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法理论对动产抵押持否定态度 ,认为抵押权只能以不动产为标的 ,动产上只能设定质权。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为实现物的效用最大化 ,各国纷纷创设动产抵押制度 ,并盲目地将一切动产物品都列为动产抵押的标的 ,这不仅与民法理论有极大的冲突 ,而且在实践中也欠缺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阎丽军 《兰州学刊》2008,(11):138-139,127
动产抵押制度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动产抵押制度较为完善。而我国的动产抵押制度尚不完善,存在缺陷,应从转变观念、明确规定动产抵押制度、增加抵押种类和确认合理的公式方式等方面对这一制度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浅析“动产浮动抵押”登记对抗主义的公示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产浮动抵押担保物权登记制度的建立健全,需要颁布《动产担保交易法》与《物权法》相配合,即做到民事抵押登记由《物权法》调整,商事抵押登记由《动产担保交易法》调整。在动产浮动抵押登记对抗主义条件下,既要注意保护抵押权人的合法权益,也要注重保护善意第三人及抵押人的合法权益。只有三者合法权益兼顾保护,并建立起较为合理的优先权顺位规则的条件下,才能使动产浮动抵押登记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2007年生效的<物权法>尽管规定了比较成型的动产抵押制度,但却并未解决好动产抵押制度与传统的担保物权体系的融合问题.其症结在于,动产抵押的公示方法及效力造成动产物权变动规则体系的分裂,而传统公示制度本身无法化解这一难题.要想解决动产抵押中存在的问题理应从调整动产抵押制度和公示制度本身的创新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动产让与担保是债务人或第三人为担保债务人的债务,而将担保标的物的财产权转移给担保权人(债权人),于债务清偿后,标的物应返还给债务人或第三人,债务不履行时,担保权人得就该标的物受偿的非典型担保.在实践中设立动产让与担保制度,清楚地认识其利弊,趋利避害,有助于中小企业融资,并为中小企业向担保公司提供的反担保措施增加了选择.  相似文献   

6.
<动产抵押登记办法>统一规定动产抵押登记的登记管辖,但在立法上有违下位法不得超越上位法的基本理念.动产抵押登记无论是采取单方申请主义,还是双方申请主义,均应兼顾双方利益.动产抵押登记审查应当采取形式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7.
8.
我国民法采用动产抵押登记对抗规则值得肯定,但应增设相关条款明确登记对抗规则中"第三人"的范围。此外,应对浮动抵押中买受人不受追及规则进行解释和完善:"正常经营活动"只限于买卖以及性质与买卖相同的互易、以物抵债等以所有权直接转移为目的的交易行为,而不包括设定担保行为;在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应根据经工商登记的经营范围来判断抵押人处分财产是否属于正常的经营活动。还应对该规则中"买受人的主观心态""合理价款""买受人取得抵押财产的认定"等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作为适应资金融通与交易担保不断扩大并同时满足动产用益需求而产生的动产抵押 ,从其产生的动因本身即是更多地适应了动产抵押人一方的需求 ,把动产抵押权人推向了不利的地位。如何有效地保障债权的实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成为动产抵押制度的根本性问题。本文就这一主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传统动产担保物权以占有为其公示方法,然而,占有剥夺了担保人在担保期间对担保动产的使用、收益;而根据担保物权之价值权特性,担保物权人也不得对担保物进行使用、收益.因此,移转占有的公示方法不利于物尽其用,故应当改革传统公示制度.以登记作为动产担保物权之公示方法更能够体现物的利用效率,电子化登记系统的出现,克服了传统文本登记的缺陷,使动产担保物权变动登记成为可能.而动产担保物权电子化登记系统的建立则要求改变过去多头执政的现象,统一登记机关,这是实现动产担保交易高效率、低成本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各地环境法庭、环境审判合议庭等相继成立,其在环境案件审理过程中遭遇相应的瓶颈制约,由此有关环境审判制度建构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司法实践部门乃至大众媒体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由此引发的争论焦点,并通过分析现代社会的特征、环境纠纷的特点,来阐述建立环境综合审判制度的重要性,并指出环境审判制度与一般审判制度相区别的主要特征,并对环境审判制度拟解决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规模等级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春  吕芹 《社会科学》2001,(3):16-18
城市规模的概念 ,包括人口规模 ,用地规模、职能和经济规模、基础设施规模 ,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我国处在城市化过程中 ,比较注意城市人口规模 ,加上人口规模资料比较容易取得且更为常用 ,所以本文提到的城市规模均是指城市人口规模。一、我国的城市规模等级体系按全国 1996年设置的 6 6 6个城市的行政等级划分 ,共有中央直辖市 3个 (北京、上海、天津 ) ;地级市 2 17个 (其中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大连、杭州、重庆、青岛、深圳、厦门和宁波 16市的行政级别定为副省级 ) ,占设市总数的3…  相似文献   

13.
陈泽环 《社会科学》2000,23(5):39-42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除了要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还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①这一讲话不仅突出了思想道德建设在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也给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课题:从理论上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道德体系作出专业的探索和必要的论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问题的重要性  当前我们思考和努力解决新时期的道德建设问题,是基于这样一个现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经济增长、政治稳定和文…  相似文献   

14.
消费是经济系统运行的核心目标,经济系统的生产、流通、分配环节综合地影响着消费的规模、结构与质量,消费指导着这三个环节的总量和结构,消费具有必然性、目的性、层次性与时代性。  相似文献   

15.
藏传佛教的传统伦理教育体系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传佛教是一种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伦理型宗教,其传统伦理教育体系博大深厚、影响久远,主要内容包括:重视善知识的传授是藏传佛教伦理教育的基本内容;戒行品德的教育是藏传佛教伦理教育的核心;学习与修持相结合是藏传佛教伦理教育的根本方法;基本道德规范的制度化是藏传佛教伦理教育的重要途径;宗教仪规和生活礼仪的相互渗透是藏传佛教伦理教育的普遍因素;生态伦常道德是藏传佛教伦理教育整体构成的一个要素。藏传佛教伦理教育的优良传统,不仅对现代宗教伦理教育具有借鉴作用,而且对未来佛教中积极因素的开发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契税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税是我国一项古老税种。在千余年历史中,契税制度经历了草创、确立、继承、完备四个时期,在税名、征税对象、税率、纳税人、纳税时间、纳税方式、纳税效力及纳税人法律责任等方面数经变化,内容丰富。古代契税制度既给中国封建政府增加了财政收入,又暴露出了诸如偷税漏税不断、实施效果不佳等弊端,对当今税制研究也应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制度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是指股东与管理者之间权利配置与制衡的制度安排。本文剖析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失灵的制度和体制原因 ,说明当前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建设和完善 ,关键在于解决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流通问题和完善证券个人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8.
思路论纲     
苏富忠 《齐鲁学刊》2002,2(1):60-67
思路是思维赖以展开的旨在建构一定新成果的观念性途径 ,是思维者根据既有的知识经验 ,遵循特定逻辑规律 ,运用特定思维方法 ,操作相应心理工具 ,有时还运用相应外部条件 ,在思维过程中瞄准思维目的而拓通、建构起来的观念性途径。思路结构是思维成果统一着的不同方式地搭配、联合思路的不同构成部分的主观—客观性结构 ,是通过运用不同方法操作不同心理工具而展开的思维所建构起来的结构。思路功能是思路结构孕育了的建构与结构思维成果的观念性功能 ,是在思维过程中发挥并在思维成果中保持着的功能。思路分类体系是以运用要素分析的分类类别为第一层次 ,分别统帅不同亚层次的二元对立分类、节段分类等分类类别而共同构成的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银行内部监督机制的形成,大致由早期的诱致性向南京政府时期的强制性交替的路径演进,经历了晚清的混合管理、北洋时期的独立于其他部门而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南京政府时期的逐渐统一等三个阶段.南京政府以前,银行内部监督机制的功能由于受业务发展、风险增加等市场性力量影响,在吸收外资银行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权力的提升也得到了加强;之后受政府力量的干预,银行内部监督脱离早期的自发演进轨迹,纳入政府需求的轨道,随后在战争、机构内迁等因素作用下,监督机制日益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20.
驸马升行,是指公主下嫁时将驸马辈分升高一格,"以祖为父,以父为兄".实行驸马升行这一"国家旧制"的目的,一般认为是为了让公主"避舅姑之尊".这一针对太祖和太宗的驸马之间存在辈分差别而出台的特殊规定,主要贯彻于真宗时期.宋太祖和宋太宗是亲兄弟,他们的公主辈分是完全一致的,却由于年龄差距嫁给了两辈人,于是宋真宗借驸马升行的方式来维持公主们伦理地位的平等,同时也保持了皇室和驸马家辈分的平衡,显示了皇家的权威.不过这样做的后果是在人伦方面造成了混乱,违反了礼节,招致后代君臣的批评,治平四年二月宋神宗以诏令的形式将其废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