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译作为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与笔译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口译的即席性、即时性和互动性使其更符合语言哲学家研究下的日常语言特性。口译的历史虽然远早于笔译,但口译理论的研究却起步较晚,更鲜有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探究口译活动的意义本质。从哲学的角度对口译研究进行思考,可以发现口译活动具有如下哲学特征:语言世界观的立交桥——口译研究的跨文化交际学思考;语言游戏的关联性——口译研究的语用学思考;体验哲学的经典体现——口译研究的认知学思考。  相似文献   

2.
口译语料库建设与研究迄今仅有二十余年历史。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口译语料库尚不到10个,最大的也不过100万字,而且种类单一(会议口译)、标注简单。相应的研究数量较少,集中在口译文本语言特征和口译操作过程两方面。因此,未来口译语料库建设应注重以下问题: 多类型、不同性质语料库的建设与完善,语料库规模的扩大,停顿、填充语、省略等副语言信息的精确标注与转写,口译语料库的信息对应,适合口译语料的检索工具的研发。同时,基于口译语料库的研究应该考虑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利用,集中讨论口译文本的语篇特征、口译实践策略、口译相关理论和概念的验证与发展等关键问题,促进口译研究与教学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口译工作言语研究是口译研究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深入认识口译工作言语的本质,文章从流动性、语境依赖性、模糊性、信息浓缩性、逻辑性和流畅性等角度分析了口译工作言语源语和译语不同的言语特征。针对这些特征,笔者提出在口译培训中应该针对源语和译语分别设计相应的语言技能培训课程,以便根据口译的实际需要提高译员的口译工作言语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提高译员的外语水平。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口译是一种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的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语言交际工具. 虽然口译实践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但口译作为一门专业却依然年轻.口译是一种基于语言的活动,如果没有语言间的障碍,那么也绝对没有口译和口译工作者(胡庚申,2004).根据口译的内容,可分为导游口译、礼仪口译、宣传口译、会议口译和谈判口译.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大事或商务洽谈等都需要以会议的形式进行交流,因此,会议口译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5.
笔记是一种符号,语言也是一种符号;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笔记也是在其记录过程中对脱离了语言外壳理解所得到的思维的再次符号化的记录。所以从这一点上看,笔记就是一种语言。本文运用语言学、心理学、符号学的相关知识,讨论和分析口译笔记的语言特征。包括笔记在形式上所具有概念符号和反映概念符号之间逻辑关系的句法,口译笔记的标准和变体(个性和共性)特点,口译所实现的译员之间以及译员自身两个不同语言体系间的交流功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2009年3月在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的一系列教学实验,本文考察了口译初学者汉英视译中中式英语的分布规律及其僵化特征,并结合中外口译培训的理论和经验,提出三角式教学法、双语思维转换训练等口译教学建议及相应的学生语言进修策略。  相似文献   

7.
将主体性概念引入口译研究,旨在通过考察口译的特性,探讨口译主体性的跨文化意识构建、主体性发挥的层面与限度以及非语言特征的主体性等内容,力求减少乃至消除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失误,促使跨文化国际商务的成功进行。  相似文献   

8.
随着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口译课程建设的日趋成熟,口译教学中分项技能的训练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影子练习、口译笔记法、视译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已被很多高校引入到日常口译教学中。尽管这些技能看似分属于复述、记录和阅读的范畴,但作为口译的基本技能,它们彼此关联,互为补充。视译训练有利于培养英语专业学生良好的口译学习习惯。维索尔伦语言顺应论中的变异性、协商性、顺应性等三大特征对于口译教学中的视译训练有非常直观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言顺应论是Verschueren于2000年提出,之后被广泛应用于语言学界,其主要内容包括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以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支撑,以2010年温总理答记者问现场口译稿为语料,分析口译实践过程中语言顺应论如何解释译语顺应语境、语言结构和口译的动态过程,说明语言顺应论在口译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口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合格的口译员必须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架起沟通的桥梁。在英、汉口译过程中造成文化障碍的文化差异可分为五个方面,即:民族习俗、文化沉积、认知体系、思维模式和非言语语言。众多的文化差异会对口译产生重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口译的质量和信息的传递。然而由于口译本身在我国发展相对滞后,口译中文化的导入远远不够,造成口译者跨文化意识不强。因此培养口译员的跨文化意识,加强口译训练中的文化导入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商务英语口译是在商务活动中涉及的以连续传译方式为主的口译行为。作为一种口译行为,其能力的构成离不开口译活动的基本要求。著名的口译研究学者Daniel Gile所提出的"口译理解公式"和"连续传译的精力分配模式"很好的阐述了连续传译译员应具备的能力。本文从该视角探讨商务英语口译能力的基本要素。商务英语口译能力的构成与一般连续传译一样,其要素包括智力素质(语言知识、非语言知识、口译技能)和非智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职业素质)。其中,商务知识作为非语言知识的一部分对商务口译能力的构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吉尔的口译理解公式对译员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解是口译的最基本环节.Gile提出的口译理解公式从语言知识、语言外知识、分析能力三方面对译员提出了要求.文章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具体分析,指出,在口译实际操作中恰当地运用口译理解公式,可以提高译员的理解速度和质量,改善口译效果,并且认为口译员要重视语言知识积累、拓展言外知识空间,掌握分析方法以提高理解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PACCEL语料库分析了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汉英口译过程中的逻辑显化现象。通过对汉英口译过程中逻辑连接词使用的数量和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汉英口译过程中,逻辑关系连接词的使用频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句关系的显化程度;(2)汉英口译逻辑显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汉英两种语言形式化程度的不同、形合与意合的差异以及口译自身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4.
口译中的记忆与理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口译中 ,记忆是理解的前提与保证 ,理解是记忆的辅助与提高。口译记忆和理解需要语言知识、语言外知识、口译准备、分析思维能力、口译笔记能力、表达能力等知识和技能的共同参与。在口译教学中 ,应从记忆的规律、理解的性质、记忆和理解的关系等角度对口译活动的基础环节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复述、转述、联想等方法有意识地强化相关能力 ,提高记忆能力。通过提高双语能力、增强语言外知识 ,在记忆力与理解力的相互促进中提高口译能力和对由言语或文字所承载的意义的理解技巧  相似文献   

15.
语言的建构和转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认知过程,口译活动的特点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对源语的思维过程准确理解、重构,其中涉及诸多变量和个体差异,这些因素导致口译研究者很难针对口译实践中的具体现象进行深入系统剖析,就口译活动中语言策略的使用揭示元语用意识在语言选择过程中的运作,以及体现这一交际策略的语言手段所具有的元语用功能,从不同角度分析说话人和口译人的元语用意识在语言结构层面上的凸显。  相似文献   

16.
考生在口译考试中的临场发挥受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影响。本文以考官的视角,从语言和非语言因素两方面详细分析考生在一次英语中级口译考试中的失误实例,深入探讨其对口译教学实践产生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口译是一种动态交际行为,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意义转换。在口译过程中,语言的意义通常是根据语境来确定的,同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因此,将语境顺应论引入口译研究,并分析在口译过程中如何实施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动态顺应使译语有效再现原语的语用价值,进而提出顺应论下的口译过程包括理解原语、顺应语境、选择意义、策略运用和目的语重构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苏涛 《宿州学院学报》2014,29(10):53-56
由于口译活动是不同语言双方进行的一种跨语言的交际行为,不同语言的语调就给口译的理解造成影响。英汉语在语调的功能方面存在诸多异同,这些异同是对口译活动影响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必要的了解和掌握将有利于口译的有效开展。将英汉语调作为研究对象,并从功能角度对英汉语调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表态功能、语法功能、强调功能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并指出其对口译的影响,旨在帮助口译学习者了解英汉语调特点,从而提高口译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根据释意派口译理论,口译包括三个主要程序:原语理解、“脱离语言外壳”和译语表达。而贯穿这三个程序、使其有机地连接并形成工作链的是“信息意义,”口译过程是释意过程。本文运用释意派口译理论对汉英会议口译中语言处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释意理论是以塞莱丝柯维奇为代表的法国释意学派在口译研究与实践中研究创立的口译研究理论,关注的是口译的意义传递现象.根据释意派口译理论,口译包括三个主要程序:源语理解、脱离源语词语外壳和译语表达.本论文以释意理论为基础,主张口译的目标是源语的意义而非语言,意义是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产物.本文将运用释意派口译理论对“两会”中外记者招待会现场口译中温总理文言诗词口译实例进行评析,旨在进一步说明口译的释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