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十九大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视程度.由于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一带一路”重点省份对倡议实施负有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享有更多的政策优惠和资源倾斜,形成不同省份之间比较优势的外生差异.以公司并购决策作为获取比较优势的工具,本文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公司跨区域并购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带来的比较优势提高了重点省份公司作为并购目标方的吸引力.机制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高了重点省份公司的融资能力和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当地具有这些比较优势的公司被其他省份公司并购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并且并购后公司的融资和“走出去”能力显著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目标方比较优势对于融资约束程度较高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收购方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本文研究结果为拓展企业边界来获取政策优惠和资源支持的并购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解,对评价“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效果及其后续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11-2016年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差异化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同时分析企业规模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竞争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各个组分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差异。产品差异化在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产品差异化在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四个组分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此外,企业规模在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力关系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产品差异化在企业规模的调节作用中起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为解读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内在机理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新角度。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着眼于“一带一路”规划的整体发展愿景,立足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和中国气象服务能力的现实,围绕“帮助域内国家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域内国家经济的绿色发展、保障中国气象企业走出去”三方面目标,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气象水文部门的发展现状和需求,国家级业务单位和相关省、区、市气象局在“一带一路”气象国际合作中承担的建设和服务任务,对中国开展“一带一路”气象服务存在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挑战进行分析,对“一带一路”区域内已建成的和正在建设中的气象合作平台进行阶段性总结和梳理。综合以上分析,本研究对统筹协调各机制下的“一带一路”气象合作活动、提升内部协作和外部沟通、积极拓展新的合作平台、创造新的合作机会、指导国内气象部门加强能力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创新是制度因素、行业因素和企业内部资源因素合力而为的结果。文章借鉴战略三支柱理论,结合制度观、行业观和资源观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双元创新平衡的直接影响以及产品市场竞争和企业财务冗余在其间所产生的调节作用。将“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显著提高了参建企业双元创新的平衡能力,并且对民营企业、新兴优势产业企业和外向型节点城市企业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由于竞争效应,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参建企业双元创新平衡能力的促进作用,而财务冗余的增加则因委托代理问题的加剧削弱了两者间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5.
使用中国上市公司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后的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较强;对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较弱,通过一系列检验之后,实证结果依然稳健。结论表明,应当构建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环境,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引导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供不应求的金融服务需求,而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则是构建供求匹配的“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为样本,以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指数,度量并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与中国金融机构国际合作程度;然后分别从政治与安全、经济与贸易、文化与教育三个方面选取指标,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水平两极分化严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程度主要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军费支出、制度距离、经济自由度差异、对中国直接投资额以及码头货柜吞吐量的影响。其中,中国与亚洲国家金融机构国际合作程度受政治与教育因素的影响明显,而中国与欧洲国家的金融机构国际合作程度则受经济与文化因素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江旭  潘珂 《管理评论》2022,(6):76-89
在新兴市场企业的国际化热潮中,东道国与母国之间的制度差异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制度逃离与制度套利双重视角,探讨新兴市场企业通过激进而冒险的国际创业(international venturing)方式进入海外市场的动机,提出高水平的技术能力与营销能力有助于企业在逃离母国制度限制的同时,充分利用东道国的制度优势,从而有效提升国际化绩效。基于此,以国际创业为中介变量、环境扫描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而揭示不同组织能力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作用机理。结合我国150家制造类企业的双份调研数据与年报数据,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技术能力与营销能力对国际创业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环境扫描对上述关系均产生正向的调节作用。此外,国际创业在技术能力与国际化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但环境扫描对这一中介效应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国际创业在营销能力与国际化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且环境扫描对这一中介效应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即环境扫描水平越高,国际创业的中介作用越强。研究结论拓展了制度理论在企业国际化研究中的应用,对探讨新兴市场企业国际化动机与绩效提升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8.
哪些因素决定新创企业国际创业绩效、新创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聚焦国内资源开发还是国外资源整合,这是目前国际创业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整合资源基础理论和国际创业理论,研究技术能力、网络能力和制度环境对国际创业绩效的作用机制,重点探讨网络能力的调节作用机制.采用层次回归模型等方法,对177家来自中国、越南、老挝3个转型经济国家新创企业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能力和制度环境是新兴市场新创企业国际创业绩效的决定因素,网络能力对国际创业绩效的影响完全通过技术能力的中介作用实现;网络能力的子维度关系能力对技术能力与国际创业绩效之间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但对制度环境与国际创业绩效之间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网络能力的子维度协调能力对技术能力与国际创业绩效之间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对制度环境与国际创业绩效之间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建设创新型国家,企业是核心,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的发展应着眼于企业价值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是否存在相关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本文对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研究总结,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纵向关联市场中,买方势力和资产专用性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汽车工业2000-2008年统计数据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买方市场势力、资产专用性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行为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所处的市场条件,还与作为买方的下游行业市场竞争状况有关,买方市场势力的增强有利于上游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下游企业的资产专用性对上游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固定资产比例越高,研发投入越少。此外,较快的市场需求增长率和买方技术能力对技术创新具有积极影响,上下游行业之间较为对等的市场势力会阻碍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1.
罗立国  余翔  周力虹 《管理学报》2013,10(3):458-462
专利许可行为代表着知识流动,通过分析专利许可网络来评价985高校知识流动能力,构建985高校的发明授权率-许可率二维矩阵,并对这些高校的整体和个体知识流动网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工科类高校比综合类高校知识流动能力更强;在所有985高校中,西安交通大学和天津大学的知识流动能力最强;专利许可数量与知识流动广度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项目管理的角度,从理论上探讨人力资源配置的决策方法,以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与岗位责任需求构成的线谱为评估依据,为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科学、简便的筛选人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能力层级观,提出IT能力(IT整合和IT重置)通过促进吸收能力来提高企业市场响应性.同时,市场动荡性也可能调节IT能力与吸收能力的关系.通过对203个样本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在两种IT能力和市场响应性之间都起到中介作用;市场动荡性正向调节IT整合与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而对IT重置与吸收能力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吴瑶  夏正豪  胡杨颂  谢康  王茜 《管理世界》2022,38(1):144-163,206
如何解决组织间管理认知对跨组织动态能力的负面影响,既是双元动态能力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管理实践的难题。本文以“和而不同”的中国哲学思想为基础,通过对2011~2020年索菲亚与经销商的纵向案例研究发现:(1)适度变化与高度动荡两种环境类型决定了合作组织间一致(“和”)或不一致(“不和”)的管理认知。数字化技术通过削弱跨组织异质性资源的不匹配,促进了一致的管理认知,即实现“和”;同时,通过强化跨组织异质性资源的互补与融合,促进了差异化的创新行动,即实现“不同”;(2)合作组织基于数字化技术构建了合作创新能力和协同变革能力,形成从跨组织异质性资源到跨组织“和而不同”动态能力的构建。据此,本文提出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跨组织嵌套型双元动态能力模型,扩展了管理认知与跨组织双元动态能力的关系研究而形成理论创新,为管理实践提供了管理认知一致与不一致条件下合作组织共建跨组织动态能力的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能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将模型化的思想引入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中,建立了能力和核心能力的理论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所建模型对能力具有较好的描述能力.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发展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管理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物流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从中国物流运作的实际出发,首次提出了物流能力成熟度模型,将物流能力成熟度分为初始级、基本级、可重复级、定量管理级和优化级,并系统分析了每个等级下的关键活动.结合国内某著名物流企业的服务运作业务对其物流能力成熟度进行了等级确定,为其进一步发展和改善服务能力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和决策的依据.该物流能力成熟度模型可以进一步应用于以能力为核心的物流服务联盟的组建、运行及协调.  相似文献   

18.
正当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由姜春云同志主持编著的《桥和船:新时期领导方法18篇》(以下简称《桥和船》)与我们见面了。这部著作既是对四中全会精神的深刻阐释,更是春云同志结合本人丰富的领导工作实践对新时期领导方法的提炼和升华。该书的出版给  相似文献   

19.
组织能力的系统剖析:从具体到抽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修权  彭金梅 《管理学报》2006,3(5):549-555
由于与组织能力理论有关的一般性的术语,如资源、能力、核心能力等没有得到清楚的解释,这已经成为组织能力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在企业中应用的障碍。把能力看作是能力本体、能力功能以及能力的可靠性和水平3个方面的从具体到抽象的统一,对能力这个基本概念从具体到抽象进行了系统剖析,并根据剖析的结论提出了有关组织能力理论研究和企业进行能力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寡头是复杂的能力与知识系统,寡头核心能力发展竞争,实质上是独特知识积累的竞争。本文构建的双寡头核心能力发展与学习博弈模型表明,寡头学习类型、学习策略选择、学习努力水平、学习追随与初始知识积累水平,决定双寡头知识积累,进而决定核心能力发展均衡;博弈竞争条件下寡头学习追随可能导致学习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