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丧葬习俗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丧葬是一种宗教性质的社会现象,它同婚姻一样是世界上各民族都具有的习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解放前,由于各民族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不同,宗教信仰也有所差异,因此,在丧葬习俗方面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大而言之,可分为土葬、火葬、崖洞葬、悬棺葬、树葬、水葬、天葬(鸟葬)、塔葬等几种形式。然而,即使是同一种丧葬形式当中,却又因民族和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以土葬而言,有的民族实行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用文化人类学整体观这一理论方法,从藏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和葬俗的社会功能两个方面,对藏族的丧葬习俗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本文将从生态环境、本教、佛教和汉文化等四种文化角度探入来解读藏族丧葬习俗产生并发展所依托的民族文化背景,归结出藏族丧葬习俗所承载的四项主要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门巴族和藏族的历史关系源远流长,在政治、经济、宗教、习俗等领域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中宗教文化的交流,在门藏文化交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民族文化交流从来都是一个双向交互的过程,彼此的文化相互产生影响和渗透。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门巴族社会生产力发展落后于藏族,人口少,居住地域小,因而在门藏文化交流中,藏族文化处于强势,藏族文化对门巴族文化的影响远远大于门巴族文化对藏族文化的影响,门藏文化交流呈现出不平衡状态。在门藏宗教文化交流中,藏族的本教和佛教文化先后传入门巴族地区,对门巴族的宗教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门巴族在接受本教和佛教的过程中,并非仅仅照搬照抄和被动接受,而  相似文献   

4.
吴晓  李向前  潘锋  庞家举 《民族论坛》2012,(24):110-112
禁忌是民间普遍传承的文化现象。渝东南民族地区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产生了众多的禁忌习俗,文章对渝东南民族地区的人生禁忌做了习俗调查,将其归纳为孕期、分娩、婴幼儿、婚姻、丧葬五个方面的禁忌。  相似文献   

5.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早在殷商时期,就在务川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仡佬文化,其丧葬文化独具特色。本文以务川仡佬族的丧葬习俗和墓葬形式为考察对象,探析务川仡佬族丧葬习俗的文化内涵,以增强仡佬族宗族和族际间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和回族的丧葬习俗谷文双,谷光琳丧葬习俗是人生礼仪习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诞生礼是接纳一个人进入社会的话,那么葬礼则标志着一个人最终脱离社会,是其人生旅途的终结。正是由于丧葬习俗在人生旅途的终结阶段而发生,因此,它不仅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丧葬习俗是湘西土家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所反映的文化通过一系列丧葬仪式活动体现出来。丧葬习俗是人们应对死亡的思想观念、传统理念以及复杂的个人、群众的心理状态而成的一种传统文化积淀。这一独特的世代传承的丧葬习俗背后,体现了土家族的睦族友邻,敬生礼亡,神贵祖崇等社会文化意义。透过丧葬习俗研究可以深化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它表现在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多方面的活动之中,并反映着民族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构成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风俗习惯作为一种民族社会历史现象,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内的一个特殊的构成部分,它从民族的社会生活中产生,又反馈回去,与现实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民族社会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并用一种巨大的、有形无形的力量对民族社…  相似文献   

9.
死,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要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由于在这最后的人生礼仪中积淀着深沉复杂的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因而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各地壮族的丧葬习俗,有共性也有差异。过去已有不少文章反映了各地壮族的不同丧葬习俗,但往往可窥“一斑”而难见“全豹”。为了方便研究,本文拟根据本人调查和别人发表的材料,将广西各地壮族的丧葬习俗综合起来,一试图展现“全豹”的面貌。人的死亡,情况是复杂的,大别之可分为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因限于篇幅,这里仅以成人的正常死亡为主,其他的非正常死亡只约略提及;对丧葬习俗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丧葬习俗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十个民族,在丧葬习俗上有其共同特征,也有不同之处。本文旨在通过对民族传统与宗教影响的关系问题的探讨,来考证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丧葬习俗。  相似文献   

11.
丧葬,一般来讲,就是办理丧事,埋葬死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居住的地理环境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办理丧事和埋葬死者的独特习俗。而禁忌,简而言之,就是犯忌讳的言语和行动。由于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其禁忌也就各不相同。有些民族的禁忌与本民族的丧葬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就藏族的几种丧葬形式简介如下,并谈谈它们与禁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孙立生 《民族论坛》2012,(10):103-105
苗族的丧葬仪式是其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苗族的丧葬仪式,从中发现苗族丧葬仪式的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是显著的,人们可以从中学习本民族历史、宗教、习俗、神话、生产等知识,使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其情感抚慰功能减少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缓解了人们悲伤、焦虑的心情;其社会整合功能加强了家族、宗族的凝聚力量,增强了以村落为地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了新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3.
分布在今天青海河湟一带的藏族,在历史上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相互接触较早,交往广泛,长期以来受汉族文化影响很深,尤其是解放后,在语言上的汉化现象十分明显。但是,至今仍然保持着本民族的习俗风情、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且丰富多彩。这一地区内的各乡各村又在服饰、婚嫁、丧葬等习  相似文献   

14.
范军  罗文雄 《民族论坛》2012,(6):96-101
丧葬文化是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与发展,海南黎族丧葬习俗发生了很大改变。这些变迁与国家意志、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民间信仰、自然地理、环境卫生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促成了黎族丧葬习俗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丧葬习俗不仅是民俗现象,而且是集多种社会功能于一体的重要文化仪式.文章在较详细民族志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深描”手法对黎族独特丧葬仪式进行阐述,试图借助“过渡仪式”理论分析仪式主体人的行为和心理结构,旨在探索黎族丧葬活动的结构转换及其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穆斯林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迁徙到黑龙江省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因此其生活习俗、饮食习惯、婚姻习俗乃至丧葬习俗都不同于当地传统风俗,带有明显的宗教特点和民族特色。近年来,随着哈尔滨的穆斯林们与当地人的和睦相处和文化的相互融合,其传统习俗在保持伊斯兰教教义不变的前提下,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其丧葬习俗作为传统习俗中的一部分,也产生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7.
瑶族葬式述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瑶族葬式述议玉时阶(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丧葬方式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任何一个民族的丧葬方式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本民族的特点。对丧葬方式进行考察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各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其文化面貌,而且对移风易俗,建设社会主义新风...  相似文献   

18.
生老病死人类所固有,而丧葬习俗模式的选择则因民族、宗教、地域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异彩纷呈,由此形成的丧葬文化风格迥异,表现出独特的人文色彩。本文就回族的丧葬文化及其人文特色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穆斯林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迁徙到黑龙江省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因此其生活习俗、饮食习惯、婚姻习俗乃至丧葬习俗都不同于当地传统风俗,带有明显的宗教特点和民族特色.近年来,随着哈尔滨的穆斯林们与当地人的和睦相处和文化的相互融合,其传统习俗在保持伊斯兰教教义不变的前提下,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其丧葬习俗作为传统习俗中的一部分,也产生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20.
陈锦均 《民族论坛》2013,(7):52-55,100
出生和死亡,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的重要阶段,谁都无可避免。相比成年礼,丧葬仪式也是人们非常重视的人生礼仪之一。在瑶族地区,人死后都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丧葬仪式,它代表着一个人一生所有礼仪的终结。和其它民族一样,瑶族人们在举行丧葬仪式时也有属于自己本民族特色的丧葬习俗。本文通过观察广西昭平县一个盘瑶村寨的丧葬仪式,试图从中挖掘出瑶族人们与众不同的丧葬习俗,并依此探讨蕴含在仪式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