国投靠日本帝国主义 ,更是其一心想恢复“大清江山”的阶级本性决定的 ,我们不应该以任何理由为其出卖国家与民族利益的失节行为辩解  相似文献   

17.
日常的台湾     
陈丹青 《社区》2009,(20):38-38
从纸媒与电视远看海峡对岸.一片混乱,闹翻天。我曾三次造访宝岛。只是末一回去台北.距今也有12个年头了。上周.因台湾文学期刊《印刻》举办的年度“文学营”课席,去了几天,看望台北的老朋友,兼带访故宫,逛诚品书店——没有阿扁与马哥,也没有蓝绿阵营和贪污案,我看见的只是台湾的日常,日常的台湾。  相似文献   

18.
清太祖实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序  言从 1 955年开始《满文老档》译注第一册以东洋文库丛刊发行 ,直到 1 96 3年第七册出版完成。《满文老档》是乾隆年间从原档中重抄的 ,所以确定原档的所在最为关键。北京故宫博物院设立于 1 92 5年 ,文献馆从 1 931年开始整理清代内阁文库的档案时发现了原档。 1 931年发生满洲事变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于 1 933年南迁到上海 ,原档也在其中。之后 ,曾一度送回北京 ,后又转送到上海。 1 936年又移到了南京的收藏库。 1 937年 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随着中日战争的扩大 ,故宫的文物从南京转移和疏散到内地。日本战败之后 ,1 94 7年这些文…  相似文献   

19.
正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这座皇家宫殿首次向普通民众打开宫门,公开展览内府收藏,令人可以一窥神秘的皇帝生活。此举被时人赞誉为"辛亥革命未竟之事业"。史料记载,虽然故宫是下午2时才开幕,但那一天早晨8时,神武门前就已人头攒动。市民自发来参观者达5万余人。可谓万人空巷。当日,故宫博物院开院典礼在乾清宫前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20.
建筑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文明与文化载体,具有媒介的属性,传达着特定时代的媒介文化观念。故宫建筑群不单是一座皇家宫殿,一家文物藏量丰富的博物馆,它同时是社会主流文化的载体,在时代变迁中追随着所有权的转换而呈现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透露出不同的媒介文化信息。封建时代的紫禁城在为明清帝王提供必要的居住与临政场所的同时,也作为媒介,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使命,以媒介文化的形式,建构着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体系。民国建立,故宫博物院创建,其所蕴含的媒介文化性质、功能亦为之一变,成为建构民主文化的重要力量。而故宫博物院建院过程的漫长坎坷,也正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民主思想艰难发展历程的深刻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