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珍珠湾     
东平珍珠湾位于国家中心渔港西侧,蓝天碧海,绿树银滩,风光秀丽,景色诱人。长达2100米的金沙滩边环绕着苍翠的亚热带雨林,呈半月形环抱着一湾碧水,犹如一块用黄金和翡翠镶边的巨型宝石。天然的的珍珠湾沙滩海湾开阔,白沙莹洁,坡度平缓,波浪适中,海水清澈无污染,是男女老少皆宜的天然海水浴场。海湾沙滩后是一块3平方公里的腹地。三面环山,山上松涛起伏,  相似文献   

2.
塔湾金沙习称“千步大沙”,为舟山群岛第二大沙滩。位于桃花岛东南部,介于馒头山嘴与下石水岗之间,湾长约2公里,宽约1.2公里,水深在10米以内。因湾南岸原有一古塔,湾在塔下,故名。内侧沙滩长1370米,宽400余米,沙质纯净如金。滩坡平缓,海水清澈,沙质纯净,沙粒细软,是进行海浴、  相似文献   

3.
94刘公岛     
《中文信息》2008,(2):134-135
刘公岛位于威海湾口,是原北洋海军提督署所在地,距市区旅游码头2.1海里,乘旅游船20分钟便可到达。它面临水云连天的黄河,北接湛蓝的威海湾,素有“不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刘公岛北陡南缓,东西长4.08公里,南北最宽1.5公里,最窄0.06公里,海岸线长14.95公里,面积3.15平方公里,最高处旗顶山海拔153.5米。  相似文献   

4.
蜈支洲岛     
蜈支洲岛.坐落在三亚市北部的陵水湾内,北面与南湾猴岛遥遥相对,南邻号称天下第一湾的亚龙湾。蜈支洲岛距海岸线2.7公里,方圆1.48平方公里,呈不规则的蝴蝶状。东西长1400米,南北宽1100米。蜈支洲岛地貌形态美丽而富有层次,北部平缓,有一湾玉带状银色优质沙滩,岛上的娱乐设施也大多集中在这片区域。除了大多数海滩常有的海上摩托艇、滑水、  相似文献   

5.
南澳岛地处粤东海面,位于商雄-厦门-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点,濒临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南澳岛海岸线77公里,大小港湾66处,南澳岛的青澳湾是沙质细软的缓坡海滩,海水清澈,盐度适中,是天然优良海滨浴场,是广东省两个A级沐浴海滩之一。这里海浪低平。沙滩绵延2400多米,坡度平缓,  相似文献   

6.
从建福宫拾级而上,经雨亭、天然阁、怡乐窝、引胜亭,便来到了天然图画坊。天然图画坊位于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清代亭阁,雄伟的牌坊矗立于长长的石级之上,地势极为险峻。天然图画坊,建于清光绪年间,为重檐歇山式木穿斗建筑,面阔三间8.35米,进深28米,高63米。天然图画坊贵在天然,放眼望去,远处龙居、天仓、乾元诸峰堆绿叠翠,葱葱茏茏,  相似文献   

7.
莆田市城厢是该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信息中心。南连闽南三角洲,北倚省会福州和马尾、融桥开发区,东承泪洲湾开发带,西通闽西北广大腹地,具有区位、人文、气候、旅游、基础设施、运行机制等优势。可谓“黄金宝地,八面来风”。根据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的远景规划以及福建省和莆田市的近远期计划和规划的目标,今后15年,城厢经济社会发展应定位在建设莆田市较发达的中心城市座标上,即构筑成为莆田市现代化的政治文化中心、金融商务中心、高效农业中心、旅游和综合服务中心,使其达到高品位的人民生活水准,…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将近年来白泥窑子遗址考古的新收获,作一简述,以就正于读者。 遗址概况与考古工作 内蒙古清水河县喇嘛湾公社东北,有一自然村,名白泥窑子。村中有十多户人家,散居在白泥窑子沟中段两侧。沟长约五里,小溪自北而南,终年流水不绝,同由东北流来的甲浪沟相会后,称董家沟,继续流向西南,穿过喇嘛湾,注入黄河,将喇嘛湾分作南北两半。 白泥窑子遗址就分布在白泥窑子沟两旁的台地上。台地高于沟水数十米,被许多支沟分割成许多小块,地层结构与地貌都不尽  相似文献   

9.
木杓沙滩     
木杓沙滩位于三门湾海岸线中段,木杓村前,东接猫头洋,西距健跳港7公里,离县城40公里。沙滩面临三门湾,背靠炮台山,两侧分别是木杓山嘴炮台山的岬角。炮台山风景独特,由于生长环境之故,这里的松树奇矮弯曲,酷似盆景,岩石裸露突兀似倒扣的锅。沙滩整体生弯门型,长300余米,纵深百来米,  相似文献   

10.
兴城海滨     
兴城海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海滨浴场绵延十四公里。由兴海湾、港口湾、邴家湾、老龙湾四个海滨浴场,即第一、二、三四海滨浴场组成,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然浴场,兴海湾南端有“三礁揽胜”,建有一座造型幽雅的观海亭。  相似文献   

11.
回漾塔位于棉竹中学校园内,始建于元朝,原名文峰塔,又名同庆阎,毁于明朝末年,现存的是清朝同治四年(1865)所建,高27米.墙厚约1米.13层。据碑文记载,同治四年,因马尾河洪水泛滥,波涛汹涌,民间传说泛滥与龙王爷兴妖作怪有关。于是将塔名更改为回澜塔,大约是想祈请龙王早早回龙宫去吧。  相似文献   

12.
背景资料 大熊猫的故乡唐家河,是个风光绮丽。珍奇遍布的稀罕神奇世界。它位于广元市青川县之北80公里处,北与甘肃文县交界。西与绵阳市平武县接壤,面积60万亩。在崇山峻岭之中。流淌着4条河,11条大溪沟和123条小溪沟,最高海拔3846米。最低也有1500米。这里是没有污染,没有猎杀。真正能享受到大自然赐与人类的一切美好和洁净的地方。一位外国专家说:人生不到唐家河,真是终生憾事。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二年,曾撰文《说洛邑、成周与王城》(详见《郑州大学学报》该年2期),但此后深感文章中并未将这一问题完全谈清楚,尤其是随着考古发掘的某些进展,觉得更有必要就此问题再作探讨。 由于这一探讨在根本上依据了前文的主旨,未脱离前文的构架,所以,也可以说本文是在前文基础上的补正和延伸。 一、关于洛邑的最早出现 “洛”地的最出现,当见于甲骨文记载:“癸丑……在洛贞……”(《存》二·九七四)。“癸丑……洛贞王……亡祸。”(《合》三三一) 此“洛”字,从水、从各,与《说文》中的“洛”字大致相同。《说文》曰:“洛水,出左冯翊归德北夷界中,东南入渭。从水、各声。”按,《说文》时期,均将北洛水定为“洛”,而南洛水则写作“雒”,所以《说文》所说“洛水”仅指北洛水而言。实际上,南洛水最早亦应写作“洛”。尤其以上卜辞中所说之“洛”,应在今南洛水(即伊、洛之洛)下游一带。因殷代后期,殷人的势力只能波及北洛水,而那里正是勃勃兴起的周人的势力范围。由于“”字,《说文》所无,因此,这两条卜辞中的“洛”字,不是指洛邑,而是指洛地。  相似文献   

14.
唐龙镇考     
唐龙镇,本为五代府州旧属,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来隶麟州新秦县,景祜中(1034—1037年)没入西夏,重熙十八年(1049年)为辽夺占。置宁边州。金灭辽后因之,元至元二年(1336年)省并入东胜、武州。该镇位于丰州以东方向、府州东北150里、东胜州西南300里处,其辖境西北至柳拨川(今陕西神木县西北),北至故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南),东北隔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北黄河与府州子河汉混波川(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南的浑河与黄河交汇处)相邻,正东隔黄河与辽静寇镇(内蒙古土默特左、右旗境)相依,东南隔晋黄河与火山军久良津(今山西河曲县东北)相望,南与河滨堡以北卢子寨白家津(今陕西榆林市府谷县北60里以北处)相邻,其地域总体形状呈自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斜坡。唐龙镇镇治位于黄河西岸,可能为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哈岱高勒乡城坡村城坡古城;宁边州州城位于黄河东岸,即内蒙古清水河县窑沟乡城湾之下城湾古城。  相似文献   

15.
云龙牌坊     
云龙牌坊在距宁远县城20公里的湾井路亭村。始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为旌表该村举人王姓所建。坊高14米,宽14.3米,进深4.35米,全木结构,歇山单檐,檐下饰蜂窝状,“如意斗拱”七层,6柱穿梁,斗拱熏叠出跳,飞檐宝顶。檐坊上木雕人物,飞禽走兽,栩栩如生。牌坊与王氏虚堂相连,王氏堂内厅堂广阔、壮观。门厅上建有戏楼,是湖南民居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6.
背景资料 映秀镇地处四川汶川县城南部,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相邻。是阿坝的门户,是前往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旅游的必经之路。全镇面积115.12平方公里。人口近1万人,以农业为主。境内水利资源丰富,水质好。落差大,先后修建了映秀湾发电总厂、华能太平驿电厂、福堂水电厂等水电站。有“水电之乡”的美称。  相似文献   

17.
大角湾     
大角湾位于海陵岛闸坡镇内,三面群峰环抱,面向浩瀚南海,因状似牛角,故名“大角湾”。明媚的阳光、湛蓝的海水、细腻的沙滩让这里拥有了“南方北戴河”和“东方夏威夷”的美誉。在这里游人不仅能够体验到最纯粹的南国风情,还可以欣赏到最为迷人的海岛风韵。大角湾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其优美自然环境,长达2.5公里,宽度达到50米左右的沙滩细腻柔软、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18.
南长涂沙滩     
南长涂沙滩位于嵊泗本岛南侧中部海湾,马关镇石柱村和菜园镇岛场湾村境内。与基湖沙滩有“姐妹沙”之称。两个沙滩仅以一座虎头山岗相隔。滩长2750米,宽200米,该景点,以南长涂、高场湾两个连绵相接的沙滩为主体,周转松峦、悬崖、奇石、孤屿及幽旷的海湾、澄澈的水波,  相似文献   

19.
《中文信息》2008,(5):36
南岔大坑古城位于锁阳城东北4.5公里处,古城基本方形,规模较大,实测其垣长560米,北垣550米,西垣535米,南垣525米,是迄今所见除敦煌故城和锁阳城之外这一带最大的古城遗址。整个城内地面低覆盖。城内地面低于周围原始地表(即风蚀垄槽的垄面)3.5米许。  相似文献   

20.
《中文信息》2008,(5):53
拉甫乔克故城位于新疆哈密市西约60公里的四堡乡喀尔鲁克渠两岸。故城由渠东面的南、北两城和渠西一城组成。渠西一城仅存长约100米的东城墙遗址。渠东之北城,南北约180米,东西约150米,城墙残高2米,宽3米,城四角有残存的瞭望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