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垄”是古代中国皇帝印章的专称,这为今人深信不疑。《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曰:“垄:印。秦以后专指皇帝的印。”(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亦云:“空:帝王的印。”(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中国文化之谜》第三辑(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传国玉皇何处寻》一文开箱也说:“奎是封建时代皇帝的宝印。”然而,这不冠前提的流行说法值得怀疑。因为,“至”在封建社会时期除了指皇帝的印章外,又可指:(1)太后印。如《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九年四月,“毒矫王御奎及太后变作乱”。(2)太子印.如《宋书·礼志》:“皇…  相似文献   

2.
楼兰地区新发现汉印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兰地区首次发现一枚印章,红铜质,印面方形,兽钮,印文释读为"张帀千人丞印"。根据质地、钮式、名称、尺寸及印文内容等分析,我们推断该印为一枚魏晋时期的官印,属千石以下官吏使用。此印与中原传统官印的规制存在一定差异,它糅合了中原传统印章制度和中央政府赐给西域诸属国官印某些元素制作而成。  相似文献   

3.
“诸法无我”辨析艾畦至少从公元三世纪以来,人们提起释迦牟尼的理论学说(不包括后来的大乘思想)来,总是以“三法印”来概括。“印”是印章,“三法印”的意思是说;符合三点理论的说法就好比盖有佛法印章,是真佛说;否则就是“外道”,就是假佛说。这“三法印”即三...  相似文献   

4.
(一) 1989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宜都县(现为枝城市)陆城镇刘家老屋墓地发掘了一批汉至六朝的古墓葬。其中,七号墓出土了一枚“偏将军印章”。该印章为正方形、银质、龟纽。龟头略上昂,龟足分别立于印体的四角,足上有清晰可辨的五爪。龟嘴、眼、颈部及龟背、龟脊均刻有花纹。龟甲上突,状如馒头。印体  相似文献   

5.
中国画艺术包含着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印章,在中国画各种艺术因素的整合过程中,诗、书、画、印四位一体构成了完美的艺术整体。印章的使用,在中国画创作中显示出极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今天,凡从事中国画艺术活动的画家,在完成其画稿时,必在画上钟以印章,这几乎成了一个固定程式。遗憾的是,以往的中国画理论研究,对印章的使用规律及其所产生的艺术魅力阐述甚少,系统深入的研究更乏涉及,作为对中国画艺术的整体研究,急需补上这一笔。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初探,旨在“抛砖引玉”。印章原本只是一种证信之物。据考,它发端于周朝…  相似文献   

6.
2009年3月6日的《黄山晨刊》刊出拙文“清代女诗人范满珠两枚自用水晶印”,此文是应编者为“三·八妇女节”而约所作的应景性质的稿子。我对范满珠并不了解,仅在馆藏民国时胡在渭先生编纂的油印本《徽州女子诗选》中读到她的几首诗,其它一无所知。因水晶印不像石章能从形制、包浆、刀法诸多方面分析印的产生和使用年代,  相似文献   

7.
自秦汉以来,汉式印章发展成熟并确立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用印制度,但西式印章尤其是中西亚印章及艺术风格还是沿丝绸之路传播到东方中国,中古时期的中国北方地区多有遗存。本文主要根据东西方文物考古资料,探讨中西亚即波斯、犍陀罗等地的印章文化等对中古中国的影响,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古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对东西文明之间交流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屯溪区博物馆藏有一方瓷印,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清代印。近日重新研究,笔者认为是南宋时物,后经进一步研究,更加肯定了最初的看法,结合印章形态和特征做一分析并及其它。  相似文献   

9.
从南越国“景巷令印”,“南越中大夫”印考释蠡测南越国的官僚政体萧亢达近年随着两广地区考古事业的发展,西汉南越国的墓葬陆续出土了一批官印,其中以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官印数量最多,将近十枚。从出土的官印观察,有的带有明显的使用痕迹,知为死者生前所用的原...  相似文献   

10.
自然科学印社会科学是同等重要的。自然科学好比是社会和人类进步的“硬件”.社会科学好比是社会和人类进步的“软件”。计算机水平高低,往往“软件”的水平比“硬件”水平更重要。我认为,我们的社会科学工作很重要,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推动历史的发展和大庆二次创业,引导全市人民走向富裕之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完全可以相提并论,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十分广阔,我想到的当前有这么Ic个问题.希望很好地研究。一、关于如何学习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社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任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11.
明代中后期,印章发展更加迅速,印人身份也越来越得到文人的认可,文人也不断参与到印章的艺术实践中,印人和文人的身份也不断处于游离的状态中.在以文人为主导趣味的苏州和南京的文化环境中,印人的文化品味不断提高,印人和文人的来往密切,印材变革和功能变化也使得印章的"文人品味"成为可能.本文以何震为例,指出其频繁来往于文人圈中而...  相似文献   

12.
金代官印迄今公布逾900方,并尚有未公布者,在遗留至今的历代官印中,数量居首.猛安谋克印是金代特有的官印.纵观金代官印各著录及印谱中,相同印文的谋克印几乎未曾重复出现过.从玺印文字和官印制度两个角度考察了《金代官印》一书收录的"窟忒忽达葛谋克印"三方印模,推论三方印模实际应该是两方印章,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材料又探讨了一个确切的谋克有两方印章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玺印,即印章.中国古称“鉩”或“(土尔)”.后作“玺”,亦称图章.上刻文字,背上端皆有雕饰,谓之钮.《说文》:“钮,印鼻也.”即钮中间有孔,可以系绶佩带.“绶”,古代系印钮的彩色组绶,即丝带.《周礼·天官·幕人》郑玄注引郑司农云:“绶,组绶,所以系帷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腰).”玺印的起源可能很早,大约可上溯到商代.于省吾先生在《双剑誃古器物图录》中,曾录有铜玺三方,扁平状,鼻钮,有两  相似文献   

14.
海宁张元济先生搜辑乡邦文献,所获甚富,今归上海图书馆庋藏。其中有周广业撰《季汉官爵考》三卷,序前和卷端有“周广业印”“省吾庐”“蓬庐”“耕厓”等印章,此本虽非手写,其为作者清稿无疑。广业字勤补,别字耕厓,号堇园,浙江海宁人。弱冠后为诸生者三十余年,一直在湖州、淮安、江阴等地坐馆授徒。乾隆四十八年举人,次年会试下第,在京师任  相似文献   

15.
秦印制度对战国至秦统一的历史进程多有反映,由封泥所见县印切入,可揭示相关面貌,并增进对秦汉、汉唐政治制度演变的认知。秦印称谓经历由“玺”而“印”的变化,时间非以秦统一为界,而在统一前夕。天子印称“玺”、吏民印称“印”,与秦统一“正用字”“正用语”的旨趣尚不尽同,后者属“非制度”行为,故曰“群臣莫敢用”。“通官印”指可通于上的“通官”群体用印,对称概念是“小官印”。“官”指官吏而非机构,“小官印”不是“小”的“官印”,而是“小官”的“印”。秦代“小官印”“少官印”是指少吏所持官印。与后世唐代不同,秦官印主要是吏员印。机构主官用印使用职官省称,凸显机构名称,反映秦主官用印时吏员印、官署印属性合一。秦县、乡印存在不同写法,如“绵者”与“绵诸”、“灋丘”与“废丘”、“卿”与“鄉”,是秦“同书文字”的体现,时代分属统一前后。用字之外,界栏也是判断用印时代的重要参考。秦及汉初“道”官不置乡,或设“部”管理,部印之“部”与马王堆地图所见之“部”的性质相近。  相似文献   

16.
王超凡 《家庭科技》2011,(10):43-44
在新中国邮票史上,错票大幅升值的例子很多。其中,"全国山河一片红"堪称中国邮票史上最著名错版邮票。错版邮票拍出天价在香港举行的苏黎世亚洲春季邮票拍卖会上,一枚民国倒印的1914—1919年北京宫门错体邮票,以103.5万港元拍出。这枚邮票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个"美丽"的,甚至"昂贵"的错误。无独有偶,一枚被喻为世上最珍贵的邮票,也在瑞士日内瓦以天价成交,它同样是一枚错版票。  相似文献   

17.
目前几种主要的关于中国哲学和朱熹哲学研究的著作,大致都认为朱熹“理一分殊”如同佛教华严宗的“一多相摄”和禅宗的“月印万川”,把整体与部分、一与多等同起来,是相对主义诡辩论,或指责说“理一”既可“分殊”又岂能“理一”,所以是自相矛盾的“怪论”。那些作者又都把“理一分殊”作为朱熹哲学体系中的一般命题对待。我认为,这些都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山东济南和莒县先后发现了三方红巾军大型铜印,印文是:“管军总管府印”、“元帅之印”、“管军万户府印”。“管罩总管府印”是1958年在济南市发现的。印长8.4公分,宽8.2公分,重二市斤四两。背面右方刻有阴文楷书“管军总管府印”,左方刻有“中书礼部造”及“龙凤五年十月日”的边款。左侧刻的号数已看不见。这种管军总管府印,据我所知,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龙凤元年的一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反对教条主义罗宗荣,龚自德,江红英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教条主义的首倡者印楷模.在民主革命时期,面对共产国际、苏联党和中国党内的教条主义错误,毛泽东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与中国的实际相结...  相似文献   

20.
广州象岗大墓出土“赵眜”印,同时出土有“帝印”及“文帝行玺”等印。从“文帝行玺”可知,墓主是《史记·南越列传》所载赵佗之孙赵胡。因为《史记》明说:“胡薨,谥为文王。”这是汉廷的赐谥。可是尽管汉廷赐谥称王,南越还是自管自地称帝,这也可说明当时汉廷与南越的关系。《史记》所载文王是赵胡,墓中出土却只有赵眜的姓名印,这矛盾如何解释呢?我个人意见,眜即是《左传》昭公元年所载的昧。眜,《说文》释作“目不明。”昧,《说文》解释为“昧爽,旦明也,一曰暗也。”昧的本义应该是暗,昧爽即旦明,即今所谓黎明前的黑暗,是引申义。天色未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