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发生了很大变化,户籍制度对人口迁移的限制、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以及投资分配和银行贷款方面的差异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文章提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厉以宁 《决策探索》2011,(24):22-23
最近一年,笔者在云南、贵州、重庆、山东、山西、湖北等地方进行了考察,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关于城乡差距的调查结果和观点谈一下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40年,基础设施投资一直是我国拉动经济增长和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但事实上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考察我国近年的新基建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为新基建投资战略布局提供依据和参考。基于我国30个省份在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GMM方法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投资新型基础设施,会缩小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较弱的农村地区,新基建投资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新基建投资总体上有助于协调城乡均衡发展,但是应合理布局,以避免进一步拉大落后省份的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物质资本对劳动技能依赖性的增强成为我国经济转型中一个日益凸显的现象。本文基于资本—技能互补的角度揭示了物质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利用我国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一)经济转型中我国的资本布局模式越来越表现出较强的"资本—技能互补"性,由于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在我国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物质资本通过现有的城乡技能分布格局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二)在资本—技能互补作用下,物质资本的积累带来技能型劳动的流动性增强,而非技能型劳动的流动性下降,这种技能流动差距强化了城乡之间现有的技能分布格局,进而间接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三)物质资本的积累又对个体及公共部门产生了较强的"教育激励"效应,但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这一差距在长期内同样强化着城乡的技能分布格局,并最终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受初始财富水平的制约,物质资本的积累对个体教育投资的激励程度存在显著的城乡差距;在物质资本积累的教育激励下,公共部门的教育投资存在城镇倾向的错位,虽然物质资本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激励程度大于城镇地区,存在缩小城乡差距的潜能,但尚不足以扭转公共部门一贯的城市倾向的教育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居民的收入不平等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也影响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居民的收入不平等,国家出台了许多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使用了有效手段。目前,社会保障是不乐观的,是小范围的社会组成水平低,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支出和就业不充分。社会保障水平低、发展不平衡,不能有效缓解城乡收入差距上的问题,通过以下措施,以有效缓解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6.
郑萍 《经营管理者》2009,(22):311-3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扩大,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大障碍。本文主要立足于人力资本角度,在分析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力资本状况的基础上,利用数据截面分析人力资本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并分析人力资本限制农民外出务工的就业范围,阐明了人力资本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交通基础设施、要素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交通基础设施对产品的运输成本、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及土地租金等空间成本的影响整合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理论框架之中。分析显示,当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时,改善交通基础设施能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并缩小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但随着生产要素不断地向城市集聚,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对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影响不再显著,当集聚到城市的生产要素增至某一临界值时,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则呈现出反向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城市、农村生产方式和要素配置的差异构建了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模型。利用2000-200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检验了资本存量、就业人数、FDI、第二、三产业集聚水平、农业中间品投入、人力资本和区域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从本文的研究结果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途径在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收入分配状况的日益恶化会影响居民的健康水平,而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关系型社会,社会资本不仅对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也可能加强或减弱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和2012年的数据研究了收入差距、社会资本及其交互作用对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本文发现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居民健康水平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社会资本对居民健康水平有显著正向作用,并且减轻了收入差距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这一结果尤其体现在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农村地区。收入差距通过减少医疗资源的配置从而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社会资本却通过其促进民间借贷和亲友间转移支付的作用,以及其对医疗资源获取和保健行为的正向作用,充当了收入差距扩大负面影响的"缓冲剂"。  相似文献   

10.
适度、可控的收入差距能有力有效地激发实践主体的劳动潜能,提高效率,但过大、失控的收入差距不仅破坏社会公平正义,而且危及国家和谐稳定。本文首先透视北京城乡收入差距的实情现状,接着剖析收入差距背后的深层诱因,最后亮出城乡收入差距的消解路径。  相似文献   

11.
组织合法性是制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影响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将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社会资本分为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将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划分为内部合法性和外部合法性,分析海外子公司社会资本对其合法性的影响机理,进而揭示制度落差在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社会资本与其合法性关系间的调节作用,提出相应的理论命题,以期拓展组织合法性理论,并为越来越多进行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资本结构理论是公司财务学和金融学的核心理论,然而,有关资本结构的研究一直未能突破MM理论的框架,通过外生性地引入各种因素来解释现实中的问题,难以形成统一的、具有说服力的理论体系。本文在对MM理论质疑的基础上,基于债权风险与股权风险之间的不对称,通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小化,在无税和有税两种条件下都求取了最优资本结构,得到了与MM理论完全不同的结果,进而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和数值分析对影响最优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霄  胡军 《管理世界》2005,(7):116-122
本文针对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问题——创新展开分析,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特征,在综合分析了国外有关企业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中小企业基于社会资本的创新理论,在传统创新理论解释变量集中加入了企业规模,并区分了社会资本构成的两大因素:结构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SEM),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进行了结构测量和机理分析,认为:(1)中小企业的创新结构和知识管理水平受到结构性、认知性社会资本和企业人力资本的综合影响;(2)中小企业认知性社会资本既直接地、又通过影响企业的结构化社会资本间接地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显示出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分层结构和不同路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户籍制度下的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考虑到现在还在我国普遍实行的农村与城市分离的户口政策,根据流向城市的农村户口劳动力的去向,将城市部门分为两个部门,建立了一个哈利斯—托塔罗模式的劳动力转移模型。并用这个模型分析了农村户口劳动力向城市劳动转移的经济效果。随着经济发展、改革深化,我国现行的户口政策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本文为加快这方面工作的进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中国社会经济相关问题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相应的住户调查数据也在逐渐增多,并且各套数据在调查方式、覆盖目标人群,甚至研究主题设计上都具有较强的相似性。本文对研究中常用的几套中国住户调查数据在样本人群结构偏差、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收入分布与收入不均等程度解释因素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数据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人口结构偏差,但这种偏差对于收入水平和收入不均等程度的影响不明显;在一些数据中,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弱,并且与变量的度量误差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具有相似性;不同数据来源的对数方差难以从变量结构特征和系数特征中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16.
基于拓扑结构的技术创新网络社会资本测度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研究技术创新网络的数学拓扑描述,建立从给定企业出发解析整体技术创新网络的方法,构造了技术创新网络局域-全域的解析途径;在此基础上,将经济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理论投射到技术创新网络结构特征上,利用复杂网络的(高阶)群系数对网络中给定企业的社会资本进行测度;随后利用上述资本测度模型研究了我国混凝土泵车的技术创新网络,测度出该网络中2个创新企业的社会资本,并综合利用社会资本Ci(-x)与Ci(x)数值的比较,揭示了各自技术创新战略及利润率不相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企业资本结构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借鉴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资本结构研究的发展,提取了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几个敏感因素(资本结构、净资产收益率、企业经营面临的风险、企业资本增值保值、利息的偿还能力),通过运筹学中的目标规划这一研究工具,规划这些敏感因素,得到企业最优资本结构模型,从而服务于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Micromultinationals’ are small to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that use higher‐commitment entry modes beyond exporting. The study extends the micromultinational notion by addressing the question: what enables some internationalizing SMEs to become micromultinationals rather than pure exporters? Adopting a connectionist and bonding perspective, its focus is on cross‐border coethnic ties as a valuable source of social capital. A survey of 102 Indian software SMEs indicates that higher stocks of cross‐border coethnic social capital facilitate the adoption of higher‐commitment entry modes by micromultinationals. Also, micromultinationals have a significantly higher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percentage of sales from foreign sources) than pure expor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