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熙载《艺概》的修辞论(下)宗廷虎三、文体修辞论的深入探讨《艺概》论及文体修辞,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如把文、诗、赋、词、曲、八股文等众多文体放在一本书内,分别探讨各个文体修辞的特色。同时,多用比较法,在两两比较中对各自的特点给予进一步的揭示。下面着重探...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谓双语词典中本词(词目)与释义的文体色彩对应问题,是指英汉双语词典在把具有修辞色彩的方言、口语、俚语、轻蔑语等英文本词(词目)及其短语或例句译为汉语时,通常出现的只顾及表达原文基本意思,而未顾及(有时候甚至忽路了)原文与译文之间的文体色彩对应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的《词论》所探讨的是文体论,而并非为作家作品论,词“别是一家”才是其中心论题。为了使词这种文学样式从当时那种受人卑视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取得与诗文并驾齐驱、比肩同坐的一席地位,李清照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个撰写词学专论,郑重地向人们宣告:词再也不是诗的婢妾,而“别是一家”。《词论》虽以苏轼等人的创作作为评述对象,然而其目的在于说明;词与诗文是存在着许多区别的,它是一种独立的文体。  相似文献   

4.
量词的具象     
《现代汉语词典》里有“形象”一词,没有“具象”这个词。“具象”是新造词,在一些语言、文艺理论文章里不时可以见到。形象和具象这两个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形象有两个义项,一是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二是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而具象是使什么东西显现或带上形状或姿态的意思。高尔基曾在《给两位青年作家的公开信》中说:“作家的作品要能够相当强烈地打动读者的心胸,只有作家所描写的一切——情景、形象、状貌、性格等,能历历地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论《沧浪诗话》的诗学体系。文章从清理《诗辨》中的有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入手 ,初步揭示了《诗辨》中的诗歌创作主体论、诗歌文本构成论、诗歌风格论、诗歌本体论四个方面的有机理论构架 ,并指出“诗道”是严羽诗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 ,“兴趣”、“妙悟”均是“诗道”概念的理论展开  相似文献   

6.
“突然”一词在汉语中使用频率颇高。它属于何种词类呢?从当前高校通用的几本语法书里,可以找到三个答案:一曰形容词,二曰副词,三曰形容词兼副词。在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本语法书里,甚至还出现自相矛盾、或前后不一致的地方。如张静《论汉语副词的范围》中,在引例说明副词可以修饰名词时,列出了“突然事件”的短语,他在这里把“突然”作副词,但在文章的结尾处,又主张把“突然”等词排除在副词范围之外。(《中国语文》1961年八期)再如,黄伯荣主编的《现代汉语》里,时儿把“突然”  相似文献   

7.
曹丕(公元187年—226年)的《典论·论文》是我国较早的一篇文学批评专论。在曹丕以前,专篇的文学论文,如《诗大序》、班固的《离骚序》、《两都赋序》、王逸的《楚辞章句序》等,只就一部书、一篇文章进行评述;《典论·论文》则论述的是多位作家、多种文体,并论述了作家的个性、气质和作品风格的关系以及文章的地位价值、文学批评的正确态度,等等。它对建安七子(又称“邺下七子”)作品的评论,是建立在对作家作品作具体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这一评论原则,是前无古人的。它对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8.
张寿康先生在一篇题为《谈“异语”修辞方式及其他》(载《修辞学习》1982年第二期)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新的。修辞方式——“异语”。他在举了“青海的‘柴达木’本来就是蒙语‘盐泽’的意思”一例之后,给“异语”下了如下的定义: 这种利用非汉语普通话语词(包括外语语词,兄弟民族语和汉语方言、行业语的语词)来显示语词的意义,引用原词义或运用双关语义来达到增加文章  相似文献   

9.
晚清刘熙载的《艺概》是一部集古人修辞观大成的著作。它通论文、诗、赋、词、曲、八股文等多种文体的修辞特色,探讨了文体之间的关系,论及修辞理论、章法、句法、字法、“眼”及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它既有对前人修辞观的继承,更有自己的众多创新。《艺概》应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0.
散文的心     
讲中国文学,最先让人想到的并非诗歌,而是“文”或“文章”。中国文人历来有一种共识,不妨叫做“文章正宗论”,即认为“文”的历史最久,作者最夥,成就最大,形式也最灵活、最具包容性,“诗”则位列“文章”之下,甚至隶属于“文”。西人论文学,推本溯源至于“诗”,“诗”乃一切文学之顶峰,故亚里士多德《诗学》雄霸西方文学理论数千年而不坠。中国古代讲文学,一“文”字足矣,理论上可媲美亚氏《诗学》者,《文心雕龙》也,而刘勰之“文”,一如陆士衡《文赋》之“文”,兼赅众体,诗歌韵语自不能外。这是东西方“文论”、“诗学”理路及符号体系之…  相似文献   

11.
曹丕《典论·论文》论述的文学理论问题,学者们已有深入的研究,论者们或专注于“文气说”,或侧重于“文体论”,或认为它由文体论、作家论、文章功用论和批评论构成。本文则认为曹丕从剖析“文人相轻”之因入手,独具慧眼地研析了创作主体之才、气以及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的问题,从而构成了堪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首篇作家专论,开启了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自觉之先河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是归纳归纳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西塞罗翻译著作时译作“内引”;日本学者译为“归纳”。这些都是意译,大致表达了由个别到一般的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要地体现在他的著作《工具论》中。什么是归纳?他认为:“归纳是从个别到普遍,从已知到未知并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报刊上发表了一些讨论赋这一文体的名称来源、发展渊源及其属性的文章,读后很受启发,但也有些不同意见。兹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师友。本文的基本观点是:(1)赋是在“诗”的特指《诗三百》的意义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出现的文体名称,当时被用于指称多种新形式的诗歌作品。(2)这一文体名称来源于赋诗言志之义,与《诗》的“六义”无关,与“不歌而诵”也不相干。(3)两汉魏晋南北朝的抒情的赋作与楚辞一样属于诗歌,所谓“介于诗文之间”的散体大赋也更接近于诗歌,赋应列为中国诗歌史的研究对象。下面试分别加以论述。一、赋这一文体名称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今天接触的“政治经济学”这个词及其内涵有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在“政治经济学”之前,先有“经济学”这一概念,它首先由古希腊学者色诺芬(约前430~约前355年)在他所著的《经济论》中提出来的。“经济学”希腊原文为Oikououikos,它由Oikos和Uouos两个词意构成。前者是“家”的意思,后者是“法律”或“支配”的意思。因此,合起来这个字本意是“家庭管理”。因此,在我国有的把色诺芬的《经济论》译作“家政学”的。在古希腊奴隶社会里,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瀛奎律髓》《文选颜鲍谢诗评》《桐江集》《桐江续集》所载诸多诗学文本的综合考察,澄清方回诗学接受史上长期存在着的一些认识误区,进而阐明:在方回的诗歌文体视域和文体价值观念里,古体与律体乃是诗歌体制层面上的划分,两者皆应以写心言志、立论尽意为创作要旨,其诗歌批评并不存在诸多研究者所认为的更重律诗这一倾向.相反,他极力推尊古、律兼擅的诗人作家,其价值评判的主要依据是诗人之“胸腑”和诗作所具有的“精神”,而非诗歌文体的外在形式.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长征》诗中原“浪拍”改成“水拍”曾被传为佳话 ,但也有不同意见。其涉及修辞的避重 ,应避除重叠叠音词、专用词组和特殊重字修辞外无意之重。《长征》诗“浪”改“水”,为遵诗律 ,诗中所重之“水”、“千”、“山”、“军”四字 ,或为固定词组无法改 ,或为重词轻律不必改。  相似文献   

17.
战国时代,知识阶层在研习《诗》《书》等经典的基础上,创作出模拟《诗》《书》文体的篇章,这种模拟行为表明当时人们对《诗》《书》的文体体式已有较明晰的认识,反映了文体观念的逐步自觉。上博简《交交鸣乌》《多薪》当是对《诗》的模拟,上博简《卉茅之外》《李颂》以及《楚辞·橘颂》则是在模拟《诗》的基础上的新变,为楚辞之先声。清华简《保训》可视作对《书》的模拟。在经典传承基础上的“尊体”与“破体”,促成了战国时代的“文体突破”。  相似文献   

18.
刘勰论读者     
刘勰论读者秦元刘勰的《文心雕龙》以文体论和作家创作论为主,对作家和作品的分析及理论论述是这部巨著的核心,而读者作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者和鉴赏者在书中仅处次要地位。事实上,作品既是主体的创造活动的终点,同时又是读者欣赏活动的起点,文学活动的总过程是一个作家...  相似文献   

19.
孙犁的作品 ,长于描写 ,善于抒情 ,具有独特的抒情笔调。他的作品有近乎于诗歌和音乐那样的艺术魅力 ,像诗歌和音乐那样的打动人心。作家在艺术上所追求的似乎是一种诗的境界 ,音乐的境界。丁玲在给孙犁的一封信中曾经说 :“你的文章 ,我是喜欢的 ,含蓄、精炼、自然、流畅 ,人物、生活如同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带着淡淡的颜色摆在读者面前”。而《风云初记》这部长篇小说就把读者引进了一种诗的境界 ,音乐的境界。《风云初记》是一部创作时间长达十年之久的长篇小说。这部长篇小说 ,几乎可以当作一篇带有强烈的抒情成分的诗歌来读。全书共分三集…  相似文献   

20.
藏族在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多方吸收了汉地和印度的文论思想,特别是受到了印度诗学的影响,形成了具有自身理论特色的文体论。藏族文体论在文体分类上根据诗歌的音节和韵律把诗分为诗体、散体和诗散混合体三种文体,又从结构上对自解式、通类式、仓储式和集聚式四种类型做了详尽的阐述。藏族文体理论的特点在于:文体分类上坚持从外形式上划分文体的类型;文体论述上采用诗、散和例结合的结构方法;文体研究上以藏族的文学实践阐释和发展《诗镜》文体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