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的深入 ,“三个代表”思想如何进课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要讲清理论 ,掌握群众 ,体现“三个代表”思想的创新蕴意 ,必须解决好理论的“权威”与“维权”的矛盾 ;课堂中可能出现的“讲清”与“清讲”的矛盾 ;必须着眼于理论思维 ,全面梳理“三个代表”思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围绕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 ,具体分析了“三个代表”提出的背景 ,阐述了“三个代表”的思想内涵 ,探讨了“三个代表”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人民群众,是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特色和思想体系决定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为此,要营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武装工程的教育机制,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铸魂工程与创建学习型社会相结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研究与理论宣传相结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点教育和普遍教育相结合,夯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铸魂工程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深意蕴。本文试图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角度、“每个”代表的思想的角度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的角度 ,揭示这种哲学意蕴 ,以利于人们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5.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前提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把握其线索和要点有助于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入学习领会。本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的主题和结构,各个问题的要点和着重把握的内容进行导读。  相似文献   

6.
两年多来 ,学术界关于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三个代表”提出的背景 ;二是“三个代表”的内涵 ;三是“三个代表”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针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具体实践 ,以及“三个代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并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说明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深邃的理论内涵和巨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围绕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在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这个中心 ,从“三个代表”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高度概括和理论总结、“三个代表”提出了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纲领、“三个代表”深刻揭示了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的本质内涵和客观依据进行了论述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围绕“在指导组织工作上见实效”,提出了加强高校党的组织工作的五点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政治理论课中真正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需从3个方面着手:一是深入分析“三个代表”的丰富内涵,引导学生把握“三个代表”的基本内容,从不知走向熟知;二是在不同思想的比较中,在实践中使学生领悟“三个代表”的真谛,从熟知走向真知;三是启迪学生立志做实践“三个代表”的一代新人,从真知走向真行。  相似文献   

10.
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高校党建的伟大纲领 ;学习、研究、实践“三个代表”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了高校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高校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意义 ,以及高校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韦伯把伦理划分为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并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信念伦理。信念伦理要么是神秘主义救赎宗教的产物,要么是出世救赎宗教的产物。中国传统社会并没有真正的救赎宗教,其伦理也非真正信念伦理。中国传统社会的世界观是关注经验世界的,是关乎天地人的政治哲学;关心的是各种关系的和谐。因此,关系和谐伦理抓住了中国传统伦理的本质特征。关系和谐伦理和责任伦理都关注经验世界;但在传统文化意义上,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伦理。当代社会,随着新的哲学文化的产生,关系和谐伦理和责任伦理呈现了统一的曙光。  相似文献   

12.
竺道生是中国佛教史上至关重要的人物,他所阐发的一系列佛性理论具有革命性的开创意义,对中国佛教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竺道生佛性思想与魏晋玄学、儒家传统的心性学说以及大乘般若学的比较研究,力图从思想史的角度追溯"道生革命"的历史动因,揭示其深度思想文化背景,从而进一步深化对中国佛教融通儒、释、道三教的思想内涵和复合型文化品格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释爨及西爨白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古籍文献及碑碣资料,对历史上南中大姓的主要代表爨氏家族的历史源流作了全新的考证,并对云南地方史和民族史中颇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新的看法,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镜子说"从古希腊"摹仿说"衍生出来,经马克思恩格斯赞赏,被列宁所接受.列宁借用"镜子"概念,从辩证唯物主义维度,改造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理论,创造性地构建了"反映论"文论.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市场需求规律、教学需求规律和价值需求规律等三层特殊规律,并相应地探讨目标模式、教学模式和运行模式等三层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诗馀考     
作为后起的词的名称,“诗馀”所引发的争议是最多的。不同的认知角度带来了不同的价值判断。考察诗馀概念的形成轨迹及其内涵的变化,认为对于“诗馀”之“诗”和“馀”的不同解释,不仅带来了关于词的起源上的观点分歧,也体现了不同的对于词的体制方面的认识特点以及对于词体的尊卑观念。所以考察诗馀概念,既是梳理诗词文体的流变关系,也是对于古代文学观念的一种文体学考量。  相似文献   

17.
“佛像镜”东汉中期起源于洛阳地区 ,流行于三国至西晋初。“佛像镜”的兴盛与传播与佛教在我国的传播有很大的关系。三国时 ,吴都武昌 (鄂城 )是其产地。  相似文献   

18.
1.归纳汉语北方方言中“郎当”一词之词义,纠正对于该词之误释;2.根据词义起源和词义引申,把该词词义分成两大类:悬挂义和摇摆义及其变体;3.揭示该词的来源:从汉代“锒铛”一词独立出来的动词,并形成了动词词义。  相似文献   

19.
丁忧制度自西汉草创以来,虽历经王朝更迭,但始终绵延不绝,它几乎是一项与整个封建社会相始终的制度。然而,作为这项制度的规范对象,古代官员们对丁忧的态度却以唐末宋初为分界点,发生了了明显的转变。这种变化主要是受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文学的“泛化”和大众文化研究的兴起 ,文艺学科面临着危机与挑战。文章阐述了文学及文学研究的现状 ,分析了危机意识生发的原因 ,并力图提出有操作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