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主体认识结构作为认知要素与非认知要素的统一,是构成主体的本质力量。尤其是非认知要素,作为创新活动内在动力,是创新活动产生必不可少的条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创新过程中,以灵感、直觉、情感为主而形成的激发、诱导与定向作用,以情感、意志、直觉为主而形成的调节、评价和选择作用,以灵感、直觉、情感、意志为主形成的创新、激励与推动作用,三者相互联结交融,构成了一种内在的合力作用,从而形成一股推动创新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郭峦 《创新》2013,7(1):104-106,121
旅游创新系统是提升旅游创新能力,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旅游创新网络由旅游创新主体、旅游创新资源、旅游创新功能和旅游创新环境四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又由多个次一级子系统组成,各层次系统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形成了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3.
这篇文章以“系统”作为范畴基架,对认识的主体、认识过程和意像结构进行了描述,并且还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成就来探讨认识问题,展示了这个系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文中提出了“意识圈”和“意识遗传”,论述了主体中的“过滤系统”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引入了人脑中意象结构的真值表。通过此文,我们可以接触到现代西方学者对认识论问题的一种较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历史认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试图将错综复杂的历史认识过程纳入一个大的系统中,通过对历史认识主体、客体和中介三个子系统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的描述,通过对各子系统之间关系的分析来阐释人类对自身历史过程认识的特点及其意义。在对历史认识系统的探讨中,文章试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目前所谓史学危机的根源及出路等一系列问题作以解释和回答。  相似文献   

5.
对知识分子在历史过程中作用的极度重视,是葛兰西实践哲学的一个突出特征.在葛兰西看来,意大利革命力量的活动过程也就是知识分子通过与群众运动的结合夺取领导权的过程,也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知识分子作为这个过程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发挥着历史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温智虹  张红 《学术交流》2007,(8):184-186
编辑活动中的编辑主体是社会信息的搜集、整理、选择、优化和输出者,也是社会信息的调节者。编辑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社会信息资源,对社会受众的信息受传、文化体系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编辑主体的编辑行为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编辑主体系统的优化与提升因此而成为必然。编辑主体系统是编辑主体所具有的与社会传播场进行对应的主观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组合,它体现编辑者的主体价值,呈现编辑主体精神的自主性、目的性和创造性,它包括价值观念系统、道德自律系统、智能结构系统、技术结构系统等层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运用系统论及耗散结构理论的一些观点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考察,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呈现为一个动态的非线性非平衡稳定有序的因果模式。从而,在对一些历史现象的初步论述及分析后,提出在作为历史思维过程的史学研究中,只有考察人类社会大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及在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下产生的相干效应和子系统演化的临界效应,才能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大系统的复杂化功能,并从整体相关的全方位的意识和观念出发,历史地分析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得出合乎历史史实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如何,教科书和词典为人们作了简单却十分笼统的解答:“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是辨证的统一。首先是经济决定政治,有什么样的经济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其次,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政治和经济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经济是根源,政治是经济的反映;经济决定政治,政治为经济服务;政治集中体现经济的要求,经济的发展依赖政治的保证”。然而,具体把握政治与经济在现实中的相互关系,仅仅依靠对二者关系的十分原则抽象的认识是不够的。系统地审视社会,运用系统观点或许可以为具体地说明二者关系提供一条新的思路。词典中“政治”指阶级之间、民族之间、社会集团之间基于各自根本利益所发生的相互关系及与此有关的活动。“经济”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经济制度。而本文所谓的政治与经济是极其广义的。它包括与其相关的所有方面,政治包括政治制度、政治活动、政治发展、政治状况等等;经济包括经济制度、经济活动、经济发展、经济状况等等。当然这些概念的含义都是须从系统意义上加以理解的。人类社会是一个溶政治、经济、精神生活为一炉的统一整体。换言之,人类社会生活是一个包含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精神生活等各个侧面的统一整体。社会科学的研究固然可以将这一统一整体分割成政治、经济和精神方面,然而现实的人类社会生活总是包含着政治,经济、精神因素的有机体。没有毫无政治保障的孤立的经济生活,也没有离开经济生活的独立的政治和精神生活,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日益发展为相对独立、较为完善的系统——政治生活系统、经济生活系统、精神生活系统。系统乃是由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所谓政治生活系统指的就是:由一定的作用方式与行为规范决定的政治主体与政治客体、政治主体与政治主体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整体。它包括三个方面:从事政治活动的个人、集团或社会组织,进入政治系统的物质和精神资源、相互作用的规范、制度。经济生活系统和精神生活系统同样如此,也是由构成它们的要素与相互作用的规范、制度体系组成。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使得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精神等各个侧面日益相互渗透融合、相互依赖而不可分割;另一方面,也同样使得其政治、经济、精神等各个侧面的系统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它们日益成为包含着众多子系统的复杂系统。社会的政治生活系统、经济生活系统、精神生活系统以一定的方式、规范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生活巨系统。在这一巨系统中,政治、经济、精神等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在巨系统中的地位不同,换言之,社会生活巨系统的结构不同,必然造成整个社会生活巨系统运行结果的不同:各子系统配置合理、组合科学、相互促进,社会生活的总体发展就显得健康、迅速、有效,反之则相反。社会巨系统结构在现实性上表现为一定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所谓制度就是社会结构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与此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政治制度的系统含义至少包括两个方面:(1)它指政治系统的框架,是政治主体的活动规范与政治主体之间相互关系规范的总和;(2)指社会巨系统的基本框架,其基本单位是国家,它规定着一切社会子系统(政治、经济、精神生活系统等等)在社会生活巨系统中的地位、相互关系与根本行为方式,规定着社会基本主体即人的根本行为方式。其具体表现,是以宪法为代表的国家基本法。本文正是从第二个方面的含义上使用政治制度一词的。  相似文献   

9.
毕宏音 《社会工作》2011,(12):88-90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不断完善诉求表达机制。民众作为诉求表达机制中最关键的主体要素,在整个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舆情表达者、表达结果的直接承担者、公民基本权利的维护者以及公共精神的建构者四大主体功能。  相似文献   

10.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不断完善诉求表达机制.民众作为诉求表达机制中最关键的主体要素,在整个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舆情表达者、表达结果的直接承担者、公民基本权利的维护者以及公共精神的建构者四大主体功能.  相似文献   

11.
运用控制论所取得的成果对认识论进行重新估价和研究,这在我国学术界已经开始。本文试从认识控制的结构、功能及其机制的角度来探讨认识过程,以起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认识控制的结构分析 1.主体的生理结构生理结构是由人的眼耳鼻舌身、神经系统和大脑组成的。眼耳鼻舌身是主体的感觉器官,主体通过这些感官接受外界刺激形成感觉和知觉意义上的认识,神经系统中的中枢神经在主体的认识过程中起控制和调节作用。大脑是主体的思维器官,具有认识的功能和特性,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物质结构组织,是进行认控活动的关键。 首先。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表…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个体认识的发生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由个体人、环境和认知场所构成的“人——境——场”系统。就个体人而言,其生物进化基础——人脑与社会进化基础——先赋结构是认识发生的主体根据;就环境而言,它潜融着认识客体和中介,并在认识发生中依与土体相关度的不同而分化;就认知场而言,它作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定功能状态,既是个体认识发生的时空母体,又是其展开和意义视界。认知场的横断面结构——实体、属性、关系构层,与其纵剖面结构——认知空间、认知情境、认知格局间,存在着大致相当的对应关系。当场中认知关系突出到占绝对优势时,个体认识便发生了。  相似文献   

13.
甘琦 《社科纵横》2007,22(12):123-125
在本文中,笔者认为自我意识活动涵盖自我认知活动和自我评价活动,并从个体自我的角度对自我意识自觉的意义从四个方面作出初步探讨。笔者认为,自我意识自觉意义的核心是自觉其为主体的意识;自我意识自觉是自由的首要条件,是最值得研究的;良心机制作为特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荒诞,自我意识自觉的意义更是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4.
刘七生 《社会工作》2011,(14):27-31
构建和谐社区是今后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社区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遵循着自组织理论的发展规律。社区必须开放,子系统相互作用以形成耗散结构,这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必要条件。社区子系统间在序参量的组织下高度协同,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内在动力和机制。突变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封建结构作为一个总系统,其质的规定性受子系统量的变化的影响很大。子系统量的变化不但影响封建结构的稳定性,而且往往是封建结构振荡或瓦解的主要因素。所以要剖析封建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向,必须从研究其子系统的变化着手。一、对封建结构中几个主要子系统的分析封建结构中的子系统很多,对一些不太重要的子系统如果弃而不论,最重要的子系统有四个。它们是:权力分配系统、土地分配系统、产品分配系统、信仰分配系统。权力分配系统是指封建统治权力的配置情况。可分为集权型和分权型两种配置。集权型又可分为个人集权和集团集权两种;分权型分为壁垒分权和离散分权两种。中国封建社会一般取集权型的权力配置,而且又以个人集权为主;分权型的权力配置只在少数情况下才出现,而且出现时又多采取壁垒分权的形式。个人集权型权力配置以秦始皇为代表,其特点是:“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一  相似文献   

16.
钱宁 《社会工作》2009,(15):1-1
社会工作是以机构为史撑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组织体系。在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中,社会服务是将社会福利的政策和制度所确定的方针、任务和目标加以实现的行动体系,而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服务的专业主体,一方面在将社会福利的理念、政策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过程中,对促进社会服务合理、有效、公平地满足社会成员的福利需求,为人们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服务的专业体系,必须依托于社会服务机构,并在社会服务的组织体系内和活动领域中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在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进程中,专业化的社会服务组织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社会服务组织的建设直接影响着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进程,并决定着社会工作专业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从价值视角出发,本文将文化学研究和认识论研究结合起来,具体考察了文化的认识价值,即文化对于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发展具有的意义。文化是主体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成果的反映,是主体智慧、力量和价值的凝聚和体现。作为认识成果的观念形态和物化形态的文化是认识活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化的出现,不仅加快了认识活动的发展速度,而且拓宽了认识活动发生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第三部门的勃兴对行政法意味着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凌云 《浙江学刊》2007,(2):162-168
第三部门的兴起,尤其是在公共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行政法的主体理论、行政行为理论以及行政诉讼等都会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理论重构。但是,作为术语,“第三部门”引入行政法结构之中似乎没有必要,我们更应当关心的是其在公法上的作用、影响以及相应的规制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的认识是否有一个主观模式?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究竟如何?要深入地探讨这些问题,就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认识的主观要素,对认识作系统的分析。 一、认识的结构和主观要素 与认识结构的“两要素”说或“三要素”说(认识由主体和客体两个要素构成,或者再加上一  相似文献   

20.
实践作为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决不只是一种反映,也不是反映的总和,而是一个发生在人与外部世界的不断扩展着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中的开放过程,是一个具有内部结构的动态系统。在这一结构中,又必然地包含有主体和客体两极因素,以及主客体之间的中介、实践过程、实践结果等要素。这一点已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确认。但问题在于,实践这一动态结构是如何建构起来的,组成实践结构的诸要素系统及其相互关系又是如何发展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一 实践是由主体和客体以及中介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