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中国70年的和平外交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1949—1978年的"和平共处外交"时期、1978—2012年的"和平发展外交"时期、2012年至今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时期。每个时期的外交政策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体现了时代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提出的新要求。70年曲折复杂的和平外交历程积累了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经验,主要包括:坚持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是我们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新中国外交重要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构建"伙伴关系"是新中国外交在"后冷战"时代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必然选择;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六十年整体视角的计划经济模式历史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分为两大时期,是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分界来划分的.必须从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整体视角,对计划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历史评价.否定一种经济体制不等于否定一种经济体制所创造的经济基础,也无法否定.新中国前30年计划经济发展中积累起来的实物经济和生产力是改革开放进行的必要前提,离开这个前提新中国后30年改革开放取得经济的巨大发展是不可能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与非公共品相适应的公共供给,否则,就不可能实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怎样探索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成了现代中国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抉择,现代中国既有近30年对社会主义道路曲折探索的历程,也有30余年开辟和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历程;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实现现代化,这是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趋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经了从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四个现代化到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振兴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从"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到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4.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整整印年.新中国60年的历程,就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建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总结新中国60年的宝贵经验,有助于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60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问题关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新中国60年来,我们党始终掌握着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在推进意识形态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坚持正确方向,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意识形态建设;把握舆论动向,以适时开展两条战线思想交锋掌控意识形态建设;创新方法机制,以符合国情的多种手段和载体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注重科学发展,以协调好各方面重要关系支撑意识形态建设.这为现阶段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党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转向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即从“建立新中国”转向了“建设新中国”;“愚公移山”寓言寓意也从挖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转向了挖掉“经济贫穷和文化落后这两座大山”。从技术革命视角,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新中国”话语,大致经历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工业化新中国和实现“两个”“三个”或“四个”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新中国两个阶段;工业化新中国、现代化新中国的建设目标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有着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均致力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从社会革命视角,革命时期党的目标是建立三民主义新中国、新民主主义新中国;建设时期党的构想是以新民主主义新中国作为过渡,进而发展到社会主义新中国,将来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社会主义新中国构想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现代化和苏联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标识了其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新中国”话语,通过对“旧中国”贫穷落后与“新中国”日新月异的比较,呈现出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阐明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  相似文献   

7.
喻冰 《理论界》2008,(8):8-9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转折点,标志我国现代化建设模式的根本转变。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政策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抓住根本,不受干扰,我们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目标,这不仅是我们的信心,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重要的历史启示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建国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把它庄严地载入宪法和党章,成为举国上下共同遵守的政治原则。这既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统一的共同政治基础,又是我们立国治国、振兴中华的根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问题。因此,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必须贯彻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中,理直气壮地捍卫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对于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胜利前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从生产力逻辑出发,系统阐述了城乡发展从“依存、对立、再到融合”的历史逻辑规律,这是新中国70年城乡收入结构变迁的理论基础。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出发,考察新中国70年城乡收入结构变迁的特征事实和逻辑主线,发现新中国70年城乡收入结构变迁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演进阶段,呈现出“低水平均衡-高水平失衡-高水平缓和”的分步演进特征。其逻辑主线包括一条根本主线和三条具体主线,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立足中国发展实践探索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共享发展这一根本主线,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动态调整”的时代意蕴三条具体主线。站在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振兴乡村,成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的矛盾,平衡城乡收入结构的时代抉择。  相似文献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历史转折关头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历史起点。一、全会从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入手,为拨乱反正,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准备了思想和理论前提;二、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政治路线,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正确战略决策;三、全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四、全会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指明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向;五、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为走上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提供了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1.
《优雅》2005,(10)
  相似文献   

12.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这是我国改革史上一个新的转折点、新的里程碑。决定凸现的股份、产权、人本、协调、诚信、法治等前瞻性、指导性的理念 ,体现了一种睿智、一种眼光、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昭示了治国理政的重要新思路 ,对于我们巩固改革成果、再创事业辉煌 ,消除暂时混沌、走向新的有序 ,具有重大的意义。一、股份理念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对传统单一成份的公有制概念的根本性突破 ,也是对…  相似文献   

14.
新制度经济学究竟“新”在哪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科斯为主要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马克思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理论关联性。新制度学派借助新古典分析体系,实现了制度经济学演进中的质的飞跃,修正了新古典理论的一些重大缺陷。同时也对马克思经济制度分析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通过一番简明扼要的比较分析,回答了新制度经济学究竞“新”在哪里。  相似文献   

15.
市委书记韩学键同志在全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解放思想学习实践活动总结大会讲话中,立足于大庆的发展新时期新阶段,进一步强调了推进大庆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基本思路,明晰了总体战略、城市组团发展和产业空间三个布局,确立了2011和2020年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八项具体推进措施,对“三个发展”作出全面深入的阐释。我们认真学习了韩学键同志的讲话,结合大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际,进行了一些思考,对“三个发展”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加深。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以往儒学由"内圣"到"外王"的思考做一逆转性思考,而指出从"外王"到"内圣"的一个崭新可能.作者多年来以"血缘性纵贯轴"为核心来诠释中国传统社会,并提出批评.作者指出,原先"从‘内圣'到‘外王'"如何落入以"心性修养"为中心,而遗弃了"社会公义";相反地,从"外王"到"内圣",则不再是"大公无私",而是"公私分明",对于"心性修养"与"社会公义"始有一恰当的衡定.笔者认为这是后新儒学的崭新思考.  相似文献   

17.
新乡村主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乡村生活和乡村景观规划实践,作者提出了新乡村主义规划理念,即在"三生和谐"(生产、生活、生态相和谐)和尽量保持农村"乡村性"的前提下,通过"三生"和谐的发展模式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以及新时期党的任务要求,进一步论述了党的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重要作用、发展目标、基本任务、构成和特征、党的领导问题,进一步论述了统一战线中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的创新:新特点、新趋势与我们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支柱。在新世纪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创新具有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 ,为此 ,我们必须要以积极的态度制定和实施创新战略 ,全方位地进行创新 ,特别是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20.
冯今源  胡安 《河北学刊》2002,22(5):18-22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宗教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舞台上扮演何种角色,占据怎样的社会地位,发挥怎样的社会作用?我们应该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作者希望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能有利于我国宗教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有利于我国宗教界再有一个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