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玉香 《理论界》2007,(9):29-30
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任何社会都具有文化属性,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的精神支撑。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支撑性意义。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2.
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来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谐文化的内涵体现在社会的多个层面。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必须树立良好的和谐观,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道德的和谐,构成了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浩 《南方论刊》2008,(6):27-2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的社会结果。”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并为之长期不懈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考验。  相似文献   

4.
人际和谐: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拓 《理论界》2007,(6):31-32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而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就是“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大学生应该认识到人际和谐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和谐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加强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人际和谐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与标志。针对当前中国实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道德建设、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加强道德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一个支柱”、“三个原则”、“一个善用”,即首先要追寻和确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一致的人际和谐精神支柱,其次要在和谐人际关系构建中贯彻公正、关怀、尊重三个基本的伦理原则,第三是要善用中国传统的人际和谐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那么社会和谐的本质属性又是什么呢?社会和谐的本质属性,是对社会对立因素协调运作,融合为一个新范畴,而不是达到“无抵触无冲突境界”。把握这一要点,对于我们加深理解、自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需要和谐人格。要使大学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培养具有"和谐人格"的个体就成为高校教育的目标。"和谐人格"是指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能正确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心理、气质、行为习惯的特征的总和。具备"和谐人格"的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微观基础。和谐人格教育目标,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人生中最重要的基本问题在于"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大学应通过科学与人文的"对话",达到沟通、整合的目的,使大学生的理想和情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和谐人格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其与和谐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和谐人格。  相似文献   

8.
和谐是发展的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举措。和谐国土资源环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国土资源环境是国土资源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行动。为此,国土资源部门要努力构建“八项机制”,营造“四个环境”,深入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社会有机体内各个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一个系统工程.本文认为,心理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有机体和谐发展的重要表征.本文还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持续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了个体心理和谐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动力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各种因素中的关键和基石。和谐社会需要诚信、公平与正义、双赢互利、宽容的人际关系,需要加强民主、法治、道德建设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1.
常丽艳 《理论界》2007,(4):30-31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对全党提出的一个明确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保证。认真落实这一要求,对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培养具有建设和谐社会的素质的人,是高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建设和谐校园,不仅对高校教书育人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等方面,对促进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社会科学论坛》2007,(10):98-101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基础,和谐文化建设事关和谐社会构建的核心与实质。本文主要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氛围等角度,分析了探讨了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实践途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儒家和谐观的现代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和谐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儒家最高的价值标准。和文化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儒家和谐思想,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对于当代社会主体理想人格的培育,以及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其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倡导和谐思想,培育和谐精神。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要求,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同时,它确立了社会的道德范型,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体系建立的标尺;彰显了为人的道德操守,是协调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准则;强化了人们的规范认同,是多元时代的道德共识,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17.
论领导班子的和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七大报告的最强音.经过多年来党的理论探索,"社会和谐"已经成为全党的一项重要共识.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重要"细胞",它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构建和谐高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高校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9.
论生态和谐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成 《学术论坛》2007,30(11):167-171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生态文明的价值指向就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人及其社会的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和谐观的理论本质就是在人口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协调发展中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共进.构建生态和谐社会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结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生态和谐的构建要求,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和谐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建和谐世界,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内政、外交方针的有机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建和谐世界,继承了以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建和谐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共建和谐世界,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