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不断有一些陶渊明研究者或出版专著或发表专题论文,对二十世纪的陶学流程进行梳理、总结,使二十世纪陶学史研究初见成效,甚至可以说,成果可观。但是,与之俱来的,我们也看到有个别作者之文失误甚多。比如吴云先生《陶学一百年》(以下简称“百年”)《功夫在陶外与功夫在陶内——20世纪陶学研究论略》(以下简称“论略”)的失误。  相似文献   

2.
随着陶渊明研究的深入,陶坛学人一致认同: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是我国继唐宋、清代之后,陶渊明研究的第三大繁荣时期。1985年陶渊明纪念馆的落成是陶学繁盛的重大标志之一,正如钟优民先生所言,“这是陶学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喜事”,为陶坛学人“日后的联络、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场所,这是值得额手称庆的。今年,又逢陶公诞辰1640周年,  相似文献   

3.
著名陶学大家、学者吴云先生《厚积薄发颇具创见的佳作——评魏正申的〈陶消炎片明集译注》论及《桃花源记》时赞称:魏氏“第一次提出了‘桃花源思想’,这是魏正申几十年来研究陶渊明的全文与全人,以及陶所处的时代的深刻体会。”资深的吴先生赞魏氏“第一次提出‘桃花源思想’”此语一出,陶界皆惊。陶学家赵治中、张驰,李金坤、李华(江西)、刘继才、宋绪连、陈忠及笔者都在文章中涉评“桃花源思想。吴先生在本文中称陶公”晚年形成‘桃源思想为主要标志的桃源思想;对桃源思想的三重表述”。以吴先生对百年陶学的洞察,娴熟,其赞称魏氏“第一次提出了‘桃花源思想”必为考证所得,绝非臆断。笔者浏览20世纪陶学家论述,  相似文献   

4.
魏正申在《陶渊明探稿》、《陶渊明集译注》、《陶渊明评传》、《20世纪陶学论著》和《陶渊明及其研究论》都对“隐逸”说和“忠愤”说诬贬陶公之论予以驳评。在《探稿》里,以《论陶渊明社会发展阶段观》、《论陶公的桃花源思想之三重表述》、《陶渊明的无君论思想之我见三文》在《评传》第二编“陶渊明君臣观念论”里,  相似文献   

5.
2005年初,在筹备纪念陶渊明诞辰1640周年、庆祝陶馆揭馆20周年的工作中,通过各种途径,遍查陶学信息,我们注意到:20世纪以来,发表研陶文的数量、出版论陶专著的数量、其论著被赞评的数量,最多的学者竟然是同一位——魏正申教授。我们这一认识,被张润田先生为《魏正申研陶成果评论选》所写的序文所验证。下面,索性征引张序的缜密之论以代言我们的万千之思: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十大陶学家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陶渊明研究是继唐宋、清代两次高潮之后的第三次繁盛期。在这百年中,涌现了许许多多陶学爱好者和研究者,其中,尤以梁启超等十大陶学家为最佳。他们在不同时期、用不同方式提出或解决了陶学诸多重大命题,论著丰硕,成果显赫;观点鲜明,见解独到,推动了本世纪陶学的发展。本文针对其论著的主要观点,作了简要概括与浅述,以展现陶学大家的学术风采  相似文献   

7.
厚积薄发颇具创见的佳作──评魏正申的《陶渊明集译注》吴云魏正申先生可谓陶学研究的多产学者。1990年12月他的第一部研陶专著《陶渊明探稿》问世;1992年冬,他的研陶新作《陶渊明集译注》发排,现已出版;1993年及,他的《陶渊明集索引》已完成,准备日...  相似文献   

8.
1981年,钟优民的《陶学史话》在台湾出版,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陶学发展史,很快得到众多学者的好评,被誉为颇具开拓性的学术专著,对陶学乃至诸多学科的学术史研究都有极大的准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就研陶成果而言,更多的研讨家以论文的形式展现出来。自1913年孔德谦先生发表《阐陶》,作为以现代科学方法论为标志的研陶论文诞生以来的90年间,已有480多位学者发表了1500多篇论文(港台资料未计算在内),使陶学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显学”。本文仅列出127位著名学者、陶学学科带头人的陶研论文题目索引,以记述不凡的陶学里程,更为今后的陶学研究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之“隐”新说论谱张驰二十世纪即将终了之际,回顾一个世纪的陶学里程,着实令人欢欣鼓舞。诸多学者名家的论著,或释解陶史症结,或进而阐发陶学命题,或提出新据新证新见,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开拓,取得了无愧于时代的巨大成绩。特别是陶学史上的第一大命题...  相似文献   

11.
魏正申是一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学者,陶学界领异标新的旗手。笔者研读其六部专著及魏氏为其他陶学家专著撰写的“序”文和专题评论,见其反复主倡“伟大的诗人”价值说不绝于文。形成以“伟大的诗人”论陶评陶的主流和强音。谨摘魏氏专著“前言”、“内容提要”及专著中含伟大的诗人赞语的页次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上博简《关雎》七篇诗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考释了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有关《关雎》七篇的记载,指出:《诗论》之“ ”即孔子,简文主要是孔子之论;孔子与毛《序》论《诗》都强调礼义教化,其论《关雎》《甘棠》《燕燕》之义或相同,或相合,但论《 木》《汉广》《鹊巢》《绿衣》却各不相同,很难从《诗论》简文里找到毛《序》为子夏所作的直接证据;简文对好色、求福、有爱、有恶、溯本的“民性”,看不出有明显的否定倾向,强调的是利用,是“反纳”和“喻”。  相似文献   

13.
《老子道德经新编》是董京泉先生站在时代的高度,在反复研读、思考和扎实的文献考证的基础上,依据自己对老子思想体系和内在逻辑的理解与把握,对通行本《老子》(王弼本)篇章结构作了大胆"重构"的一部创新性著作。全书分道论篇、德论篇、修身篇和治国篇,共八十八章(将通行本中内容不相属的七章"一分为二",因此比通行本多出七章)。新编本在每章特设了"辨析"一栏,对本章要点、难点及古今注家分歧较大的一些文字校诂和意义解读问题逐一详加分析考辨,或择善而从,或阐述己见,是该书用力最勤、最富创新价值的部分。文化元典的生命力在于与现实相接合,常解常新是使古老经典永葆青春魅力的必由之路。新编本对《老子》的重构和创新性解读必将使中华民族的这一哲学瑰宝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烛照和开启人们智慧的心灵,其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1998年以来,音乐学院加大教学改革与科研工作力度,硕果累累。教师先后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黄钟》、《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中国音乐》等各级各类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不含教材)20多部,制作教学电视片6部,举办个  相似文献   

15.
戚良德 《文史哲》2011,(5):88-94
20世纪的《文心雕龙》研究被称为"龙学",在近百年的"龙学"史上,牟世金先生以其十余种专著、六十余篇论文,对《文心雕龙》进行了全面精到的系统研究,从而成为"《文心雕龙》的功臣"。他不仅是刘勰生平研究的集大成者,也是《文心雕龙》现代注释和翻译的开拓者,更是《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研究第一人以及"龙学"史研究第一人,他还是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的创始人,"对我国‘龙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正因如此,可以说,牟世金先生是20世纪《文心雕龙》研究——"龙学"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两个新观点 :1 .《老子》全文具有内在联系 ,所以实为一部系统长篇论著。 2 .《老子》应由道论、德论、政治论三个部分组成 ,此三论各自成篇 ,又相互关联。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内在联系 ,因而也忽略了政治篇 ,所以将《老子》分割为彼此间相对独立的八十一章 ,并将八十一章笼统归类于道篇与德篇 ,于是形成且长期存在基础认识有偏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代著名的陶学专家魏正申教授有关陶渊明研究的论著,引起了日本学人的极大关注。首先,魏教授的研陶论著成果被日本学者介绍到日本国内。日本庆应义塾大学院博士生平井澈,在《中国陶渊明研究动态》一文中,介绍了天津师范大学吴云教授《陶学一百年》的观点:“1978  相似文献   

18.
本刊作者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6):F0002-F0002
黄铁苗1951年生。现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二级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节约与环境问题研究。出版《节约型社会论》等多部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学动态》《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文章500多篇。主持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几十项省级和地方政府项目。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5):F0002-F0002
罗振亚,1963年生。现任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文艺评论》杂志副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出版《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中国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研究》、《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中国新诗的文化与历史透视》等专著6种,主编《中国现代名家诗歌分类品汇》、《龙江特色作家研究》等丛书4套,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诗探索》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获黑龙江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与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种奖项。在本刊发表论文《1920年代象征诗派艺术形态论》(2006年第4期)。  相似文献   

20.
性别平等是19世纪以来妇女运动的核心诉求。在19、20世纪之交,个体性别观之形成围绕着生理决定论和文化养成论的辩论展开;与此同时,性科学的崛起也意味着性相(sexuality)在个体性别身份建构中,益发成为关注的焦点,益发成为与(生理)性征(sex)、(社会)性别(gender)鼎立而论的重要组成。本文拟以同为1928年出版的《孤寂深渊》和《奥兰多》为文本依托,由此一窥20世纪初期英国社会复杂的性别观念;论文并采朱迪丝·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gender performativity)为视角,对比探讨这两本小说在建构主体性别与性身份上的不同侧重策略。本文认为,《孤寂深渊》欲以“性倒错论”科学话语为同性恋者开脱污名,塑造了20世纪英国社会第一个公开的女性性倒错者形象,但是其主人公仍深困在僵滞的二元性别规范中,无法提供性别身份平等的启示。而《奥兰多》以主人公变性、变装等荒诞的情节刻意错置了性征、性别和性相,挑战了异性恋规范所强制框定的三者对应关系,从而建立了一个性别意识流动、性别身份宽容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