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健康人格是当今人才的一个必备素质。目前,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反常态度和反常行为,从心理学上讲都属于非健康人格的体现,而非健康人格又源于非健康的心理。因此,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方面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达到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道德品质通常也称为品德或德性,它是一定时期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道德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与其他社会行为相继而生,相互结……  相似文献   

3.
试论毛泽东的政治人格桑国宽一、政治人格与政治行为政治人格,又称政治个性,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持久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在政治心理中具有重大的作用,直接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和人们在政治生活中承担的角色①。政治人格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4.
<正> 人格是贯穿于一个人从生到死之间,存在于主要的过程和外在行为的延续中,能把群体中的个人从他人中区别出来,表现出整体性特征的形态。作为一个社会人,其人格有内外两层结构,内部深层结构是“基本人格”,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决定着一个人在各种情境下的反应,因而部分地形成行为的一致性。外部表层结构是“身份人格”,它是指人们各自为了有效地完成按照他的身份所给予的职责,应该从事的行为类型。由于人的社会化是贯穿于其一生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要扮演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因而具有各种符合被扮演角色身份的不同的“身份人格”;并且随着时空的推移和转换,人的社会化不断深入,人格也会相应地发生一些变化,这些都使得人格具有了流动性。孔子人格的结构亦  相似文献   

5.
刘东升 《理论界》2007,(5):84-85
程序保障是法律人文属性的基本表现形态,反映着法律的权威性、可接近和指导性;人格平等是法律人文属性的精神内涵,体现着人作为类的存在本质;利益促进是法律人文属性的有效实现,通过对社会正值关系的维护,表达对人的关怀。人格平等对利益促进进行整合,利益促进充实人格平等的内容,程序是人格平等和利益促进的综合表达。  相似文献   

6.
平等体现人的类、群体本质,差异体现人的个体本质。中国封建传统差异-平等互补结构的实质是以人格等级制为基础的经济平等思想;与此相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一个人格平等-经济差异的社会结构。在西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不仅是阶级的局限,也是历史的必然。机会均等是人格平等的进一步发展,其理论基础便是自由主义。平等是差异的基础,它导致了能力与财富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7.
试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病态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是多个学科共同使用的一个概念。作为伦理学范畴的病态人格,指的是道德人格、的一种扭曲形态,它是相对于健康的道德人格而言的。道德人格的涵义,是指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共体现、内化为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特质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确定态度、立场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健康的道德人格,是基于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的正确认识,并把这种认识内化为道德主体的意志、情感、信念和行动;而病态人格则是在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的错误歪曲的认识基础上的思想和行为的综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究竟哪些人格属于病态之列?这需要由社会…  相似文献   

8.
所谓理想人格,是人们追求的完美的、理想化的人所具备的个性心理及行为特征的总和。理想人格是人的最高行为标准的体现。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也不断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发展自己。马克思说:“整个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①人类本身正是在创造历史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不断发展,趋于完善的。达到完美的人格,使人成为理想的人是人们长期以来探索和追求的目标,人们对理想人格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直到马克思,通过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在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下,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才真正描绘了…  相似文献   

9.
信用规范对交易行为的调节,是信用所涵蕴的人文精神通过人们的交易行为获得实现的过程。首先,它是自主自由的人格精神对交易行为的要求和在交易行为中的体现。其次,它是一种体现人的平等和正义精神的行为。交易必须是公正和正义的,它一方面以社会正义为前提,另一方面又具体地体现和实现社会正义。最后,它的结果必然是形成交易行为的合理化,形成体现自由和公平正义精神的节制和秩序,从而实现人性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满足人性的社会交往的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10.
“自己人”视野下农民工的社会支持与行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分自己人与外人是中国人社会生活中的特有现象,农民工的社会支持同样体现出这种特点。在不同社会支持类别下,农民工社会支持及其行为选择具有情境化特点,即他们在不同社会情境影响下表现出关系化、类别化双重特性。建立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支持体系,需要考虑中国人人际互动中的心理特征,即对自己人与外人的区分,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1.
冯友兰的士人格思想凸显了士的道德人格和完美人格,冯友兰对士人格的评析以士人格的现实性与超越性的双重面向作为中心架构。士人格的现实性表现为士有道德与才学,超越性表现为士有完美的圣人人格追求。士的上层地位并非是唯一的,士风的反抗精神又体现了士人格的超越性。冯友兰士人格思想凸显了士的超越意识,士人参与社会现实又超越现实说明士人想成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  相似文献   

12.
王长恒 《学术研究》2006,(10):145-145
近日有幸拜读了华东师范大学顾红亮先生的《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一书。无疑,这是顾先生个人、也是当代中国学者对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问题进行探讨的一部力作。顾先生敏锐地指出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不仅表现在形式的、物质的层面,而且表现在精神气质与人格特征上。现代性社会无疑是一个由具有现代人格特质的社会成员组成的共同体。一个共同体需要一种精神气质,这种气质常常体现在人格上。现代性社会的实现自然包含精神生活质量和人格素质的提升,所以,不能撇开人格的现代性谈论社会的现…  相似文献   

13.
传统政治人格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人格包含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面的内容,中国传统的社会与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群体政治人格特征。随着传统社会的逐步解体,传统政治人格也开始了向现代政治人格演变的艰难过程,这是由臣民人格向公民型人格的过渡。由于是外力引发的非自然过度,传统文化的阴影始终存在。在不同的阶层群体中、人格的发展是非同步的,耐用变革主要发生在政治人格的意识层面上,无意识层面难以被触动,而个体的政治行为主要是由无意识的心理内容驱动的,因此,尽管一部分现代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已经确立,但是中国公众的政治行为模式并未发生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4.
私法作为人本主义和权利本位的立法,以法律人格的确立与保护为核心。法律人格即人的私法地位的本质是自由。自由是人的社会本质属性,由此自由应当是体现为法律人格的正义。人作为社会主体的价值和意义根本在于其作为自由的存在并受自由的保护。人只有在享有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自主地根据自己的意志判断和支配自己的社会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和实现自己的人身与财产权利,因此也才是具有法律人格即一定私法地位的人。自由是一种社会存在,意志本身的自由只是精神自由,而不是行为自由,只有行为自由即社会自由才是规范的自由亦即法的自由。它根植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受人类历史与社会发展的限制与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人格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向前发展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人的社会实践;一是主体自我意识。社会实践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动因,主体自我意识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调节机制。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这两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从伦理人格走向法制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强 《东岳论丛》2000,21(3):99-101
在一个伦理的社会中造就的是伦理化的个人,而一个法制社会造就的则是法制化的个人。与个人的存在状态相应,个人人格也表现为伦理人格和法制人格。社会从伦理化走向法制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伦理化的个人向法制化的个人、伦理人格向法制人格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试述西方古代理想人格的历史演化卞桂英人格,是指人的品格;而理想人格,是指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人们行为中的集中体现,是人们行为道德准则即做人的样板、楷模。历史上不同民族、不同时代都有自己的理想人格。在古希腊罗马时代,伦理思想家主要着...  相似文献   

18.
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实质上是人格形成的社会定向过程,它作为人格的核心内容被人们确定为揭示人格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证明。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与形成人格的倾向性以及人格特征的产生与稳定相关甚高。在这一点上比较有代售性的观点是美国心理学家J·M索里和C·W特尔福德的看法。他们认为人格是“一个人的那些与社会有关的完整而稳固的行为倾向的总和”,而性格则是“一个人有关道德与伦理问题的行为倾向的整合系统”。显然,他们把道德、伦  相似文献   

19.
道德人的经济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满足欲望的产品可分为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产品。道德产品属于无形服务产品。道德产品是一种自供服务产品、对道德产品具有特殊偏好,并作为消费对象的人称之为道德人。道德人行为的外部正效应是道德行为使整个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并可以大大节约社会的交易成本。社会成负整体道德水准的高低,与社会管理成本的高底呈负相关。在道德人道德行为的背后,隐藏着追逐巨大利益的深谋远虑。这不是道德人模型中演变出来的结论,而是来自对道德人行为实践的经验观察。  相似文献   

20.
汪火良 《理论界》2010,(7):79-80
劳动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人们已经在实践和理论层面形成了共识。劳动权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权利,它会随着人的全面发展而呈现出新的权利形态。令人欣喜的是劳动权正日益广泛深入地渗透和体现于人的发展所需要的诸多条件之中,对人的发展起着促进和保障作用。具体而言,劳动权对人的发展价值体现于人格独立、行为自由、时间保证、经济支持、社会促进诸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