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2007~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内部控制、技术创新与价值创造能力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和技术创新均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正相关,且有效的内部控制对技术创新和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之间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业务层面控制,有效的公司层面控制对技术创新与价值创造能力之间的正向调节作用更加显著。由此,实证研究可为企业优化内部控制(尤其是顶层设计),增进技术创新活动的价值创造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并可对投资者识别和利用内部控制进而调整投资预期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国内企业面临着国际化经营方式选择问题。本文建立供需模型综合分析国家距离对出口贸易和直接投资两种主要国际化经营方式选择的影响,随后使用PPML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国家距离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整体呈现抑制作用,其中对OFDI的抑制更为显著。不同维度的国家距离对出口贸易和直接投资影响不同,文化距离、经济距离和技术距离提高了出口倾向,地理距离和制度距离则提高了投资倾向,此类因素的影响在"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间也存在差别。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能源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进行理论研究,提出投资动机决定模式选择的理论假设,依次分析了寻求技术、市场和资源的动机对模式选择的影响。根据二值选择模型向多值选择的拓展原理,构建多元Logit模型。实证研究发现:能源企业寻求资源和技术动机对其对外投资模式选择作用比较显著,而寻求市场动机作用不甚显著。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防范政治风险等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5.
十九大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视程度.由于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一带一路”重点省份对倡议实施负有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享有更多的政策优惠和资源倾斜,形成不同省份之间比较优势的外生差异.以公司并购决策作为获取比较优势的工具,本文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公司跨区域并购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带来的比较优势提高了重点省份公司作为并购目标方的吸引力.机制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高了重点省份公司的融资能力和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当地具有这些比较优势的公司被其他省份公司并购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并且并购后公司的融资和“走出去”能力显著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目标方比较优势对于融资约束程度较高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收购方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本文研究结果为拓展企业边界来获取政策优惠和资源支持的并购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解,对评价“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效果及其后续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综合运用创新过程分析和系统分析方法,初步建立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江苏省评价企业的样本数据,采用聚类分析与相关系数均方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初始指标体系的三级指标,并对其筛选;最后进行指标体系的重构.整个过程遵循了全面性、可比性、科学客观性和精简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技术标准联盟是企业打破组织边界,从外部获取所需关键性资源进行标准创新的重要途径。目前学术界关于技术标准联盟的研究并不多,相关研究主要围绕联盟特性、动因和其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尚未有结合人际关系技能探究企业在创新战略中如何有效实施技术标准联盟行为的研究。基于社会网络、高层梯队理论和结构-行为-绩效研究范式,将技术标准联盟行为、高管团队人际关系技能引入企业创新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机制中,构建以技术标准联盟行为为中介变量、高管团队人际关系技能为调节变量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通过对熟悉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环境的中高层管理者的问卷调查,收集来自北京、广东和浙江等11个省市的电子与通信设备、汽车及轨道交通设备和生物制药等制造企业的366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 21.0和Amos 24.0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创新网络对技术标准联盟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标准联盟行为在企业创新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高管团队人际关系技能在企业创新网络与技术标准联盟行为之间起正向的调节作用,企业创新网络与高管团队人际关系技能的交互作用通过技术标准联盟行为间接影响技术创新绩效。通过探究技术标准联盟行为的中介作用,丰富了企业创新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路径的理论认识,拓展了技术标准联盟在创新领域的研究;引入高管团队人际关系技能作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深化了人际关系技能与创新网络和技术标准联盟行为的微观研究。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企业如何通过创新网络、技术标准联盟和人际关系技能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8.
以医疗产业而言,随着"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开发,许多国家开始预应规划其医疗照护体制,或是加速了医疗交流的机会。对于医疗照护体制完整的台湾而言,如能搭上"一带一路"政策顺风车,并趁此机会建立两岸合作机制架构,就能够有机会冲出现有当局医疗政策的束缚与健保制度的枷锁,将台湾医疗产业照护的成功模式拓展至其他国家,同时也有机会可以增进海外医疗的发展,逐步让台湾医疗院所面临的生存窘境解套。在"一带一路"政策下所产生的医疗产业环境改变,也是开启两岸民间医疗合作南进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推动南南合作发展都是中国政府加强对外合作、实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该文试图从多个角度出发,对"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南南合作战略之间的差异性和共同点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厘清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航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航空发动机转包业务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企业对创新悖论的管理。本研究发现有三点:(1)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企业从事复杂产品的利用式和探索式创新主要面临三类悖论,即创新战略的创新利润主导—可持续主导、创新方式的紧密连接—松散连接和创新驱动的纪律导向—激情导向。(2)上述创新悖论影响核心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管理的战略目标、运营和组织边界。(3)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企业通过组建双元化的创新单元→强化创新的组织联结→实现创新的共创共享三个步骤构建创新悖论管理机制,在该机制建构过程中分别形成结构、协调和情境三种双元能力,并逐步化解不同的创新悖论。本文从组织双元能力视角揭示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企业管理悖论的过程机理,并对指导航空企业早日实现以"中国心"助推"中国梦"之宏愿,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网络关系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亚琼  秦沛  苏竣 《管理科学》2005,18(6):18-23
目前国内对于区域网络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只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很少进行相关实证.通过对国外理论研究的借鉴,进行网络特征属性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各要素的影响假设,在此基础上对中关村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多元线性回归验证假设结果,从而提出中关村中小企业通过网络关系建设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使用中国上市公司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后的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较强;对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较弱,通过一系列检验之后,实证结果依然稳健。结论表明,应当构建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环境,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引导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  相似文献   

14.
集群企业创新来源、技术能力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学习.本文以浙江省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创新来源、技术能力及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别从产品创新来源和工艺创新来源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并支持了技术能力的中介作用,以及创新来源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同时实施与技术创新具有互补性的组织创新的必要性。以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内部复杂相关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不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的不同导向关系。构建企业出生、成长、成熟与蜕变阶段的组织创新要素与技术创新要素协同模型,并应用129家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将有助于管理者深入理解企业不同生命阶段的创新行为,并据此科学地实施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来延长企业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6.
转型企业技术能力演进机理与再造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的技术能力已成为影响企业产业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本文基于案例研究,对转型企业技术能力演进路径分析,构建出技术能力演进系统模型,探寻企业技术能力再造的途径;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原有技术能力挖掘和技术学习的转型企业技术能力积累模式,并对影响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构建了技术能力整合模型,以提高企业技术能力整合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核心能力的组合创新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已取得长足的进步,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1)模仿阶段(50年代初期~1957);(2)创造性模仿阶段(50年代末到1978);(3)二次创新阶段(1978至今).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中国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强调单个创新的传统范式无法满足顾客的需求,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成功的企业都采取一种新的创新范式--组合创新.文章重点探讨了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的组合.成功地实施组合创新的关键是建立核心能力.然后,文章探讨了核心能力的来源、概念与结构,探讨核心能力与组合创新之间的关系.企业建立和增强核心能力的方式有以下三种:引进与吸收、研究开发合作、内部开发.基于以上分析,文章分别对东方通讯、杭州制氧机厂、杭州锅炉厂等企业的能力构建与组合技术创新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陈劲  郑刚 《管理学报》2004,1(1):119-124
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主要来源,企业创新管理是近年来管理学中发展迅速、综合性强的新兴学科.本文概括了当前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从个体创新到组合创新、全面创新的发展阶段,技术创新研究中基于战略、资源与能力的三大主要流派,并且从突破、均衡和复杂动态特征等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过分依靠低成本赢得市场的竞争策略导向制约了民营企业的素质提升,为新一轮国际分工地位的确立带来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通过对浙江民营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产品创新、工艺流程创新、技术人才资源、创新促进政策、机构融资环境是影响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它们应该成为培育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在考虑集群内企业拥有不同的技术创新效率的情形下,建立两阶段非合作博弈模型,讨论当集群企业在不同时机创新时,技术溢出对其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分析出随着技术溢出的提高,领先企业和跟随企业创新投入的不同变化情形,推导出由此产生的企业集群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方式,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