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初叶西洋音乐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传统六孔竹笛在半音演奏、任意转调及音域、音色方面,日渐显露出弊端,因而自大同乐会笛家改良竹笛以适应西洋音乐演奏以来,多种非传统六孔形制的“新笛”纷纷涌现.梳理和考察改良新笛,并将之与传统竹笛进行对照性的比较,总结得出无键十孔新笛在各类新笛中更具有突出优势,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思想、政治改良者.他在绘画上也提出了一些变革的主张.在强调绘画的功用,提倡西洋画,贬抑文人画方面都有鲜明的论点,虽有失偏颇.但给当时沉寂的中国画坛刮来了新风.并冲击、影响了中国的绘画技法和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模范抗日根据地”晋察冀在进行减租减息和互助合作运动的同时,开展了广泛的农业改良运动。边区兴修水利工程,发展农田灌溉事业;开展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这些改良措施促进了边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的农村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改良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河三角洲是世界河口三角洲中开发程度较低的地区,开发潜力巨大。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地改良是开发三角洲的重要方面,盐碱土地改良措施分为:水利工程措施,生物种植措施和化学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5.
清末开始,随着新式教育的兴起,天津出现改良私塾的舆论,私塾改良开始起步。民国初年,在政府的推动下,私塾改良有所进展,但在初级教育中仍占有相当的份额,与学堂形成了对峙之势。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对私塾采取严格的取缔政策,进一步压缩了私塾的生存空间。至抗战前,新式学堂已基本取代私塾的地位。在近代天津的教育变革中,私塾改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国时期安徽的农业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民初,安徽农业改良机构渐次成立,形成了包括农政机关、农会、农业推广机构、农业研究机构和农业教育机构的农业改良机构体系。其改良的举措,主要有举办农事调查、宣传农业科技知识、研究和推广优良品种、引进新农具和化肥、防治病虫害等。尽管改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改变近代安徽农业的落后局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是民国时期改良中国蚕业的一个重要机构,它兴办制种场、创设指导所、设立蚕业学校、培养技术人才,对促进民国时期的蚕业改良乃至对建国后蚕桑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因自身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良会作用的发挥,并未完全实现振兴中国蚕业的初衷。  相似文献   

8.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趋向上仍然呈现着向上的发展势头,资本主义在其生产关系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自我调节和改良,出现了资本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积累了社会主义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近代浙江的私塾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代,当新式小学在中国大地萌生、壮大之时,旧的蒙学机构--私塾并未随之退出历史舞台。为了利用既有的教育资源,挖掘民间办学潜力,浙江曾先后三次比较集中地对私塾进行改良:第一次在晚清新政后期;第二次在1915年至20年代;第三次在1932年至1937年。私塾改良的进程随着义务教育的推进而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0.
私塾改良是清末教育改革的重点,河南当局顺应形势发展对私塾进行改良,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令和章程。民国时期的河南私塾改良是在各方力量角逐下的新陈代谢和自我整合,弥补新式学校的不足,通过改良与新式教育接轨,对当时河南初等教育作了辅助和补充。文章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河南当局设立改良私塾的推行机构,对塾师的改造与培训,改进教学内容与教研方法等举措,进而分析其对近代河南教育的双重影响。民国时期河南私塾改良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抗战爆发后,面对落后的农业经济,中共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确立一系列战时农业改良政策,并从五个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农业改良。这不仅促进了边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而且保障了战时军需民用,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改良促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为当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四川畜牧改良是传统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危机积累的产物。1905年川督锡良设立具有畜牧职能的农政总局,开启了四川畜牧改良的序幕。通过倡导西方畜牧兽医科技、成立畜牧改良机构、开展畜牧兽医教育,到20世纪30年代,四川畜牧改良运动逐渐兴盛。以四川家畜保育所为代表的畜牧研究机构,不仅在川猪之选种、繁育、饲养、推广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而且在防控各地家畜的疫病方面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奠定了四川畜牧业近代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竹笛作为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物质载体,其改良是我国民族乐器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竹笛在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改良不但体现了该时期文化科技、音乐审美的发展水平,同时还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未来的发展方向。建国以来,受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竹笛改良的学术争议热点颇多,文章撷取了其中争议最大、业界讨论最多的三个方案,对其产生的原因、历史影响、得与失作学理层面上的反思,为中国竹笛未来的改良之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用草酸钠改良高锰酸钾法测定了二氧化硫脲.该方法可以排除三氧化硫脲的干扰,相对标准偏差为2.5%~4.3%,加标回收率为98%~103%.与工业上采用的碘量法相比,测定速度快,成本低.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的私塾改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私塾改良是中国初等教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过程反映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特点.近代私塾的改良主要从管理体制、课程、教学内容、塾师、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展开,体现出传统私塾与近代小学并存及两者间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融合的特点.这种改良先是自下而上进行,但最终还是通过自上而下实现的.近代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是促进私塾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16.
许多发展中的家族企业因为种种原因而中途夭折。其基本原因是家族企业中"家族"和"企业"两个系统相重叠,导致企业不像企业。从目前学者们的建议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类治理方案: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革家族企业制度和根据家族企业所属的发展阶段逐步改良。两类方案都有优点和局限性。改革的方案由于只考虑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忽视家族的情感与需要,在实践中不仅脱离企业内部的现实,也忽略了我国尚不健全的市场环境和薄弱的社会信任资本。  相似文献   

17.
对生物化学实验课实验项目设置的依据、生物化学实验理论教学的增加、实验材料的专业选择以及传统经典方法和生物化学实验新技术、生物化学实验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生物化学实验改良的内容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乐器在当代中外音乐艺术交流日益频繁深入、西乐在中国越来越广受欢迎的背景下,需要克服自身在音域、音准、音乐风格等方面的局限性,努力在形制、演奏技巧、作品创作等方面探索改良和突破,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民国初年北京政府成立后,十分重视实业发展。为了及时掌控农工商矿各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比较仔细地开展了对农工商矿各业的调查和改良。通过调查,不仅及时地了解了各地实业发展的趋向,而且还以此为依据制定出了较为合理、较为切实可行的政策;同时,还有效地协调了各地实业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达到了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改良,不但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而且还提高了农业与工矿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同时也加快了农工商矿各业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