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并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处理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文章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目的、内容、方式、路径、需要处理的关系、原则,以及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等八个方面梳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概念、内在逻辑及中国特色,以期为构建新时代中国民族理论体系提供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2.
田钒平 《民族学刊》2020,11(4):13-26, 120-121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背景下,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而通过科学立法建立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则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根本前提。当前我国的民族法律规范体系虽已基本建成,但仍存在一些法律原则的表达不够严谨、法律概念的界定不够准确、法律规则的内容不够明晰和完整、规范体系的结构不够完备和和谐等缺陷和不足,难以满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中通过法治方式有效协调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需要。这就要求立法者应遵循《立法法》确定的科学立法的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的要求,妥善处理法律规范体系与现实需要的适应性和可执行性,由此才能为通过法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从科学立法与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的关系来看,遵循依法立法,是保障法的形式合理性的前提;坚持民主立法,则是保障法的实质合理性的根基。为提升立法的科学品质,必须健全违宪审查机制、协商民主机制和立法理论形成机制,确保依法立法、民主立法原则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3.
在深刻内涵方面,民族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交际形式,强调交往的强度与广度;民族交流是民族关系的交际内容,强调交流的精度与深度;民族交融是民族关系的交际效果,强调交融的效度与限度。在结构样态方面,有本体结构、外延结构和总体结构之分。其中,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间的协同与共生形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系统的本体结构;空间、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的联结与整合形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系统的外延结构;以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为统领的“1+2+3+4+5”上下贯通的衔接与联动形成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系统的总体结构。在理论特质方面,主要包含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等四个方面,这为更好地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民族工作的一大重点。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带动力强、发展后劲足等特点,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全国首批整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市州,正以大旅游发展加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本文以恩施州为例,探讨以全域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路径。  相似文献   

5.
刘棁  詹小美 《民族学刊》2022,13(8):100-107, 163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逻辑,指涉理论内核、制度优势、制度效能转化的实现范式。其中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解决民族问题制度化表达的基本原则、法治前提和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形塑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其制度安排下的“善治”,具有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各民族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制度优势;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则构成了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前提、关键和归宿。  相似文献   

6.
国家政治建设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现代政治内涵。从政治哲学角度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种三维政治存在,第一维是规范性交往交流交融,第二维是制度性交往交流交融,第三维是其他政治实践中的交往交流交融。三者具有形而上、形而中和形而下的内在逻辑关系,形成政治价值理念—政治制度—政治实践的逻辑闭环。规范性交往交流交融,表现为各民族要内化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之价值,远景表现为各民族要为未来的民族融合、人类大解放努力奋斗。制度性交往交流交融,以前述规范为前提,表现为各民族在基本政治制度框架内交往交流交融,这是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共建伟大祖国的正式制度过程。其他政治实践中的交往交流交融,表现为各族人民共同实现中华民族大解放,共同参与民族区域自治实践以及共建中华民族大家庭。  相似文献   

7.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及其先民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交融互动,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国数千年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给当今中国和人类世界留下丰厚的遗产和启示。认真总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经验,对于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是党和国家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提出的重大创新举措,是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实践形式,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又促进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本文以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这一多民族聚居区为例,厘清大河家镇各民族互嵌式格局的历史演进,阐明大河家镇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主要内容及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生活范本。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社会化已经使传统意义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将在数字技术社会化进程中发生巨大改变。从空间社会学理论视角来看,在数字技术社会化进程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生产要注重三方面的建设:物质空间的生产要基于数字技术社会化进程中的民族经济交往;符号空间的生产要注重数字技术社会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交流;精神空间的生产要强调数字技术社会化进程中的民族精神交融。因此,在数字技术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的支持下,可以找到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以形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局面,达成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社会背景复杂,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主要体现在人口迁移与民族互嵌式居住格局的形成;矛盾冲突与和谐友好并存,和谐是主流;各民族聚合力达到历史新高度三个方面。同时为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近代广西各民族交错杂居,走向互嵌融居,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近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体现出“内聚中华”的共同心理素质,为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奠定心理基础;近代广西各民族共同抗敌体现出的团结合作精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基本要求。作为解决群际冲突问题而构建起来的群际接触理论,可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重要启示。首先,依据群际接触理论框架阐释了其最优条件,分析了增进了解、缓解焦虑、产生共情三大作用机制与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机理,即交往是增进各民族群体间的了解与互动;交流是通过情感交流缓解交往中的焦虑感;交融是产生共情,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其次,在群际接触的最优条件和作用机制下探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践路径:一是以政策文件为支持,推进民汉学生混合制与互嵌式社区建设;二是以合作学习为条件,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三是以现代媒体技术为手段,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交融创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包括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综合交往观、以主体间性为特征的社会交往观和以普遍相融为归宿的世界交往观,它为深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概念认知提供了一种解释性框架。基于此,就概念内涵而言,民族交往是以经济性互动为基础的民族全面交往,民族交流是以主体间性沟通为原则的民族双向交流,民族交融则是以共同性增进为导向的民族有序交融。就内在逻辑关系而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族际普遍联系互动与民族关系动态演进中的一个“连续统”,这个“连续统”以民族交往为系统结构,以民族交流为系统过程,以民族交融为系统功能。就外在逻辑而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存在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个体性与集体性的统一这三重逻辑关联。  相似文献   

13.
文章梳理了位于河西走廊的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基本特征和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河西走廊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的人口流动与人类社会群体的整合,在一定层面上促进了该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为肃南县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历史与现实基础。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之间更深层次的交往交流交融。对于河西走廊自古至今人口流动的关注,能够帮助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民族关系发展主流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厘清民族交融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4.
从古至今,新疆的民族互动中既有着碰撞、冲突和战争的一面,又有着交往、适应和融合的一面。在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格局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因其地域、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现状,因此各民族及其成员依据自身的地域、历史、文化等因素在处理民族关系时也呈现出不同的认知和特点。影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因素也较为独特,既有长期的民族、宗教等历史原因,也有社会转型时期不同民族文化和心理差异、突发事件等的影响。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既要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保护民族地区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加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等培养,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大力解决好民生问题,同时,还要加大对"三股势力"的打击力度,建立和睦的周边关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湖北以茶促“融”,架起了民族团结进步的连心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持以茶为媒,促进边疆茶销区与内地茶产区、中东部地区与民族地区产茶区之间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坚持以茶富民,加强民族地区茶产区“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助力各民族共同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以茶载文,推进中华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以茶润心,挖掘各民族创造中国茶的历史,有形有感有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茶弘道,宣传中华文明“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的精神特质,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现将《民族团结研究》杂志刊发的《湖北省以茶促“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文转载分享。  相似文献   

16.
<正>进入新时代,贵州各族群众相互交往更加广泛、交流更加全面、交融更加深入。特别是近几年来,从“村BA”到“村超”,群众性体育活动和“村”字头体育赛事在贵州愈发兴盛并火爆出圈,其背后蕴藏着贵州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密码,也展现了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内生动力和实践路径。今年6月,我们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台江县、丹寨县,就当地不断拓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开展了调研。  相似文献   

17.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会议提出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本文针对系统地论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来源以及学术界的不同争论,根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精神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进行科学的理论分析,指出正确认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规模和方式都呈现深刻变化,为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契机。实践是惯习、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产物。依托对A省H市的调查资料进行研究发现,通过延展原有生计惯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易于立足城市,并建立社会组织和文化采借等方式实现资本增值,在动态过程中生成特有的实践逻辑。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场域下,惯习和资本异于布迪厄的理论,二者部分重叠和贯通,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隐秘和私人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和城市居民共同生活体验和情感不断增加,为加强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独特的经验支撑和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9.
甘肃藏区地处藏彝走廊之北和古丝绸之路东端,历史上就是各民族往来交流的重要走廊。文章分别从语言、通婚、生活习俗三方面分析了该地区诸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现状及其特点,认为甘肃藏区民族关系呈现出和谐团结的总趋势,但交往交流交融的程度,不同地域之间存在差异,城市、城镇和乡村之间也明显不同。通过分析研究,文章认为,进一步推动甘肃藏区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关键在于打破乡村的传统封闭性。  相似文献   

20.
<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湖北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着力推动、拓展创新鄂藏两地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取得新的成效。湖北省委、省政府高位谋划鄂藏交往交流交融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紧扣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按照中央对口援藏工作要求,充实省援藏工作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